轉自: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常寧9月28日電(記者 高蕾 實習生 蘭欽)“我做夢也沒想到,經過二十年的努力,自己能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技藝精湛的工匠,成為車間里的勞動模范。”每當談及自己的工作經歷,中國五礦首席技師、湖南有色株冶集團公司鋅電解廠職工柳祥國就有說不完的感慨。
柳祥國說話時,鼻邊的兩道傷疤若隱若現。那是從前作業條件艱苦時,汗水和酸霧經年累月地滲入口罩、腐蝕面部留下的疤痕。工作多年來,柳祥國有60余項創新成果。從1993年起,多項創新成果得到應用,每年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1.2億元以上。他本人則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第十屆技術能手、湖南省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
作為基層一線成長起來的全國勞模,這些年來,柳祥國充分發揮勞模示范引領作用,不僅在本職工作中當好模范表率,帶領車間同事努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勇于創新攻關,還在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淥口工業園區設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積極開展“勞模精神進校園、園區”和“勞動教育進課堂”等活動,希望引導更多的年輕人、各行各業勞動者崇尚勞動、熱愛勞動。
20歲時,柳祥國被株冶招用為正式工人。入職后,柳祥國每天在40多攝氏度高溫的電解槽上摸索工藝,練習裝槽、出槽、巡檢、剝鋅……上百個鋅電解槽,分成多列排開,槽內貯滿酸液,沸騰翻滾著。這里的鐵扶手布滿黃色腐蝕物,有些工人鼻子兩邊都被酸霧腐蝕出兩條潰爛傷疤。回想起剛進廠那段經歷,柳祥國說:“工作環境不是很好,現場溫度很高,一不小心就會燙出水泡。剛開始工作時,那一批進去的37個人,一年后,只剩下我一人。”即使如此,柳祥國也沒有退縮半分。
握手只用三分力,這是柳祥國謹守的分寸。“我不是天生力大,是做工練出來的。”他說。柳祥國是醴陵人,小時候,當工人的父親每月掙回幾十元,養活一家五口人。他最崇拜父親,內心藏著當工人的夢想。父親常說:“不勞動者,不得食。”從小就在這句話的影響下,高中畢業的柳祥國在一線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有色冶金產業逐漸走上節能降耗、低碳環保的綠色發展之路。柳祥國一方面加緊學習文化理論知識,一方面立足崗位大膽創新,不斷探索鋅電解降電耗的新路子和新方法。“現在廠里作業環境比過去好太多了。”柳祥國告訴記者,2019年廠房搬遷后,全部使用了新工藝和新設備,不但工作環境明顯改善,同時還提升了產能。企業實現產品量質齊升,也與柳祥國用心進行崗位技術創新密切相關。柳祥國說:“技術創新的訣竅就是對崗位工作細節用心。”
如果說吃苦耐勞是成為大國工匠的“剛需”,那么細致創新則是大國工匠的“標配”。別人按部就班上工,柳祥國卻細心觀察,悄悄做起比對試驗,他總結的一套鋅電解先進操作法,被株冶以柳祥國的名字命名,一舉突破了幾十年的舊工藝,每年可創造經濟效益6000萬元。為了解決陰陽兩極導電不均問題,柳祥國探索出了“八系列陰陽兩極吻合式搭接法”,可節約陰陽兩極板28%以上;為解決陰陽極板使用壽命短問題,柳祥國提出“導電片螺絲移位增加陰陽極導電搭接面法”,創造了數千萬元的經濟效益。
技術再新,用好在人。柳祥國主動帶過二十多個“落后班組”,他傾注真心真情,讓這些“問題班”蛻變為“明星班”。2000年,柳祥國任班長的班組產量落后、人心渙散。他安排工作任務時,有人唱反調、有人不配合,更有甚者出言諷刺:“廠子又不是你的,那么較真干什么?”柳祥國默默帶頭示范,自行加班搶著干活,他堅持因人而異,擬定化解班員不良情緒的對策辦法……班組面貌悄然發生變化:臟活、累活有人干了,工作氣氛變和諧了……一個月后,班組產量上來了,班員收入提高了,全組人心更齊了。柳祥國說,“你想讓隊伍成為什么樣,你就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種用真心帶班的信念得到了全廠的認可。
柳祥國認為,“工匠精神就是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一份責任,是責任成就了我的夢想,讓我擁有成長的機會。無論是工匠還是勞模,都不是一個抽象的稱號,更重要的是要傳承責任和擔當的精神。”他說,國家要培養他為“大國工匠”,他就要對得起這份責任。
(責任編輯:劉朋)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