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周趁著存款利率沒下降,趕緊存了點,但現在的利率也確實太低了。”近期,市民李女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盡管銀行存款利率已經較低了,但存款仍是她心中保本的最佳選擇。
7月26日,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跟隨六大國有銀行調降了存款掛牌利率。其中,3年、5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均已降至2%以下。這意味著新一輪銀行存款利率下降的傳導正在進行中。
盡管目前其他股份行暫未跟進,但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本次調整為國有行、股份行協同調整,調整幅度保持一致,國有行已于7月25日調整完畢,預計其余股份行將陸續跟進。
亦有股份制銀行工作人員透露,該行下周一將下調存款利率,而本周四、周五兩天,則是銀行搶收存款的最后時機。
股份制銀行存款降息開啟 客戶抓緊時間搶“高息”
繼本周六家國有銀行之后,今日又有兩家股份制銀行跟進下調了存款掛牌利率。其中,招商銀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1.35%,2年、3年、5年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調了20個基點分別至1.45%、1.75%、1.80%。
平安銀行1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亦下調了10個基點至1.55%。2年期降幅最大,下調30個基點至1.60%。而3年、5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均下調了20個基點至1.80%和1.85%。
按此計算,10萬元在銀行定存5年利息將減少1000元。而100萬在銀行定存1年利息則減少100元。
據貝殼財經記者了解,盡管新一輪股份制銀行存款利率下降已經開啟,但不少銀行正利用最后的“時間差”,向客戶推送存款信息。而不少客戶也在抓緊時間搶“高息”存款產品。
“利率下降是肯定的,目前我行擬在下周一調降存款利率。”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預留本周最后的時間,是為了進一步爭取吸引更多的存款資金。而僅僅周四一天,他的客戶就多存了七百多萬元。
另有銀行理財客戶經理坦言,早在兩個月前市場有降息預期出現時,就有不少客戶前來詢問存款利率的情況,并有部分客戶把錢存入定期以鎖定較高利率。“往往每到存款利率下降前夕,都會有客戶存錢,直到真正下降后,存款就無人問津了。”
存款利率或仍有調整空間 持續下行有利于銀行穩息差
截至2023年,主要銀行在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下,已先后四次主動調整存款利率,每次均是按照從國有大行向股份制銀行,再到城商行、農商行的順序依次傳導。
“對于銀行來說,現在降成本更重要。”有銀行業內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當前銀行吸收了過多高息的存款反而不利于銀行的發展。在內需仍有待提高的現狀下,銀行如果持續通過較高的利率來吸收存款,將面臨投放不足、資金空轉等問題,最終會導致息差收入大幅下降。
實際上,近年來銀行貸款利率持續下行,銀行凈息差持續承壓。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今年一季度,銀行凈息差已經下降至1.54%的歷史最低水平。與此同時,近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再度下行10個基點,也讓市場對銀行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早有預期。
有業內人士指出,調整優化存款利率,有利于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可持續性。 近年來,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較大,貸款利率降幅明顯,但在負債端,由于存款定期化、長期化趨勢明顯,存款利率下調后效果需隨存量存款重定價逐步顯現,部分銀行過度內卷通過違規手工補息攬存等因素影響,負債成本降幅明顯小于資產端收益降幅。
展望未來,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或仍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預計,今年三季度,市場很可能再度迎來存款利率的新一輪調整。在他看來,LPR下調后順勢調整存款利率,有利于增強存貸款利率之間的聯動,推動利率市場化。而在金融支持實體的背景下,貸款利率顯著下行,然而銀行的負債成本保持相對剛性,息差持續壓縮,加大了經營壓力。同時,存款定期化趨勢明顯,且長期限存款和部分特殊存款產品定價偏高。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亦認為, 綜合考慮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和物價走勢,四季度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購利率)仍存在下調空間,屆時將帶動兩個期限品種LPR報價跟進調整。這樣來看,年底前后還有可能啟動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在房地產行業企穩回暖前,銀行存款利率可能會持續存在下調趨勢。
“存款搬家”現象出現 銀行理財等或迎來增量資金
“銀行存款利率已經太低了,我已經停止繼續購買存款產品。”年過六旬的王女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過去幾年中,她主要的理財方式就是存款。但當前銀行存款的“性價比”過低,而占比過大,這讓她回歸購買銀行理財的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銀行理財經理也表示,相較于存款產品,銀行現在更多向客戶推薦保險、理財等相關產品。
有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該銀行對于能接受中等期限的客戶,則去做一些期限匹配的理財產品項目,并配合中等期限債券做收益確定,以及供給一些優質的配套資產去穩定運作。對于能夠接受長期投資的客戶,且相對認可市場利率下行必然性的客戶,銀行則將優先推薦3.0%預定利率的增額壽險和年金險。
事實上,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本輪存款利率下調,有可能推動更大規模的存款向理財“搬家”。
明明表示,對于市場而言,存款利率下調可能會推動包括國債利率在內的廣譜利率進一步下行,同時“存款搬家”的現象或將強化,銀行理財等低風險資管產品迎來增量資金,增大債市配置力量。
根據光大證券數據,截至7月21日,理財規模較月初增長1.5萬億左右至30萬億附近,并有望在近期保持30萬億以上。
“7月為理財規模擴張大月,今年三季度后期規模擾動因素增加,整體增勢或有所放緩。”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從居民端來看,通常零售理財月度增量貢獻7成至9成,是理財規模增長的壓艙石。進入7月份,隨著理財資金跨季回流,居民端“脫媒”力量再度推升理財規模,預估增量資金中有1.2萬億左右零售資金,增量占比與去年同期基本相當。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