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薪酬揭秘:超半數銀行人均工資下降,有銀行員工年入2300萬

銀行薪酬揭秘:超半數銀行人均工資下降,有銀行員工年入2300萬
2024年04月29日 23:12 第一財經

專題:平安銀行“全員降薪”?員工績效獎金率先打折

  近日,金融題材劇集《城中之城》熱播,也將銀行從業者們重新放在“聚光燈”下,金融機構高薪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近期,隨著上市銀行年報披露接近尾聲,各行2023年的薪資情況也浮出水面。

  記者據Choice數據統計,2023年已公布年報的38家A股上市銀行中,總報酬支出為9295億元,總人數為249萬人,銀行業人均收入水平大約為37.3萬元。從人均報酬看,大多銀行的人均薪酬保持在30萬元以上。與去年相比,有20家銀行的人均薪酬同比下滑。

  不過,代表打工人“天花板”的銀行“最高薪員工”依舊占領高地。根據部分港股上市銀行財報,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兩家銀行有員工薪資超2000萬元。還有多家銀行有員工薪資超百萬元。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隨著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制度的逐漸完善,銀行“反向討薪”的隊伍也正在拉長,未來銀行薪資體系或還將有更多變化空間。

  20家銀行人均薪酬減少

  記者據Choice數據統計,2023年已公布年報的38家A股上市銀行中,總報酬支出為9295億元,總人數為249萬人,銀行業人均收入水平大約為37.3萬元。

  不過,各銀行的人均薪酬有顯著差距。2023年,行業人均薪資的最高值為江蘇銀行,人均薪酬為60.74萬元,最低值為常熟銀行,人均薪酬為31.63萬元。兩者相距29.11萬元。

  具體來看,2023年,人均薪資邁入50萬元陣營的銀行共有11家,和2022年持平。其中,位居榜首的是江蘇銀行,也是唯一一家人均薪酬超60萬元的上市公司。而此前多年霸榜的中信銀行在2023年退居第二,人均薪酬為59.54萬元。其余9家銀行多為股份行、城商行,分別是浙商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滬農商行民生銀行北京銀行

  分類型看,國有大行的人均薪酬普遍在30萬元~40萬元,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人均薪酬分別為35.539萬元、33.566萬元、33.917萬元、44.141萬元、35.459萬元、34.229萬元。股份行的人均薪酬大多在45萬元以上,除浙商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進入50萬元陣營的“高薪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的人均薪酬分別為48.013萬元、46.041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2022年,2023年共有20家上市銀行人均薪酬下滑,降幅在0.02%~14.36%。其中,有7家企業已連續兩年出現人均薪酬下滑。

  進一步看,人均薪酬降幅超過6%的上市銀行共有6家,分別是上海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長沙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從金額看,人均降薪在7萬元以上的有兩家銀行,上海銀行2023年人均薪酬為44.149萬元,同比下滑7.4萬元;杭州銀行2023年人均薪酬為51.776萬元,同比下滑7.17萬元。

  還有17家上市銀行人均薪酬上漲,增幅在0.23%~9.43%之間。記者注意到增幅在5%以上的有7家。增長最顯著的是瑞豐銀行,該行2023年員工的人均薪酬為36.971萬元,同比增長3.19萬元,增幅9.43%。增幅超5%的銀行中,唯一一家國有行是中國銀行,該行2023年的人均薪酬增幅高達5.99%。

  有銀行打工人薪酬超2300萬元

  除“被平均”的薪酬,各行“打工人”實際薪酬情況如何?銀行打工的“天花板”在哪里?

  部分港股上市公司財報對薪酬最高的五位人士進行了披露,記者也選了同時在A股、H股兩地上市的13家銀行進行統計。

  從披露內容看,約有3家銀行有員工薪酬超千萬,全部為國有大行,分別為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股份行最高薪酬人士的薪資多集中在300萬~1000萬元左右;城商行大多最高薪酬在300萬元以下。

  其中,單人薪酬最高的是中國銀行,根據2023年財報,2023年該行“薪酬最高的五人”薪酬總計為6200萬元,其中有一位薪酬在2000萬元~2500萬元,兩位薪酬在1000萬元~1500萬元,兩位薪酬在500萬元~1000萬元。

  該薪酬為扣除個人所得稅的酬金,主要包括基本工資及津貼、酌情獎金、養老計劃供款及其他。其中,酌情獎金部分占比超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報中,中國銀行指出,薪酬最高的五人中均非董事和監事。記者注意到,2023年中國銀行的董事長葛海蛟的稅前薪酬僅為67.63萬元,副董事長、行長劉金的稅前薪酬為90.00萬元,遠低于上述人士。

  同樣擁有千萬年薪員工的還有交通銀行。根據財報,2023年,該行薪酬最高人士薪酬區間為2300萬元~2350萬元;此外,薪酬區間在2000萬元以上的還有4人。高薪員工較去年明顯增多。在2022年,僅有2名員工的薪酬在2000萬元以上。

  此外,國有行中,農業銀行也有一名員工薪酬在1050萬元~1100萬元;建設銀行最高薪員工的薪酬范圍在800萬元~850萬元;郵儲銀行最高薪員工的薪酬范圍在300萬元~350萬元。

  不同于大行前五位薪酬人士大多非董事、監事。在中小銀行中,薪酬最高前五人士可頻繁看見董事、監事的身影。以青島銀行為例,根據該行2023年財報,五位酬金最高人士中包括該行兩名董事及三名監事。董事長 、執行董事景在任報告期內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最高,為252.39萬元。

  反向討薪隊伍拉長

  在上市銀行薪酬中,另一大值得關注的變化是有更多上市銀行開始公布“反向討薪”具體情況。2022年僅有招商銀行、渤海銀行、九江銀行等少數銀行公布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體情況,但2023年,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渤海銀行、哈爾濱銀行、天津銀行、威海銀行、甘肅銀行、湖南銀行等11家上市銀行在年報中詳細公布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情況,累計“反向討薪”金額近億元。

  其中,招商銀行2023年“反向討薪”總金額最高,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總金額4329萬元,涉及執行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員工4415人。中國銀行、渤海銀行去年“反向討薪”的金額也在千萬元以上,分別為2275萬元、2344萬元。哈爾濱銀行、湖南銀行、東莞農商行、天津銀行的“反向討薪”規模則在百萬元以上,分別為470萬元、365萬元、173萬元、174萬元。

  記者注意到,其中不少銀行“反向討薪”金額較去年有明顯增長。渤海銀行2023年追索扣回績效薪酬2344萬元,較2022年的1760萬元有所提升約584萬元;東莞農商行2023年績效薪酬因故扣回金額合計172.8萬元,較2022年的66萬元增長1.6倍。

  多家銀行“反向討薪”的背后,是績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制度的逐漸完善。績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一般是指金融企業的高管和對風險有直接或重要影響崗位的員工,在自身職責內未能勤勉盡責,發生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造成重大風險損失的,金融企業不僅可以停止支付未支付的部分或全部薪酬,并且可以對已經發放的績效薪酬予以追回。

  2021年,原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完善銀行保險機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相關條款,并持續開展薪酬延期支付情況現場檢查和評估。2022年8月2日,財政部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有金融企業財務管理的通知》再次明確提出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遞延制度和追責追薪機制,其中規定該項制度也適用于離職人員和退休人員。

  “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遞延支付和追索扣回機制對于金融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未來銀行‘反向討薪’會形成常態化機制。”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述機制可以避免因為短期利益損失公司長期利益的行為發生,是提升公司治理和風險控制的重要手段。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開戶!智能定投、條件單、個股雷達……送給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銀行 高薪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29 瑞迪智驅 301596 25.92
  • 04-25 歐萊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燦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無錫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