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交易所連續兩月IPO零申報。
8月27日,為活躍資本市場,財政部、證監會和三大交易所聯合祭出“政策組合拳”,印花稅減半、IPO與再融資收緊、規范減持、降低融資保證金比例等“四箭齊發”。至此,“IPO全面收緊”的市場揣測,得到監管部門的正式定調。
從實際情況來看,從今年開始,IPO全鏈條已趨于收緊。不僅是7月、8月“淡季更淡”,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以來,IPO企業受理數量全面下滑。根據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及公開資料統計,今年1月至8月,A股共新增受理了332家IPO申請(不包括平移項目),同比下滑高達41.5%,去年同期受理數量為568家。
在上游總閥“關小”的情況下,IPO撤否數量居高不下,IPO上會數量、上市企業數量均不同程度出現下滑。
今年1月至8月,共有160家企業終止IPO,較去年同期下滑15.34%。不過,今年1-8月僅有247家企業上會,較去年同期下滑30%;1-8月A股新上市公司共計243家,比去年同期減少11家;今年1-8月IPO募資規模為3055.17億元,同比下降38.48%。
IPO受理數量全面下滑
6月是IPO傳統申報旺季,但今年6月有多家企業申報IPO未被受理,這是從業者第一次直觀感受到“IPO收緊”的動作,隨后市場傳出“IPO審核暫緩”的消息。但從實際數據上,IPO受理量早已全面下滑。
受全面注冊制落地的影響,今年1月至8月,主板方面共受理首發申請336家,深市主板受理141家,其中包括平移的105家;滬市主板則受理195家,其中包括含平移的156家。若不考慮平移情況,今年1月至8月,主板新增受理75家,IPO受理量同比下滑超51.6%,去年同期受理量達155家。
其他板塊IPO降溫同樣明顯。今年1月至8月,科創板受理首發申請66家,IPO受理量同比下滑40%,去年同期受理量高達110家;創業板受理首發申請105家,IPO受理量同比下滑超43%,去年同期為185家;北交所受理首發申請86家,IPO受理量同比下滑超27%,去年同期共有118家。
整體來看,1-8月,A股共新增受理了332家IPO申請,同比下滑高達41.5%,而去年同期受理數量為568家。
撤否數量居高不下
澎湃新聞注意到,即使IPO受理數量大幅減少,但是撤否情況依舊突出。
根據Wind數據及三大交易所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8月31日,共有160家企業終止IPO,其中12單被否,終止審核6家,主動撤單142單,而去年同期撤否量為189單。
也就是說,在首發申請受理數量減少41.5%的同時,撤否單并未同樣大幅度減少,僅同比下滑15.34%,今年IPO審核持續高壓態勢。
具體板塊來看,科創板是唯一一個在受理量大幅減少的同時,撤否單還在激增的板塊。去年1月至8月科創板僅有19單撤否,但是今年激增至35單;創業板從去年97單撤否減少至65單;主板從去年91單撤否下滑至34單;北交所則從去年32單撤否下降至26家。
上會企業數量減少30%
澎湃新聞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3年1月至8月共有247家企業上會(去重,且不含上會前被取消審核企業),其中,225家獲得通過,12家被否,10家暫緩,過會率為91.09%。
而去年同期,共有352家企業上會,327家獲得通過,19家被否,6家暫緩表決,過會率為92.89%。
也就是說,在上會企業數量銳減近30%的同時,過會率也出現了走低的情況。
具體來看,2023年1月至8月主板共有71家企業上會,過會68家,過會率為95.77%;科創板共有30家企業上會,過會26家,過會率為86.67%;創業板共有99家企業上會,過會90家,過會率為90.91%;北交所共有47家企業上會,過會41家,過會率為87.23%。
其中,與去年1月至8月相比,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的過會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尤其是科創板通過率變化最大,去年同期為四大板塊中通過率最高的板塊,高達98.76%,但今年通過率在四大板塊中墊底。
IPO企業融資額下降逾三成
2023年1月至8月,A股新上市公司共計243家,其中滬深主板41家、科創板58家、創業板90家、北交所54家。去年同期,A股新上市公司共計254家,滬深主板47家、科創板82家、創業板98家、北交所27家。同樣,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減少幅度最大。
2023年1月至8月,IPO募資規模為3055.17億元,同比下降38.48%,去年同期募資規模為4230.81億元。
歷史上9次暫停IPO穩定市場
階段性收緊IPO,被視為穩定市場的重要政策手段。而A股歷史上共經歷9次IPO暫停,大多發生在行情低迷期間、宏觀基本面走弱或重要制度推出前。
“從歷史行情來看,發行速度越快,單體募資金額越大,對市場運行沖擊越大。減少新股發行量,不考慮其他因素一定時間內有助于市場企穩回升。”業內人士認為,當新的股票供給減少時,對現有股票的資金支持增多,也有助于穩定股票的股價。
據華鑫證券統計,IPO暫停持續時長中位數為5個半月,最高持續接近15個月,最短為3個月。IPO暫停期間,市場情緒通常企穩,平均漲幅16%,9次暫停期間,有4次上證綜指錄得正收益,其中3次漲幅超過50%;5次上證綜指下跌,但跌幅均在15%以內。
2023年7月到8月,上證指數下跌1.96%,期間全部A股合計成交量同比下降10%,市場呈縮量震蕩態勢。華鑫證券表示,歷史經驗顯示,市場情緒較差時,延緩暫停IPO具有“信號意義”,往往伴隨著后續各項政策的推進和落地,提振整體市場信心和活躍度。
監管部門從7月開始回應IPO市場關切。在7月24日2023年系統年中工作座談會上,證監會明確提出要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統籌好一二級市場動態平衡。8月18日,證監會正面回應IPO、再融資節奏放緩的市場傳聞時表示,要充分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加強一、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節,更好地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證監會強調,“市場會感受到這種變化”。8月27日,財政部、證監會和三大交易所為活躍資本市場推出政策組合拳,明確表示將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華泰證券8月27日發布策略動態點評表示,雖然此舉短期會影響A股新/舊資產迭代速度,但會顯著緩解資金面的供給側壓力、利于增量資金規模穩步修復。
簡單測算,華泰證券指出,年初至今A股IPO約3097億元,假設后續不再新增IPO維持當前強度,則較過去3年,相當于引入年化增量資金約1500億元。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