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國家發改委詳解“十四五”規劃 預計“十四五”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
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發布會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以及2021年計劃報告草案已提交“兩會”審查。昨天,國新辦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據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20個主要指標中有7個是民生福祉類,占比超過三分之一,為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紹,《綱要草案》共19篇、65章、192節,約7.4萬字。共分為三個板塊,第一板塊重點闡述發展環境、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第二板塊是17個方面的戰略任務和舉措。第三板塊是規劃實施保障。
《綱要草案》設置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5大類20個主要指標,既注重貫徹新發展理念,與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充分銜接,又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使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在設定目標值時堅持科學合理,既鼓舞人心,又切實可行,并為應對不確定性留有空間。
此外,還首次設立了安全發展專篇,對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保障糧食、能源資源和金融安全等作出具體安排。
“五年規劃既是‘國事’,也是‘家事’。”胡祖才說,《綱要草案》的20個主要指標中有7個是民生福祉類,占比超過三分之一,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這些指標覆蓋了就業、收入、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各民生領域,充分體現了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
在養老育幼方面,完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胡祖才介紹,預計“十四五”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綱要草案》回應社會關切,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提出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推進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多措并舉擴大養老機構床位供給,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護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5%。同時,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將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由目前的1.8個提高到4.5個,支持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務,鼓勵幼兒園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提高保育保教質量和水平。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胡祖才表示,“十四五”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進失業和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放寬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條件,實現社會保險法定人群全覆蓋,做到“應保盡保”。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推進社保轉移接續。
關注
經濟增速
《政府工作報告》為今年設定了GDP增長6%以上的增速目標;“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則提出,GDP指標值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解釋說,《綱要草案》將GDP作為主要指標予以保留,同時將指標值設定為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這種表述方式在五年規劃史上還是首次。是從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和整體出發,充分把握“十四五”發展趨勢和內外部環境,經過慎重論證、反復比選、深入研究作出的一次調整。
胡祖才表示,GDP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核心指標,反映綜合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能簡單以GDP增速論英雄,更不能為了經濟增長不顧質量效益和生態環境方面的后果。但實現現代化也需要合理的增長,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綱要草案》中如失業率、能耗強度、碳排放強度等指標都是與GDP相關聯的。
胡祖才說,通過多方面銜接測算,GDP增速保持在一定速度是有把握的,但考慮到這五年內外部環境仍有較大不確定性,不設定一個具體的量化增速目標,有利于更積極、主動、從容地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增強發展的靈活性,為應對不確定性留有空間,也有利于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
研發經費
未來5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將保持高速增長。
胡祖才表示,2020年我國的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到24426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2.4%,歷史上最高,總量穩居世界第二。《綱要草案》把基礎研究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正文中也首次設置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比重的指標。
按照《綱要草案》要求,“十四五”期間,基礎研究經費占比到2025年要達到8%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要大于7%。“按7%年均增速來測算,到2025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將達到37582億元,比2020年增加13156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也會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胡祖才說,這是一個非常鮮明的導向,我們要更加重視基礎研究。
從重點項目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表示,要加快推動國家實驗室建設,要加強基礎研究的建設,包括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的研究中心,要深入謀劃推進“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等。
城鎮化率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胡祖才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城鎮化率處在60%至70%之間,是一個較快發展的中后期,也是全面轉型的關鍵期。目前仍有2億多農業轉移人口沒有在城市落戶,部分已經落戶的還存在市民化質量不高問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仍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要堅持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加快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一方面繼續降低落戶門檻,實現“愿落盡落”。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推動穩定就業居住的農業轉移人口有序落戶。另一方面,推動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實現“一視同仁、應有盡有”。同時要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推動“人地錢掛鉤”。
胡祖才還指出,超大城市要推動“瘦身健體”。他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了部分超大城市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過高、抗風險能力不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劃定并堅守城市開發邊界,慎重撤縣設區;其次是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引導過度集中的資源要素逐步有序轉移,合理降低中心城區開發強度和人口密度;第三是與周邊中小城市、郊區新城等聯動發展,通過推進交通一體化,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
文/本報記者 董鑫 統籌/徐鋒
責任編輯:張亞楠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