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改革論壇”于2020年11月29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出席并演講。
談及“雙循環”戰略的提出,畢吉耀表示,這與我國當前所面臨的發展環境變化有重大的關系,“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疫情影響,世界進入了動蕩變革期”。
首先,從經濟上看,世界經濟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恐怕要兩三年,“十四五”時期,我國面臨外部經濟增長的環境條件比前些年還要低。“按照IMF的口徑,可能會低到年均增速只有2.5%,這是我們改革開放以來面臨的外部經濟增長最慢的一年,這是我們面臨環境的變化”。
其次,近些年來,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盛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增長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球化快速發展時期,貿易增長是經濟增長速度的2倍以上,在金融危機以后,貿易增速低于經濟增速。這說明整個過去十年是深度調整期,各國的政治都在內部傾向增加,所以跨國貿易的增速在放緩”,畢吉耀分析稱,另外一個外在表現是產業鏈、供應鏈布局重新調整,縮鏈、區域化,國內化。
畢吉耀表示,我國經濟發展到了高質量發展階段,但還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調整轉換經濟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很突出。他特別強調,科技創新還不能夠支撐高質量發展,供給和需求之間不匹配。
談及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動力轉換,畢吉耀表示,一是要從過去主要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轉變。二是增長的動力,以前可能靠要素投入,規模擴大,現在靠科技創新、提高勞動生產力。三是靠改革開放釋放活力。
他特別強調,“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我覺得不夠,應該是居民收入增長要超過GDP增長才能夠真正落實構建新格局擴大內需”。此外,應優化進出口支持政策體系,實施設備進口替代。
在科技創新方面,畢吉耀強調,要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切實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最后,畢吉耀表示,“雙循環”的動力雖然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但并不意味著回到封閉狀態,還是要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特別是自主型、規則型的開放,使得國內國際循環相互結合,真正實現動力轉換。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