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雙循環”不在“內外”而在“循環”

王一鳴:“雙循環”不在“內外”而在“循環”
2020年09月05日 11:03 新浪財經

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2020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于2020年9月5日-9月6日在北京舉行。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出席并演講。

  王一鳴稱,“雙循環”不在內外而在循環。中央提出“雙循環”格局后,媒體有大量的解讀,很多人說以內需化為主體是不是要內卷化,是不是開放的節奏會放慢。事實上,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我國內需的份額還在不斷上升,外需2010-2019年進的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是負的,內需超過100%的貢獻,本來就是內需為主導的內循環為主體的。

  在其看來,內循環為主體的核心不是需求份額,核心是要把內循環通過市場化改革打通內循環是一個關鍵。所以“雙循環”的本質不是內外問題而是循環問題。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一鳴:我今天講的話題是“雙循環新格局”,現在是最熱的詞,它的關鍵是什么?現在媒體很多討論,說到底內循環為主還是外循環為主,大家的聚焦點都在“內”和“外”。我的理解,應該聚焦在“循環”,怎么讓它循環起來?關鍵在市場化改革。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三個話題:

  第一,“雙循環”新格局這個戰略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要提出來?

  第二,“雙循環”的聚焦點應該在哪兒?

  第三,我們應該怎么辦?就是我們要把它的堵點找出來,然后來解決問題,來加快循環,提高我們循環的質量。

  第一,“雙循環”新格局的戰略。

  (一)“雙循環”新格局的提出基本背景就是百年變局。

  1、基本的核心還是新的科技革命。這場科技革命已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包括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但是新冠疫情催生了、進一步加速了科技革命的推進,同時也催生了很多新的技術、新的業態、新的模式的出現,這個對全球的中心外圍結構正在發生重大的影響。

  2、經濟全球化退潮加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收縮調整。這個調整疫情后也在加快,基本特點,就是經歷了過去全球化高潮時期,供應鏈持續擴張拉長以后現在開始縮短,逐步的向區域化、近岸化方向發展,所以未來三大區塊,包括歐洲、東亞地區、北美它的內部循環可能份額會增大。

  3、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特別是美對我戰略遏制成為最大不確定因素。特別是中美關系這種緊張、這種博弈的加劇,也成為我們外部環境當中一個最不確定的因素,現在不光是經貿摩擦,而且科技脫鉤、金融施壓,包括在香港、新疆、南海、臺灣這些問題上美國不斷挑起事端,我們外部環境正在發生復雜的變化。

  (二)新冠疫情正在加速這種變化。

  從最新的疫情情況看,全球已經超過2600萬了,昨天統計累計死亡超過86萬。特別是現在印度的新增病例已經超過美國,連續三周是全球最大的確診病例的國家。有專家甚至預測兩個月印度總的累計病例會超過美國,現在是新增病例已經超過美國了。

  歐洲、法國昨天單日新增病例又是疫情爆發以來最高點,說明歐洲二次疫情正在加劇,歐洲有好幾個國家都創了新高。這個疫情的持續和嚴重程度可能會超出我們的預期,同時也會進一步加大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國際機構都下調了今年的預測,二季度來看回落幅度還是超出預期的,包括美國,同比是9.5,歐元區要達到15%,日本是9.9%。我們國內總體上,無論疫情的防控還是經濟的恢復都走在前列,全年應該有望實現2%—3%的增長。由于我們更早實現了經濟的恢復,所以我們全年相對于全球經濟的增長,我們說這種相對增長率會比去年更高,所以占全球的份額會進一步上升。

  現在從外貿的數據看,應該說是遠遠超出預期,但是總體上,經濟的恢復還是面臨很多挑戰,包括需求端恢復滯后于供給。服務業的恢復滯后于制造業,消費滯后于投資。我們需求端無論是投資無論是消費,累計增長都還沒有轉正,但是消費的恢復又要比投資更慢。金融業和實體恢復也不一樣,金融業盡管讓利1.5萬億,但是盈利還是可以的,但是實體虧損面和企業虧損率還是比較高的,防風險依然面臨很大的壓力。

  我們怎么從短期的政策逐步的轉向長期的結構性改革,新冠肺炎疫情后出現了逆周期的調節政策力度很大,但是也會看到推動宏觀杠桿率,我們去年去杠桿取得的成績,由于疫情的爆發慢慢又在復原,杠桿率又在攀升。而且新增的流動性,我們想流入實體經濟但是依然很難,股市、房市在慢慢轉暖。所以怎么把短期政策和中長期的調整能夠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跨周期的設計,我想“雙循環”就是著眼于這么一個跨周期,著眼于短期和中長期的結合,重點更是著眼于中長期。

  “雙循環”,我們現在外部環境,不僅我們外部需求在大幅度萎縮,遇到外部環境調整和美國技術脫鉤的制約。另外一方面,我們技術恢復占全球份額提高和外溢效益進一步增強。這就是“雙循環新格局”,提出的一個戰略背景。

  “雙循環”不在內外而在循環。中央提出“雙循環”格局后,媒體有大量的解讀,很多人說以內需化為主體是不是要內卷化,是不是開放的節奏會放慢。事實上,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我們內需的份額還在不斷上升,外需2010-2019年進的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是負的,我們內需超過100%的貢獻。本來就是內需為主導的內循環為主體的。內循環為主體它的核心不是需求份額,核心是要把內循環通過市場化改革打通內循環是一個關鍵。所以我覺得“雙循環”的本質不是內外問題而是循環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一次講話,他可能也是為了更好的引導大家理解,專門強調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來構建新發展格局。國民經濟循環,我認為在微觀層面主要包括:企業生產、產品、技術和供應鏈的循環;中觀層面包括:產業、城鄉、地區的循環;宏觀層面包括:生產、分配、消費、流通、再生產過程的循環。

  那么它有一些什么屏障?打通這個循環,你要打通這個循環現在有哪些堵點。

  一、技術卡脖子問題

  微觀層面技術“卡脖子”還是一個堵點,我們的技術產業化很厲害的,最主要的是原創技術,底層技術,供給不足。我們在中后端的技術應該說能力還是很強的,原創、底層技術、芯片、飛機發動機、機械人核心部件等。還有一個大家忽略的工業軟件。我們基礎研發投入相當一部分產業化投入,但是基礎研究這一塊,我們與發展國家差距還是很大的,當然我們現在也在加大力度,我們是5%-6%投入,發達國家是15%-25%的差別很大。

  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不足

  所謂穩定性我們經歷了兩個,勞動力成本提高,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大外移的壓力。所謂競爭力,我們產業鏈總體上還是在中低端的,在產品核心零部件裝備的精度穩定性、可靠性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三、實體經濟供給和需求不平衡

  四、房地產冷熱不均,實體經濟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回報率低,資本很難流入到實體經濟。只要流動性增加以后,房地產就很快能恢復。我們金融隨著服務業這種新的業態的發展,傳統金融的供給與新業態這種匹配也不匹配。我們傳統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形態與新的業態的發展也不匹配,那么這些問題也造成了它的循環不暢。房地產現在我們居民杠桿率很高,怎么引起的?這些年上升非常快,主要是房地產。居民杠桿甚至有的城市已經超過100%了,它對消費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擠壓,這也是對循環的影響。這是我說的實體經濟和金融和房地產。

  五、城市和農村雙向流動機制尚未建立

  長期的單向的流動,農村土地的增值收益主要流向城市,金融資源主要從農村,勞動力到城市進行勞務輸出但是享受不了當地的低保,享受不了當地的公共服務,享受不了當地的義務教育。我們通州能做點實驗嗎?能開個口子嗎?現在這個問題始終存在,城鄉循環也是不暢的。

  六、收入差距的擴大造成國民經濟循環的不暢

  我們基尼系數10多年了0.4以上,如果把資產算進去差異就更大,把房產算進去那就是0.7以上了,這個差異就更大。隨著房地產價格攀升的影響,住房財富效應逐步消失很容易被鎖定,他也會對經濟循環造成制約。

  七、國內循環和與國際循環沒有完全打通

  國際循環主要是外貿部門和外向型企業,其中有相當部分是加工貿易。這些企業與國內大循環相對分離,和國內不是一個循環系統,現在讓它出口轉內銷它既沒有銷售渠道也沒有銷售網絡也沒有品牌,他原來是單向的國際循環,這兩個循環應該說也沒有打通。

  這種不暢通帶來的核心問題是什么呢?就是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我們全要素生產率,圖中紅線部分只相對于美國40%(見PPT),黃線是日本的大概是美國的80%(見PPT),我們怎么去縮小這個缺口,這個也要靠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深化改革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一招:消除掉扭曲配置;通過產業技術變革;強化原創創新能力。

  (一)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解決技術“卡脖子”問題

  科技成果的產權激勵機制的改革,科研成員有沒有產權,他只要有產權他就會忘我的投入,我們的原創成果就會迅速的增加,把激勵搞對所以這個是關鍵。

  (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下決心推動短版產品國產替代,拓展國內供應商,培育國內可替代的供應鏈。

  (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適應性。

  比如說“僵尸企業”資源在沉淀,如何把沉淀資源配到更加需要的市場中去。這些需要進一步推動供給側改革來增強要素的流動性,使得資源能夠更好的配置。

  (四)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循環

  金融改革包括準入,現在準入雖然在放寬但是沒有完全解決。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包括注冊制改革,在科創版基礎上,能不能進一步拓展為新經濟的公司提供更加便利的上市渠道,也為承接中概股回歸,現在美國也在打壓中概股,中概股回歸創造更好的條件。

  (五)深化勞動力市場和土地制度改革暢通城鄉循環

  勞動力市場改革核心是農產品怎么樣市民化,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而不是以戶籍人口掛鉤。土地制度改革是集體經濟性建設用地和宅基地,集體經濟性建設用地除了用于公用以外能不能用于廉租房,能夠有利于外來的勞動力。宅基地核心是使用權能不能向外部人員拓展,而不僅僅是本村的,城鄉要素才能夠流動起來。改革太重要了,未來的循環它的樞紐它的載體還是都市圈還是城市群。

  (六)加快深入分配制度改革釋放內需潛力

  無論說再分配改革核心是要解決怎么樣拓寬中等收入群體,擴展它的功能。能不能用15年把我們現在4億人翻一倍,翻到8億人。那我們的這種市場潛力就會巨大的釋放出來,而且中等收入它的這種人力資本條件不一樣,能夠配合我們產業的轉型升級。

  (七)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雙循環相互促進

  如何打通內外循環,更高水平的開放體制,當然現在要自貿區、自貿港去突破然后再擴散。在國家層面一些政策上還能繼續再往前推。我們在服務業領域越來越允許外資獨資,現在主要在金融業能不能在更廣的領域,醫療行不行?養老、幼育,甚至其他的城市服務業,能不能進一步拓展。

  我特別要強調就是外資,外資企業實際上是雙循環的一個結合部,它也是推進雙循環的一個樞紐。外資企業把根留住,它對雙循環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只要外資企業規模能夠不斷擴張,我們雙循環美國想把它斷都斷不掉。所以我們的供應鏈、產業鏈的穩定性也會大大提高,內外循環也會更加暢通。

  謝謝各位!我占用大家時間了,謝謝!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9-08 翔豐華 300890 --
  • 09-07 奕瑞科技 688301 119.6
  • 09-07 愛克股份 300889 27.97
  • 09-07 穩健醫療 300888 74.3
  • 09-07 譜尼測試 300887 44.4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