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醫保個人賬戶改革:尋找代際利益的最大平衡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8月26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這是職工醫保制度建立22年以來第一次對個人賬戶進行重大改革。核心舉措有三項:建立完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共濟保障機制,改進個人賬戶計入辦法,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將從參保人本人擴大到職工及其配偶、父母和子女。
當前醫保制度是職工個人繳費為2%,完全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為6%,其中30%左右劃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主要用于支付普通門診醫療費用、購藥費用、住院醫療費用中由個人負擔的費用等;統籌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醫療費用、門診規定病種醫療費用和重特大疾病門診病種醫療費用等。根據征求意見稿,今后當期納入個人賬戶的資金將減少,僅個人繳費部分計入個人賬戶。但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不會取消,也不會將個人賬戶原有的基金劃入統籌賬戶,依然是專戶管理,單獨核算,專款專用。
20多年前,中國選擇統賬結合的醫保制度是基于當時的現實需要并參考世界上各制度模式的不同做法,擷取不同機制的優勢而建立起的一種混合式制度。個人賬戶的設置是為了調動個人參保和繳費的積極性,從而擴大醫保覆蓋面,實現盡快形成基本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使之成為各方面改革的堅強后盾。醫保改革目前初步成功,已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但這種基于實踐的探索性制度建設本身就意味著需要根據不斷出現的難以預計的新情況而進行靈活動態的調整,而最新的改革就是為了實現代際利益平衡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基金的保障效果。
與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長期空賬運行的挑戰相反,醫保因為繳費和使用者跨越健康水平不同的各年齡層,所以個人賬戶的總資金規模是在逐步穩定地提高的,故而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提高既存資金的利用效率問題,至少是防止其貶值。由于年輕人和老人的健康需求水平不同,所以醫保個人賬戶目前呈現一定的兩極分化態勢,多病的老年人面臨資金緊張的窘境,而年輕人及健康老年人的賬戶資金卻存在沉淀和沉睡現象。醫保的基本宗旨之一就是根據共同分擔原則來將全社會面臨的醫療費用開支攤薄,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盡量優先解決最迫切的使用需求,因此解決這一分化態勢迫在眉睫,本次改革就是在總結各地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做出的積極嘗試。
這一改革方向并不意味著年輕群體的損失。因為目前個人賬戶資金的增值速度有時低于通脹率,更無法跟上社會工資的年平均增長率,而繳入的資金又無法被用于其他用途,所以長期而言其實意味著福利損失,而減少對個人賬戶的納入可以避免這種損失的擴大。同時,適用范圍擴大到包括參保人的配偶、父母和子女,能更好地發揮這些資金對其家庭的保障效能,降低其在贍養和撫育家人方面的壓力,更符合參保人的總體和長遠利益。而且,統籌基金的擴充所帶來的提升社會整體健康利益的效果最終也將惠及年輕人。
對于老年群體來說,這一改革方向的好處更是不言而喻。首先,門診費用共濟保障機制的完善將意味著他們獲得的保障水平提升。其次,這能夠降低老年人對于其個人賬戶資金水平的憂慮,從而促進其醫療行為的理性化。由于個人賬戶通常不用于支付住院醫療費用,所以有的老年人因擔心本已窘迫的個人賬戶資金縮水,在治療時盡量采取住院方式,從而尋求以統籌基金報銷,這助長了過度醫療的現象,由此產生的醫療費用大于實際需求,不利于醫保資金的長期可持續性。目前的醫保制度還處在完善過程之中,對于此類道德風險的防范效果有限,所以從制度上降低此類行為的發生動機,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
總體上而言,本次的改革方向是不同年齡群體及整個醫保制度的共贏。我們需要讓社會廣泛認識到這一調整的必要性,并在以后的改革中繼續致力于尋求代際利益的最大平衡點。
責任編輯:楊亞龍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