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反噬:鍍金時代的倒影 || 大視野
這個充滿生機與創造力的商業世界,常常讓我有一種陌生感。
半年前在上海臨港的簽約儀式上還言之鑿鑿,要投資821億元打造移動能源智能制造基地的漢能公司,最近卻因為拖欠數千名員工半年多的薪水社保,成為一場“欠薪風波”的主角。
“上海是一座注重契約精神的城市。”4月12日,漢能掌門人、曾經的“中國首富”李河君對著上海的領導、合作方和媒體說。在2019年上海工業投資重大項目清單中,漢能上海項目是新增和在建項目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估計合作伙伴怎么都想不到,2018年底漢能薄膜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3.6億港元,漢能對自己的員工竟是這么一種“契約精神”。
在10月15日致員工信中,李河君“深表歉意”,說“主要責任在我”。他說我們需要深刻檢討,“如面對風險太過樂觀,危機意識不強,沒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危機應對準備,在經營管理上太過粗放,資源和企業發展節奏匹配不當,招聘進人速度太快,人才素質良莠不齊,人力成本驟增等等”。
裁判文書網公開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因租賃頂級私人飛機灣流G550欠租,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8年12月做出判決,漢能控股需向朗業灣乙(注:一家航空航運融資租賃公司)支付拖欠的租金共計7093.44萬元,并以此為基數按照每日萬分之五的標準支付違約金。朗業灣乙表示自2016年2月起曾6次向漢能控股催付租金,但漢能始終未能履約,付不起租金還惡意不交還飛機,“我們還是偷偷掌握飛行計劃后,飛到拉斯維加斯把飛機給扣下來的”。
漢能對外一直宣稱旗下的金安橋水電站(位于云南省麗江)現金流很好,但法院執行文書顯示,漢能從2011年開始以水電站的收費權、股權作為擔保,反復質押募得巨資,對金融機構的未結案欠款已超過160億元。其中兩家債權人民生信托和嘉實資本已要求將水電站51.36%的股權拍賣。水電站的經營業績也在持續下滑,2015-2017年的凈利潤分別為3.10億元、2.18億元、-2.56億元。
一個如此奇葩的公司,近年來卻已在國內近20個城市布局移動能源產業園,把每個地方的政府平臺都拉進來合作。
一個項目都沒做好,沒有形成良性循環,卻同時做幾十個項目,把政府、金融機構、供應商、員工捆在同一個戰車上,“大而不能倒”,等著“A股上市大解套”,這樣的商業運行模式并不少見。以最近幾年的新能源造車熱為例,不止一個資本狂人入局。有的連一款滿足國六排放標準的新車型都沒有發布,卻已借著新能源旗號在多個城市拿下數萬畝工業用地,號稱總投資幾千億,總規劃產能幾百萬輛。
如果我們的增長都是這樣獲得的,如果很多增長數據背后都是這樣的圈地圖景,它最終會通向哪里?繁榮還是蕭條?
商業世界中的有些活動純粹是詐騙,如電信詐騙,網絡詐騙,或故意制造偽劣產品。本文評述的對象不是此類,漢能也不在此列。
在我看來,李河君屬于這樣一類人:
他真的相信自己找到了太陽能薄膜發電這條新路子,他也構思了一個新模式:哪怕終端市場暫時起不來,只要在母公司(以及與母公司相關聯的公司)和漢能薄膜之間建立起買賣關系,漢能薄膜就有業績;有未來想象力,又有業績支撐,就可以上市,上了市,就能融到不用還的長期資本,支持薄膜發電一直堅持到最后勝利。
作為一種探索,新能源之路當然不會一帆風順,在起步期需要一定的政府支持,需要風險偏好更高的資本的投入,企業遇到一些挫折也很正常。但從路徑選擇上,還是有一些根本性的區別。究竟是選擇踏實做事,通過讓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的成本不斷降低,轉化效率不斷提高,由此獲得市場和資本的信任;還是認為自己擁有“上帝之眼”,能看到最遠的未來,所以方方面面都應該陪著你,為滿足你的雄心不計眼前損益,甚至員工被欠薪半年、生計維艱,也還要顧全大局,好好理解?!
不能說李河君沒有創新才能和魄力,但當他陷入狂想、成了“上帝”,他所做的一切,包括通過內部交易制造業績,自彈自唱拉抬自家股票,在他看來都是為了美好未來應該付出的代價,就像歷史上不少“偉大的瘋子”,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犧牲無數生命。
但李河君的這個模式并不是哪里都能行得通的。
在香港,2015年香港證監會宣布暫停漢能(00566,HK)的股票買賣,2017年香港法院判決禁止李河君在香港出任公司董事,期限8年。他和其他四名董事的問題是——“沒有對漢能依賴向其關聯方、漢能控股及其聯屬公司銷售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系統作為其主要收入來源的業務模式的可行性提出質疑,也沒有適當地評估關聯方的財務狀況以至它們因進行上述關聯交易而結欠的應收款項的可回收性;他們也沒有采取恰當措施以追討該等應收款項,因為他們把該等關聯方的利益置于漢能的利益之上,因而沒有以漢能的最佳利益行事。”
這里把當年的漢能模式講得很透徹:上市公司向關聯方銷售產品,獲得收入;關聯方不怎么付款,也不對它們追討,所謂收入都是應收賬款。因此,上市公司不過是整個漢能系資本運作的工具而已,投資者利益不可能得到真正保障。目前的漢能模式和之前有一定不同,但實質是一樣的。
對李河君的雄心來說,投資者利益(也包括被欠薪員工的利益)實在太小了,小到不入其法眼,可以忽略不計。
和李河君有某種相似性的還有賈躍亭,另一個也有遠大夢想和創新模式,但在2016年11月被供應商討債危機引爆、一發不可收拾的人物。最近,他因在美國申請個人破產重組也成為輿論熱點。
如同李河君押注太陽能薄膜發電一樣,賈躍亭押注“破界創新,生態化反”的“樂生態”(LeEco)。他想的都是最宏大的事情,他說,LeEco將通過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和跨產業的價值鏈重構,“打破產業邊界、組織邊界和國家邊界,創造下一代的產品形態,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
直到危機爆發,他才想到,“過往兩年,我把很多精力放在全生態的布局和發展上,對那些長期跟隨樂視網的價值投資股東們有感念、有歉意”。
和漢能類似,樂視網(300104,SZ)的股價也經歷了從暴漲到暴跌。2015年5月股價最高時為44.72元,今年5月暫停上市前為1.69元,從最高點暴跌了95%以上。樂視網有28萬戶股東,無可奈何。
10月14日晚,樂視網公布今年前三季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虧損101.97~102.02億元。虧損為何如此之巨?主因是樂視體育有18個投資方對樂視網提起仲裁,已出具結果的9起仲裁均為樂視網敗訴。“公司在充分評估未決仲裁結果及未來潛在被訴的可能性后,基于審慎性考慮,計提樂視體育、樂視云案件負債約98億余元。”
樂視體育、樂視云的案件為何要樂視網負責呢?原因是:樂視體育A輪B輪共融了84億元(B輪80億),B輪設定的回購條款是,“原股東承諾的義務為:樂視體育未能在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投資方認可的上市工作,原股東將在投資方(并由各投資方分別單獨決定)發出書面回購要求后的兩個月內按照協議約定價格、以現金形式收購投資方所持有的全部公司股權并支付全部對價。”也就是說,樂視體育上不了市,原股東要回購股權,再加上約定的年利息(如12%)。而原股東的設置中包括樂視網。
換言之,樂視體育要融資,賈躍亭把樂視網拖進來擔保,當了增信工具。樂視云案件也類似。樂視體育完成融資后,一半左右資金被賈躍亭拆借給樂視控股,用于造車等業務。樂視體育垮了,股東紛紛索賠,樂視網就成了起訴對象,負有連帶責任。
當賈躍亭為了造車夢拼命狂奔時,無論樂視體育的機構股東,還是樂視網的廣大股東,他可能都忘記了。
去年底樂視網的凈資產為負,截至今年6月底,凈資產已是-130.89億元。如果還想恢復上市,條件之一是到今年底凈資產必須轉正。但這可能嗎?!
10月8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賈躍亭等公證債權文書執行裁定書》,其中寫道:“經本院調查,被執行人名下均無銀行存款、無可處置的不動產、機動車及對外投資等。已處置被執行人賈躍亭持有的樂視網股票共計29782952股,處置上述股票所得案款及扣劃賈躍亭名下資金賬戶所得案款共計人民幣73037319.08元,已發還申請執行人。現樂視網股票已暫停上市,被執行人暫無財產可供執行。”
至少在國內,賈躍亭確實沒有騰挪余地了,申請個人破產,實屬走投無路。大量投資者也就這樣成為他的夢想的犧牲品。
如果遵循起碼的商業倫理,比如引進股東時簽署了什么契約,就按契約辦事,不挪用,不亂用,斷然不會挖出這么大一個坑。但在當年,賈躍亭陷溺在他的夢想里,就像他在LeEco登陸美國時講的,“正是心中強烈的藍天夢和改善地球生態的使命感,驅使我們在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道路上執著前行。……拓荒者的世界里沒有‘容易’兩字,但是我們堅信:永不言棄,世界會為夢想和遠見讓路。……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可能成就顛覆。LeEco或許會失敗,但我相信,LeEco這個新物種所代表的互聯網生態模式一定會成功。前路漫漫,荊棘重重,但,生命的全部意義不就在于永不停歇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嗎?”
這些話本身都沒錯,也極富煽動性,問題是,投資者、銀行、供應商、員工,他們是不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他們在不在你眼中?當你向樂視體育的投資者融資時,有沒有誠實地告訴他們,他們的資金翻手就會進入別的地方?
關于李河君,關于賈躍亭,以及更多類似的人和事,讓我想到了——反噬。
他們用“造福人類”“造福社會”“造福環境”“造福大眾”等宏圖大志贏得了利益相關者認同,大家幫他們走上遠大前程。但最終,很多人得到的不是福,是禍。他們的不少所作所為,與他們訴諸社會的理想、理念、夢想、形象——這也是社會接受他們的理由——恰恰背道而馳。
這就是反噬。目標向南,結果南轅北轍。
在政治學中,關于“反噬”,經常被舉到的例子是法國大革命。“自由,自由,多少罪名假汝之名以行!”這是大革命年代的“沙龍女王”、吉倫特派領導人之一的羅蘭夫人臨終前留下的沉痛名言。她和革命者們有一個共同理想,就是推翻貴族、限制國王、讓平民獲得權力。但推翻貴族后,以雅各賓派領導人羅伯斯庇爾為代表的極端革命者并不滿足于停留在某個界限,他們要徹底化,不僅處死國王,還要自己主宰一切。“那一長串從舊的壓迫者毀滅消亡的廢墟上興起的新壓迫者”出現了。1793年11月8日,39歲的羅蘭夫人被送上斷頭臺。平和的“革命之子”被“純粹的革命理想”吞噬了。
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反噬現象是秦王朝所力推的法家的命運。北京大學哲學系張祥龍教授指出,法家學說初看極為理想,極其現實,極巧妙,初用之極有成效,“但它善反噬,稍有疏忽,或簡直是不可逃避地會吃掉使用它的人”,且“相互從思想上越欣賞、越親近,就越相互殘殺,這正像一架正反饋的絞肉機。”
以法家的代表商鞅為例。秦國因商鞅變法而迅速強大,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誣謀反,逃亡途中因不能出示身份證件而不被客店留宿,因為根據他自己所制定的秦律,留宿沒有證件的人,全家性命不保。《史記·商君列傳第八》記載了這一刻,“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弊一至此哉!’”苛律不給別人留出一定的自然空間,最后自己也沒了出路。
張祥龍認為,法家的反噬現象的根源在于,法家為了實現對權勢的獨占,把所有與當前利益無關的東西全部掐掉,這是一種“充分地對象化、功利化、算計化”的思維方式,“只注重現在的利益,將過去和未來都排除在外,這就決定了他們在將來必然會被反噬的命運”。
李河君、賈躍亭和法家的近似之處在于,為了自己的凌駕一切的目標,不顧及給利益相關者帶來的麻煩和損失,不覺得這是什么問題。
拜天時地利人和之所賜,中國有很多公司的力量已經非常強大,他們不知不覺中也在滋生一種優越感,并背離初心。比如,“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是一種價值主張和社會承諾,但當平臺越做越大,越來越強勢,有人就會生出“二選一很正常”的想法,逼迫一些品牌商家不能做出其他選擇,只能待在我的平臺上,不順我意就打壓。此時,所謂“客戶第一”的價值觀已經不知哪里去了!
對這樣的平臺來說,反噬已在發生。可惜當局者迷,旁觀者無語,水軍攪動渾水,監管者明明有法可依,竟也含糊不清!如此不清不楚下去,反噬只會更加嚴重,直到怨聲載道的那一天。
人都有兩面性。雄心與貪婪,擔當風險與僥幸投機,出人頭地與貪圖虛榮,很難說有一個絕對界限。除了極少數圣賢,絕大部分人都存在反噬性,只要捫心自問,我們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按照圣賢道理,自己都會討厭自己的那一面。
而在商業世界里,由于“適者生存”“零和法則”“成王敗寇”“以財驕人”等等因素的存在,反噬往往更容易通行。比如白天舉著綠色環保大旗,晚上卻偷偷超量排污;表面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實際是“以客戶花銷為中心”;廣告宣傳是“造福人間”,偽劣產品卻在“禍害人間”。至于作為企業人格化代表的一些“商界大咖”,從接人待物、言談舉止到個人生活,對內對外人前人后“兩張皮”的現象更是司空見慣,從內部員工到社會都已見怪不怪。
反噬是很難完全消失的,因為它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但反省是永遠需要的。多一些反省,就會少一些反噬。
同時,我們不能指望反噬者都能靠覺悟立地成佛。來自法律的、社會的、政府的監督、提醒、呼吁,永不可少。
反噬的本質是權力的異化,是不加平衡與節制的單向度擴張必然導致的現象,它總是以冠冕堂皇始,以摻入私貨、背棄初心、破壞價值終。就像反對奴役的,又成為新的奴役者。
有很多不正當、違背契約和商業倫理的做法,放在別人身上,反噬者是反對的。但放在自己身上,他往往卻能用一種奇妙的方法,賦予自己心安理得的意義。越是在商界有地位、追捧者眾的公司,越應該主動克服反噬效應,接受進步主義的洗禮,否則未來要摔的跟頭將更大。
很多振振有詞的反噬者其實并不虛偽,他們是真正相信自己的做法,他們善于給自己洗腦,自創正當性。他們覺得,“我這樣做是為了一個更偉大的目標,為了實現目標,一切都值得”。他們賦能于“不擇手段”。
在很多國家與地區的商業史上,都有過一段金錢至上的時期。表面上,社會有其規則,實際上,金權才是規則。金權想把一切吃掉,最后開始吃自己。過去讓他們成功的東西,最后讓他們瓦解。在美國,從19世紀最后幾十年的鍍金時代到20世紀最初十幾年的進步時代,就發生過這樣的大變局。
中國過去幾十年,金錢至上為所欲為的一面,相比當初的美國是遠沒有那么嚴重的。但這樣的情況也在發生,而且相當普遍,由此也造成很多亂局、騙局和悲劇。周期輪轉,起起伏伏,不少人總認為自己是風起云涌的主角,但因為駕馭不了貪婪和僥幸,背離基本商道,最后風去云散,把自己消滅。探究其根本,那些自我吞噬的“巨人”,并不是死于理想之偉大,而是死于他們的不擇手段對理想的背離,他們丟棄了火炬,在暗夜里自然找不到方向。
對中國的商業力量來說,在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之外,現在和今后最重要的是善起來,好起來,文明起來。
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如果只能選一條,我會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也應該是現代商業的最基本價值觀,在法律和契約面前人人平等。大大小小的法人之間一律平等,作為法人的公司和作為自然人的員工、消費者一律平等。
商業向貪,行之不遠;商業向善,行穩致遠。
上周,中國社會企業與影響力投資論壇2019年會在成都舉行。我在年會上講了關于反噬的思考,也應邀為年會寫了一篇《新商業文明宣言》,宣言中呼吁所有的商業組織和社會組織共同踐行以下八條原則:
1、做負責任的事業。對廣義的利益相關者負責。
2、遵循長期主義。摒棄狹隘功利主義和機會主義。
3、堅持專業主義。以提供優良的產品和服務為本分,以創新推動價值創造。
4、心懷敬畏與悲憫。行普惠之道,盡社會責任。
5、建立開放、包容的世界觀。人人平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做正確的事,以正確的方式做事。正確,就是真、善與美。
7、堅守正直。將一切欺騙都視為正直的敵人。
8、愛地球,如愛你的愛人。
道之以德,文明以止,眾志成城,生生不息。
謹此與大家共勉!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