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要80元,出租車漫天要價,安檢排隊太長差點誤機…你在機場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首屆金跑道獎·國內機場口碑評選”正在進行!【點擊投票】為機場打分,你說了算!
中美歐智庫就中美經貿摩擦坦誠交流
對話,合作,才是正道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聯合舉辦的“全球經濟中的中美經貿關系”研討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在為期一天的會議中,中美雙方專家就中美經貿關系發展及如何緩解兩國當前的貿易爭端進行了深入探討。
此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比利時布魯塞爾研究所近日也在布魯塞爾召開了以“危機與潛力——中美歐經貿關系”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同時,還舉行了一場以“當前貿易摩擦對金融貨幣和全球投資的影響”為主題的中外企業交流會。
中美歐政要、專家和企業家進行了坦誠對話,都對中美經貿摩擦深表擔憂,呼吁加強對話和合作,維護多邊主義貿易體系,促進世界經濟繁榮。以下是根據會議紀要編譯、整理的發言摘要。
加征關稅無法解決爭端
“美中應同舟共濟解決問題,貿易戰注定會失敗”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 亞當·波森:
美中雙邊貿易的不平衡主要是由宏觀經濟和金融因素造成的,而不僅僅是貿易。美國政府應該支持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美國政府加征關稅的策略并不能解決美中貿易爭端,也無法提高美國企業競爭力,反而會削弱美國低收入群體的購買力。目前,美中貿易中的許多重要爭端,如知識產權保護、政府補貼等問題,亟須建立新機構、新體制來解決。關鍵挑戰在于設計一個美中共同解決潛在爭端的貿易體制。
美國政府并沒有提出解決美中貿易爭端的實質性措施。中國應針對美國就知識產權、國有企業和政府補貼等關切提出更加直接的解決辦法。
困難不會自動消失,面對困難,美中應同舟共濟解決問題,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戰注定會失敗。
“中美貿易戰不是良性競爭,不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謝伏瞻:
中美經貿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經貿關系,也是彼此最重要的雙邊經貿關系。中美經貿關系應該堅持合作,走向良性競爭。中美貿易戰不是良性競爭,不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美國也不可能實現發起貿易戰的目的。美國對中國的種種指責不符合客觀實際,也不應作為發起貿易戰的口實。中國改革開放將有助于中美經貿關系走向健康發展軌道,希望美國也采取開放而不是保護的措施來發展中美經貿關系。
當前,最重要的是中美雙方加強溝通,避免戰略誤判,要對話而不是對抗,就經貿領域存在的分歧進行談判,尋求解決問題的出路,以合作和良性競爭代替貿易戰。希望美國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雖然中美經貿合作和良性競爭很難一帆風順,但只要雙方坦誠溝通,定能化解分歧。
“多邊機制需要改革,但貿易保護主義不是貿易問題的解決辦法”
歐洲央行代表 斯特林·馬基達里斯:
國際貿易問題應該通過多邊機制加以解決。多邊機制需要改革,但貿易保護主義不是貿易問題的解決辦法。中短期來看,關稅對經濟活動和通脹都有負面影響。
“正確理性看待美對華知識產權指責,有助于認清其真實意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張宇燕:
正確與理性看待中美貿易摩擦中的知識產權指責,有助于認清美國挑起貿易摩擦的真實意圖,也有助于認識和解決當前中美經貿關系中的重大分歧。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在知識產權建設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據《中國與世界貿易組織》白皮書,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2018年2月,美國商會全球知識產權中心發布《2018年國際知識產權指數報告》認為,中國在專利權和著作權領域的改革增強了保護力度和執法效果,各級政府和執法機構對知識產權更加重視。
細看美國對中國發起“301調查”的報告內容,可以發現其將知識產權問題與“中國制造2025”、市場準入等問題裹挾在一起,顧左右而言他,將大膽假設與聯想發揮到極致,其真實意圖一覽無遺。
“美國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將使目標最終都無法實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 姚枝仲:
美國把中國當作貿易逆差的最大來源國,試圖通過縮小美中貿易逆差來縮小美國整體的貿易逆差。然而,美國并不接受中國提出的縮小中美貿易逆差的方案,而要和中國打貿易戰。互相加征關稅的貿易戰可能會縮小中美貿易規模和貿易差額,但是無助于縮小美國整體貿易差額。因為美國在減少從中國進口的同時,會增加從其他國家的進口,而當美國喪失了中國這一出口市場后,沒有其他市場可以彌補。可見,中美貿易戰可能還會增加美國整體貿易逆差。而且,互相加征關稅顯然也不是讓所有人獲益的貿易政策,而是讓絕大部分人受損的貿易政策。
另外,美國一方面不希望制造業外流,并試圖采取提高原地產標準等措施限制對外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國放開準入限制,增加透明度,建立更好的有利于外商的營商環境,這顯然又是在鼓勵美國企業向中國投資。
美國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會造成政策目標之間的相互沖突,并使政策目標最終都無法實現。
貿易戰只會讓事情更糟
“美國在對別人提要求時,自己也需遵守規則”
前美國財政部長 雅各布·盧: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只會讓事情更加糟糕。如果經貿摩擦繼續,沒有誰會成為贏家,對工薪階層來說尤其如此。目前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在形成之初就是錯誤的,至今也沒能達到最初的目標。今年夏天,美國的貿易赤字不降反升,又達到新的紀錄。
美國現行政策還為全球經濟治理的未來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美國在多個全球多邊機制中制造了真空,這與過去大家坐下來磋商的模式不一樣。從長期來看,這對美國不利。美國在對別人提要求時,自己也需遵守規則。
建設性接觸、縮小分歧、尋求共識仍然是解決美中經貿問題的最佳方式。此前,除了雙邊經貿之外,奧巴馬政府和中國在巴黎氣候協定、伊核問題等多邊話題上展開了有效合作。當前,美國政府錯誤地在眾多領域改變了這一良好態勢。但是,美中基于共同利益進行雙邊合作的基礎沒有改變。
幾十年的美中外交歷史表明,合作、競爭、分歧是可以同時存在的。美中可以在全球問題上成為合作伙伴,促進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美中關系的重要性超出了兩國范疇,對于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穩定都很重要。美中雙方回到接觸軌道上來才能繼續前進。
“如果出現全面貿易戰,世界經濟可能重新陷入衰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前院長 霍建國:
一些分析已經表明,美國目前的關稅政策不會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問題,反而會對兩國經濟造成重大損害,甚至會使全球經濟脫離復蘇軌道。如果出現全面貿易戰,世界經濟可能會重新陷入衰退,進而導致資本市場崩潰,數萬億美元的家庭財富都將會消失。
中美經貿關系進一步惡化,其不幸結果將是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乃至世界其他地區都蒙受損失。貿易戰不會解決貿易不平衡,只會破壞中美兩國積極的增長勢頭。
雖然美方一再表示無意挑起貿易戰,希望通過談判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但迄今采取的行動只會增加摩擦升級的風險。美國不僅對中國發起了“301調查”,還對中美經貿談判施加了苛刻條件,試圖迫使中國服從其條款。中國已經明確表示,不想打貿易戰,只專注于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更重要的是,中國希望努力通過坦誠的討論和談判,尋求爭端的解決。雙方應認識到,通過共同努力,沖突可以得到解決,中美貿易關系可以走上互利共贏的軌道。
“當所有國家都加征關稅,每個國家都只會更糟”
世界銀行宏觀貿易和投資部主任 卡羅琳·弗林德:
經濟學家們認為,自由貿易是最理想的狀態。出現摩擦是正常的,但是當所有國家都加征關稅,每個國家都只會變得更糟糕。
特朗普政府希望借助關稅讓制造業搬離中國,但這種政策會帶來災難性后果,因為讓這些工廠在短時期內找到中國的替代方很難。這將給世界經濟帶來長期不確定性。為此各方應該盡早從惡性循環中退出,尋求更好的方案,這雖然不容易,但通過對話是可以做到的。
要想解決問題,美國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的需求,比如,關稅政策只是一個工具,還是美國政府想要更多貿易保護?貿易逆差和技術轉讓,哪個問題更加重要?同時,美中雙方保持對話至關重要。
所有國家應該繼續推進全球自由貿易,通過世界貿易組織或其他區域性貿易協定的爭端解決機制來化解爭議,避免在遇到摩擦時采取單方面限制舉措。
“貿易戰不會有獲勝者,現在已經出現了受害者”
比利時智庫學者代表 克勞蒂亞:
貿易戰不會有獲勝者,現在已經出現了受害者。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有很強的政治性,有中期選舉的考慮,也有長期遏制中國的考慮。但這只能讓中國感到急迫性,更好地發展。歐美在對待中國貿易問題上目標不一樣,歐盟需要的是公司準入和對等性。而美國是要改變供應鏈結構,將類似蘋果這樣的公司的生產線轉移回美國。
相互依存才能共同繁榮
“要促進和平貿易,選擇合作而不是戰爭,這也是歐盟的立場”
歐盟理事會常任主席、前比利時首相 赫爾曼·范龍佩:
當前國際形勢非常復雜,但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樂觀。而且我們也有理由樂觀:當今全球貧困人口比例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少,這其中中國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殖民主義不復存在;自由和民主不斷擴大;全球層面的互聯互通水平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增強。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憂患依然存在:人口的激增和移民問題、氣候變化、多邊秩序正在遭受挑戰、金融危機的風險仍在等等。對于我們來說,重要的是要對前景充滿希望,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要加強相互依存,要促進和平貿易,選擇合作而不是戰爭,這也是歐盟的立場。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不能受到挑戰,全球化的聯通勢頭不能停止。此外,相互依存也是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式,這一點歐盟和中國的發展都已證明。
歐盟需要與中國進一步建立積極的合作關系,雙方的努力會使全球經濟越來越好。歐中間的合作告訴世界,談判和對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歐盟和中國有責任緩解全球沖突,努力打造開放穩定的全球環境。
“美中應超越當前貿易爭端,合作應對挑戰”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創始人 弗雷德·伯格斯滕:
歷史表明,崛起中的大國和當權的大國之間存在不可避免的沖突,即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美國和中國之間不可避免會有系統性競爭。當前的美中貿易沖突可能會使解決雙方的系統性問題更加重要。
美中兩國應超越當前貿易爭端,合作應對挑戰,共同承擔領導角色,推動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重要國際機構改革,不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
在解決當前美中貿易摩擦問題過程中,我們要將一部分工作往多邊貿易規則的談判上引導。這些工作要建立在美中此前達成并起領導作用的協議基礎上。在我看來,這是解決當前貿易危機最具有建設性的路徑。雙方的目標應該是將解決當前摩擦和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長遠目標聯系起來。
“貿易戰會使中國更清醒,中美總有一天會轉向理性合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
西方認為中國推動的市場經濟存在市場扭曲和非市場經濟導向、強制轉讓、工業補貼、市場準入、知識產權的問題,要弄清這些情況,我認為首先要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中國是成熟的發達經濟體嗎?我認為不是。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轉型中的國家。中國過去40年用不平衡發展戰略發展市場經濟,下一步需要用再平衡戰略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第二個問題,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導向嗎?我認為不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凡是市場經濟發展好的國家經濟就好,凡是依靠市場壟斷行政幫助發展的企業遲早會被淘汰,這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廣泛共識。第三個問題,中國在貿易戰中會輸嗎?我認為不會,市場經濟的理念已滲透到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里。
貿易戰會使中國更清醒,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推動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更加重視人才,推動市場體系改革,健全法制,提高供給質量,擴大內需,因此貿易戰會使壞事變成好事,中美總有一天會轉向理性合作。
“要通過交流指出一條路子,進一步消除誤解”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魏建國:
貿易保護主義背景下,多邊體系遭到破壞,中歐高端智庫進行高級別對話,非常有意義。
當前,中歐處于進一步新一輪合作前夕,還有一些誤解和疑惑,此行就是為了相互了解交流達到解惑的目的。下一步為全球經濟恢復和治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支持便利化、以規則為基礎多邊國際體系,要提供我們的智慧,出高招。要通過交流指出一條路子,進一步消除誤解,為全球和平和經濟發展做出共同的努力。
中方在全球層面跟歐洲共同利益很多,要共同維護多邊化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中歐光伏企業的經歷表明,爭端只能通過對話解決”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 楊曉忠:
中歐在光伏貿易上曾產生爭端,通過不懈的溝通和談判,達成了和解。今年8月底,歐方不再同意歐洲光伏企業的申請,終止了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反傾銷制裁。中歐光伏企業的經歷表明,爭端只能通過對話解決。當前中美出現的爭端,需要雙方坐下來談判,如果關稅能解決問題早就會被使用了。我希望歐洲和美國對中國的改革持有耐心,一步一步來。
維護多邊主義是大勢所趨
“各國應通過國際合作同舟共濟,在這一方面中方是負責任的”
財政部原副部長 朱光耀:
中歐雙方在對待多邊主義、堅持多邊主義的大原則上是一致的。中歐雙方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方面的訴求是一致的,具體訴求需要進一步討論。要從戰略層面來看待經濟模式后面的一些問題,并從戰略高度和全球視野進行溝通。
中方是多邊體制的堅定支持者。危機的發展表明,通過中美歐主要經濟體協調,通過G20合作機制,對應對全球危機挑戰至關重要。目前我們還面臨挑戰,因此堅持多邊主義以及G20體制是非常重要的。各國應秉承通過國際合作同舟共濟的理念,在這一方面中方是負責任的。
“多邊主義不會憑空產生,而是產生于實實在在的互惠合作之中”
布魯蓋爾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艾莉西亞·雷羅:
美國發起對中國貿易戰的根本訴求在哪里,我個人認為還是基于對中國進行遏制。
對于歐洲來說,在中美之間的處境是兩難的。由于美國市場對歐洲的極端重要性,歐洲是無法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的。對歐方來說,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立場。
而對中國而言,認識到這一點是非常必要的,中國應意識到問題的緊迫性,加快對歐洲企業的市場開放程度,從而吸引歐洲更多企業,使其更加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和潛力,并且加強雙方市場的依存度。
歐中之間在很多問題上確實存在不同的概念和理解。我們需要更加安全、透明、公平的投資環境。多邊主義不會憑空產生,而是產生于實實在在的互惠合作之中。
“我們應回到多邊主義框架下,尊重多樣性原則”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阮宗澤:
當前,中美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美國政府試圖改變歷屆政府對華態度,目前中美間任何一場貿易沖突都會造成世界沖突和倒退。中國的改革開放把自己和國際體系緊密連接到一起,這一做法帶來了雙贏,國際體系也因之更加有合理性和代表性。
從自身一體化的歷程出發,歐盟將全球化作為安身立命的戰略,多邊主義為歐洲帶來了繁榮穩定,為歐盟創造更多機會,歐洲未來會堅持這一多邊主義機制。金融危機對歐洲也產生了影響,2008年以來歐洲遭受多層危機疊加和打擊,讓歐洲變得更加內向,同時也出現了一種保護主義聲音。
未來怎么辦,我認為應該看一下過去十年金融危機的教訓是否被吸取。危機來的時候各國可以同舟共濟,危機剛剛過去保護主義就重新抬頭,這會對未來的秩序帶來新傷害。我們應回到多邊主義框架下,尊重多樣性原則。
“無論哪種情況出現,中國與歐洲的溝通都是必要的”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顧問 周小川:
中歐之間有一些基本共識,比如對多邊自由貿易體系的支持、打造開放性世界、提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抵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雙方有相當好的合作基礎。雙方都支持WTO及其他多邊組織的規則,主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革。
中美貿易沖突前景當前還未可知,我個人有兩種假設:一是美國最終希望建立對其有利的自由貿易體系和改變后的多邊規則。二是美方經過內部討論最終決定選擇貿易保護主義,拋棄多邊主義。
無論哪種情況出現,中國與歐洲的溝通都是必要的。中歐需要推進投資協議和自由貿易協議。希望歐方能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十九大報告、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提供的新聞報道,從而對中國改革開放有更多了解和信心。希望中歐之間能進一步增強相互了解,有些問題能夠更客觀冷靜地進行分析。希望未來中歐間進一步加強合作,開發“一帶一路”商機,推動WTO改革。
(嚴 瑜 祖 鴻,本報駐比利時記者鄭 彬 方瑩馨編譯、整理)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