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 新行長新使命
3月19日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七次全體會議經投票表決決定,易綱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對于當選央行行長,易綱在進行憲法宣誓前對媒體表示:“心情是平靜和莊重的,使命是神圣而光榮的,我一定按照宣誓的誓詞來做好工作。”對于當下的主要任務,他表示,主要任務是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推動金融的改革和開放,保持整個金融業的穩定。
已在央行工作20多年的易綱,新征程將面臨哪些新挑戰,又將帶來哪些新氣象?
一顆學者的心
在業界和學界,易綱被普遍認為學術功底深厚、業務能力強。有媒體報道稱,時任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王健曾表示,易綱具有國際視野,又深刻了解中國國情。
作為央行總行的第一位“海歸”,易綱給大家的印象更多的是“學者”而非“官員”。
有報道稱,與易綱相識多年的美國康奈爾大學一位經濟學家曾說,易綱行事手法很專業,有方法,善分析,能接受不同觀點。他認為易綱“有一顆學者的心”。
這顆“學者的心”始終伴隨著易綱。恢復高考后的1978年,20歲的易綱考上北京大學經濟系。在北大學習期間,易綱被選派出國留學,分別在美國哈姆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伊利諾大學經濟學專業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4年,36歲的易綱回國,與林毅夫、朱民、海聞、張維迎等共同發起成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此后三年間,易綱全身心投入中國金融理論和政策研究,發表了大量關于中國經濟、金融的論文,并教授計量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國際金融等課程。
從1997年起,易綱開始了央行工作生涯,歷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秘書長,貨幣政策司副司長、司長,行長助理,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等。在此期間,易綱在學術上的探索并未停止,出版了《貨幣銀行學》《中國的貨幣化進程》《國際金融》《宏觀經濟學》等著作。
迎接新挑戰
作為周小川的繼任者,在當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下,易綱無疑將面臨諸多挑戰。
一是貨幣政策調控。易綱此前在《中國金融》雜志撰文指出,2018年貨幣政策調控面臨一些挑戰。從國際上看,美聯儲的進一步加息動作為各界所關注,全球利率中樞可能會有所上行。
美國減稅措施和外貿政策仍會給全球經濟格局帶來一定不確定性。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取向變化也會對我國的政策空間形成一定擠壓,增大貨幣政策操作的難度。從國內看,經濟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隱患,內生增長動力仍待強化,結構調整任重道遠,債務和杠桿水平還處在高位,資產泡沫“堰塞湖”的警報尚未完全解除,金融亂象仍然存在,金融監管構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是人民幣國際化。易綱此前表示,人民幣距離真正一流的儲備貨幣還存在差距,在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支付清算系統、托管系統以及市場的開放程度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三是防范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有效控制金融風險。近年來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混業金融產品累積的風險不容忽視,如何實施無縫對接的全面監管、治理金融亂象、金融去杠桿、實施穿透式監管、更好地發揮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作用,都是央行新行長面臨的挑戰。
帶來新期待
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推進,作為新任央行行長,易綱將帶來哪些新期待?
此前易綱在央行分管貨幣政策業務期間,我國的貨幣政策工具取得一系列創新,包括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中期借貸便利(MLF)等。這些創新適應了新常態下經濟金融運行的新形勢,提高了貨幣政策調控的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除貨幣政策工具創新外,對于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易綱曾指出,讓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作為雙支柱相互配合,目的一是保持幣值的穩定,二是維護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
在金融改革方面,易綱3月19日對媒體表態,“推動金融的改革和開放,保持整個金融業的穩定”。
易綱此前表示,繼續穩妥推進各項金融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利率市場化方面,將探索和完善利率走廊機制,增強利率調控能力,進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的傳導。
在人民幣匯率方面,易綱表示,繼續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
在金融業對外開放方面,易綱在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表示:“我們國內市場現在也在變大,不管是股市、債市還是其他的市場,將來也都要做雙向的開放。”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在中國步入新時代、國際反全球化浪潮興起的背景下,中國是全球化的堅定支持者,央行行長的國際視野有助于增強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有利于全球經濟金融的共同發展。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李彥麗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