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來源:消費者報道
■按:
快速崛起卻又光速隕落,只有4款車型在售的威馬,靠IPO又能否實現救贖?
造車新勢力的現狀和未來,總是中國汽車市場經久不衰的話題。隨著“蔚小理”逐步站穩腳跟,一些二線新能源品牌卻在夾縫中掙扎,威馬就是這樣一個遭遇窘況的品牌。
6月1日,威馬汽車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消息引發關注。實際上,從2020年多次被曝出車輛自燃,再到去年被消費者集體投訴“鎖電”問題,加上每況愈下的銷量,威馬已經站在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懸崖邊上。快速崛起卻又光速隕落,只有4款車型在售的威馬,靠IPO又能否實現救贖?
威馬的掉隊并不突然
威馬汽車的誕生,是電氣化趨勢的產物,也是智能化浪潮的必然結果。
時間回到2015年,彼時,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成立,公司定下“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做智能電動汽車的普及者;第二步,成為數據驅動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長為智慧出行新生態的服務商。
2018年3月,威馬首臺量產車EX5試裝下線,隨后多個車型陸續問世,通過和百度、360等企業合作,威馬在自動輔助駕駛、智能座艙、OTA等領域取得不少自研成果,一時間成為新能源智能汽車行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中國獨角獸榜單TOP100》顯示,威馬估值達410億元人民幣,位列總榜第17位,汽車行業排名第1,估值相較2019年增加1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7%。
經歷市場蜜月期的威馬,銷量也開始走高。2020年威馬的交付量為21937輛,當時僅次于“蔚小理”,成為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的“大哥”,市場上甚至已經有期待威馬超越“蔚小理”的呼聲。
2021年,威馬汽車交付量達到44152輛,此時,要討論國產新能源汽車,威馬已經是一個繞不開的品牌。
然而,物極必反,威馬的銷量巔峰也是其走下坡路的開始。2021年的全年銷量,威馬雖然排在新勢力銷量第五位,不過在絕對數值上已經被“蔚小理”拉開差距,還被哪吒和零跑反超。
到了今年,威馬的銷量成績更加不盡如人意,2022年第一季度只交付7476輛,這只是小鵬交付量的22%和理想交付量的24%,在新勢力中也已經成為邊緣選手。
威馬的崛起是必然,隕落也是必然。在炮灰眾多的中國汽車市場,說威馬大勢已去還太早,不過機遇的背后確實隱藏危機。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方興未艾,車型和相關技術更新迭代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缺少爆款產品和核心技術的支撐,電氣化和智能化就是一句空話。
我們不妨回看前文提到的威馬“三步走”戰略,顯然現在威馬仍未完成第一步的規劃,而市場卻已經日新月異。面對強勢的特斯拉和“蔚小理”,威馬要做的還有很多。
自燃事件頻發,鎖電丑聞不斷
行文到此,便出現了一個問題,短短3年時間,威馬為何會大起大落?
實際上, 在2020年,威馬遭遇了品牌史上的“至暗時刻”。當年,全國多地出現多起威馬汽車起火事件,威馬汽車自燃事件一度沖上微博熱搜。
2020年10月,威馬汽車宣布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產的,裝備了電芯型號為ZNP3914895A-75A的動力電池的部分2020款EX5汽車,共計1282輛。
然而,召回并未能消除汽車起火的問題。威馬汽車最近的一次起火事件發正在今年4月,在海口的一個充電站,一輛威馬EX5汽車在充電完成后不久起火燃燒。
2年時間以來,威馬汽車多次出現疑似自燃問題,不過威馬方面并未對相關事件的起火原因和善后措施作出詳細回應。
然而,對于電池可能存在的缺陷,除了2020年10月的召回公告之外,威馬采取了“鴕鳥式”的應對手段。
據車主們反映,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威馬以提供車輛全面檢查、贈送京東購物卡等形式,誘導車主到門店進行車輛保養和升級操作,期間對車輛電池“鎖電”,人為降低電池殼充入的最大電量,導致車輛電池續航“縮水”。2022年1月,173位威馬車主聯名向威馬汽車發去律師函,控訴威馬通過欺騙手段縮減汽車電池容量以掩蓋產品自身重大安全缺陷的行為。
質量和售后問題層出不窮,在各大車企紛紛重視產品質量和用戶共創之時,威馬卻屢屢站在消費者的對立面上。一旦產品和服務全面落后,威馬的衰落自然不可避免。
車型布局單一,威馬汽車產品力不足
從消費者的視角出發,威馬的車型是否為購買新能源車型的首選?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明顯兩極化,有覆蓋各種車型、動力、驅動形式的領頭羊,也有走“油改電”老路的應試者。因此,差異化優勢就顯得尤其重要。
特斯拉的品牌口碑和技術優勢、比亞迪的插混技術、理想的中大型SUV細分市場車型、蔚來的高端純電SUV……這些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都有屬于自己的差異化優勢。然而,當問到威馬的差異化優勢時,卻顯得捉襟見肘。
實際上,如前文所述,威馬汽車的定位是“電動智能品牌”,也確實在EEA、SOA、L4級自動駕駛等領域取得不少技術成果,其今年下半年將上市的M7甚至搭載L5級別自動駕駛所需的硬件設備。
然而,現階段消費者對威馬的品牌印象,似乎很難與智能化相關聯。去年4月,威馬推出國內首款無人駕駛量產車型W6,搭載AVP無人自主泊車系統、Living Mate全車交互系統等最先進技術,不過銷量卻未能實現領先,甚至不如自己旗下更加便宜的車型EX5。
既然難現爆款,那么威馬能否靠數量取勝?答案也是否定的。智能駕駛的定位需要大量成本支撐,自動駕駛輔助技術、車聯網、三電系統均需要對前期研發的大量投入,這就決定了造車新勢力難以短時間內上市太多量產車型,威馬也難逃此客觀定律。
目前,威馬在售的車型僅有4款,分別是EX5、EX6、W6和E.5,涉及緊湊型SUV、中型SUV和中型轎車,售價從16萬元至27萬元左右,而這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價格區間,單一的車型布局也讓威馬難以精準進入更多的細分市場。2021年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新能源SUV銷量前15名中,威馬僅有EX5上榜,蔚來則有ES6、EC6、ES8三款車型在列。
面對危機,威馬也積極救贖。6月1日,威馬宣布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其IPO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如果IPO成功,無疑會為威馬的重新崛起注入強心劑,不過威馬要做的,還是要不斷提升車輛品控和服務水準,以及核心技術的自研能力。
對于威馬產品的質量和售后服務問題、車型布局規劃、技術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問題,《消費者報道》向威馬汽車方面發送了采訪函進行問詢,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實際上,面臨危機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當然不止威馬一家,有些品牌甚至未被消費者熟知,就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電動化和智能化確實為汽車產品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指引,我們樂于看到汽車市場百花齊放,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不過,汽車品牌不能只為市場紅利而生,而是要真正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成為消費者需要和信任的品牌。
因此,不僅是威馬,對于所有立志于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獲得一席之地的品牌而言,都要面對市場的殘酷考驗。是否真金不怕火煉,需要拿出更加優質的產品和貼心的服務來應對。質量滑坡、技術停滯、夸大宣傳,這些與品牌形象和產品售價格格不入的行為,終將反噬看似不可一世的各大汽車企業。
責任編輯:李墨軒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