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何以被差評
騰訊前腳投資科技自媒體“差評”,后腳就被差評了。
5月23日,以微信公眾號起家的“差評”獲得由騰訊TOPIC基金(騰訊興趣內容基金)領投、云啟資本等跟投的3000萬元A輪融資。差評自稱“是騰訊在科技新媒體領域的首筆投資”。
這本身對內容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好事兒。但問題在于,差評有洗稿的陋習,這個在媒體圈子里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并且是慣犯,曾因洗霍炬(微信公眾號“歪理邪說”,ID:wxieshuo)的稿子被后者告上法庭;曾多次洗Pingwest品玩的稿子,被后者以一篇《差評君、陳楊輝和千千萬萬的抄襲號們,請撿起你們的羞恥心》揭丑……
媒體人最厭惡的是自己辛苦寫的稿子被別人堂而皇之地“洗”了,而差評干的正是攫取他人的勞動成果偽裝成原創,這是媒體人最不齒的一種行為,讓人有一種吃了蒼蠅般的惡心。
5月24日也就是今日下午,公眾號“三表龍門陣”(ID:sanbiao1984)在《騰訊大如藏獒,說到底還是狗》一文直指要害:
“差評”一家以“洗稿”起家的自媒體,毫無原創力可言,是科技圈最勤勞的搬運工,長期蹲守知乎、微博、公眾號等各平臺,東扒西扒,改頭換面,甫以“廣點通”的流量加持,迅速成長為粉絲眾多的大號。這是一個在騰訊判定“洗稿”無力,“廣點通”流量血汗工廠導入的背景下成長為‘頭部自媒體’的最好范本。
三表表示,騰訊有時候“價值觀欠奉”。
“就在今天,我調低騰訊在我心中的評級,他大如藏獒,說到底還是狗。”三表在最后憤慨道。
一家互聯網巨頭被質疑價值觀有問題,這是比被質疑沒有夢想嚴重百倍的事情。騰訊投資一個以洗稿為生的公眾號,無疑是對那些認真做原創內容的媒體和自媒體最大的打擊。
騰訊活該被差評。這說明騰訊投資的確有倫理問題,這不可能忽視。
就在這篇文章開始刷屏后,騰訊集團的公關負責人張軍在朋友圈進行了回應:
張軍顯然低估了騰訊此舉對媒體從業者造成的惡劣影響,也很難想象這是騰訊公關負責人能夠說出來的話。
先說騰訊投資“差評”可能造成的危害——
1. 會助長洗稿的歪風邪氣,打擊微信公眾號的創業者。人們會默認騰訊縱容和認可洗稿的行為,并且靠洗稿就能獲得高額融資,以后誰還專心搞原創;
2. 會讓微信苦心經營了多年的原創保護機制的努力付之一炬,這不是幾千萬投資能夠挽回的損失;
3. 這也會喚醒人們對騰訊的遠古記憶。過去騰訊以抄襲聞名,曾有一種說法廣為流傳:“如果騰訊抄襲你怎么辦?”從“狗日的騰訊”開始,騰訊做了很大的努力才讓人們逐漸遺忘它的那些黑歷史,尤其通過微信的創新性,讓人們開始對騰訊逐漸有了尊敬,正因為此,騰訊應該更愛惜自己的羽毛;
4. 這可能會逼迫內容創作者逃離微信公眾平臺,跑到它的競爭對手那里,這才是騰訊最大的損失。
然后我們就要問了,騰訊為什么投資“差評”?
在“差評”這個號剛起步的時候我就關注過它,自從不斷看到這個號被訴洗稿后,我就取關了,但這個團隊顯然非常會運營,我剛才看了它近期的一些推送,微信頭條幾乎篇篇10萬+,并且點贊數2000到6000不等,照此推算,其微信頭條的閱讀量至少50萬+,毫無疑問是自媒體大號,“差評”的新榜排名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騰訊和今日頭條之間的競爭。今日頭條過去一段時間曾經也在積極拉攏內容創作者入駐頭條號,甚至不惜血本。過去一年多,騰訊狙擊今日頭條的新聞不斷,因此可以認為,騰訊投資這些頭部公眾號是為了構筑內容護城河,給他們戴上鐐銬,防止他們跳到今日頭條的平臺上。這種事情經常體現在騰訊和阿里投資的企業上。
顯然,騰訊有靠投資這些大號擠壓今日頭條的嫌疑,另外,這也反映了優質原創內容與規模商業化之間的矛盾,騰訊TOPIC基金可能更看重后者。
除了以上,騰訊TOPIC基金的投資經驗不足也是問題所在。騰訊TOPIC基金剛剛成立半年,是騰訊在2017年11月初于成都舉辦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宣布成立的。
騰訊開放平臺部兼內容平臺部總經理侯曉楠當時透露,首期基金計劃用兩年時間,通過生態扶持,覆蓋50個內容賽道的創業項目,包括短視頻、圖文、音頻三大內容形式。騰訊開放平臺將通過基金(Fund)、資源(Resource)、專家(Expert)、協作(Synergy)、人才(Human)等五大核心能力,全力扶持優質內容創業者。
騰訊投資靠自家微信平臺養起來的公眾號尤其是一些自媒體大號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雙方各取所需,自媒體需要微信的流量池,而微信也需要這些玩家對它保持忠誠。
但問題是,公眾號數以百萬計、千萬計,好的公眾號也不在少數,騰訊TOPIC基金為何選擇了“差評”?
只能說,騰訊選錯了投資標的,有些饑不擇食,吃相難看了一些。
其實如果騰訊投資的是一些真正優秀的原創內容創業者,則是另一種景象,會讓那些認真做內容的團隊看到希望,形成正向循環。但問題就出在騰訊投資了一個聲名狼藉或者說有前科的公眾號,因此,事情的發展方向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但無論如何,騰訊應該感謝有人此時站出來對它提出批評,正義沒有遲到。這給騰訊敲響了警鐘:作為全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巨頭之一,它的一舉一動都正受到輿論的監督。
事已至此,騰訊和“差評”需要盡快對外界的質疑進行公開回應,騰訊需要解釋它投資“差評”的邏輯,以及操作是否規范,背調是否充分,考量是什么?而“差評”作為被投資方則有必要回應外界對它的質疑——洗稿行為——是否依然存在。
我建議“差評”主動退還這筆融資,或許會讓人另眼相看;騰訊也應該再思考一下這筆融資的正義性,極端的情況下選擇退出。
作為平臺方,騰訊或者說微信公眾號平臺是否可以借此機會思考如何打擊洗稿、抄襲等行為?是否可以針對公眾號推出信用評級系統?比如跟微信信用掛鉤,被舉報后一旦被證實有抄襲、誹謗、造謠等行為,就會被作為檔案記載在該公眾號名下,成為該公眾號的污點,并降低該公眾號的信用評級,只要某些公眾號出了問題就按規則處理,就像酒駕一樣進行相應扣分和處罰。
如果沒有這一套信用體系作為依據,一旦出了事,騰訊就會成為被罵的那個人。
歸根結底,騰訊作為平臺方和互聯網巨頭,應該起到正面積極的示范作用,切勿再被罵“狗日的”了。
七年之癢,或許,馬化騰是時候帶領騰訊再來一次七年前的大反思了。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