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脹時代來了?窮人憂心漲價 富人卻在焦慮資產通縮

大通脹時代來了?窮人憂心漲價 富人卻在焦慮資產通縮
2018年03月03日 20:13 新浪綜合
得了感冒,最終花了30萬才保住了命。

  得了感冒,最終花了30萬才保住了命。

  別會錯意,這次和醫院無關,這只是一個典型的生命的脆弱、生活不易的故事。

  據《南方都市報》的描述,原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在拖了4、5天后,廣州的李云才去了醫院。幸好到醫院還算及時,一去就住上了院,病勢隨機兇猛轉白肺、成年呼吸窘迫癥,借助人工膜呼吸,折騰近20天終于從鬼門關被幸運救回。

  如果說醫療的亞歷山大,被波及概率還比較小。下面的事情就關乎普羅大眾、蕓蕓眾生了。

  那就是“漲價啦”!而且是大漲價。

  可能你剛剛還在嘲笑對岸臺灣人哄搶衛生紙、尿布,笑臺灣人上漲個10%就不淡定了。希望,看過文章的你還能淡定依舊。

  春節還沒徹底過完,調價通知像趕年會一樣從四面八方密集襲來,連“吃貨行業”都無法幸免:火車三件套“啤酒、飲料、方便面”全面漲價,蔥姜蒜日化品價格聞風而動,連中藥也湊熱鬧……

  一片漲聲之中,人們終于開始緊張起來——

  新一輪大通脹是不是要來了?

  中國經濟局勢常常是充滿著某種莫名的味道。

  實際上,在通貨膨脹的悶爐里焦慮財富被消滅的,是一群“窮人們”,而此時的“富人們”卻擔心的是資產通縮。

  01

  窮人們開始被通脹。

  如果不是一則偽造的娃哈哈漲價通知,多數人可能還沒意識到連快消品也扛不住了:

  “自3月1日起,娃哈哈將對旗下茶、果汁、快線、激活、紅飄水五大系列產品的供貨價進行調整,并規定了每瓶產品的最低零售價分別不得低于3元、3元、4元、4元、2元。”

  娃哈哈集團隨即出面否認了這則通知,卻沒有否認“少數產品的部分促銷政策取消”可能引起的產品市場價格上漲。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一些商家已收到漲價通知,營養快線供貨價可能每箱上漲5元,平時零售價5元/瓶。

  隨即,多家媒體做出調查,這才發現一場持續蔓延中的漲價大潮早已無聲無息來臨:

  飲料漲價的,遠非娃哈哈一家。

  康師傅在2018年1月10日開始執行新價,其中康飲茶/果汁系列提價2-3元。

  統一從1月23日起開始調價,產品涉及冰紅茶、綠茶、冰糖雪梨、鮮橙多。

  牛奶唯恐落后。從2017年底到2018年1月中,光明、蒙牛、伊利等多家奶龍頭公司部分產品已經開始提價。光明提價品類主要是華東地區巴氏奶產品,伊利和蒙牛以低溫酸奶產品為主,同時部分常溫乳飲料也有提價,平均幅度5%以內。

  再然后,零食坐不住了。

  去年底,康師傅方面便、好吃點餅干、沃隆每日堅果系列紛紛漲價。原屬于徐福記旗下的奇歐比品牌已變身為雀巢奇歐比,總體價格也上調約10%,因為“在配方、口味和包裝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

  啤酒甚至抱團漲價。

  去年底,燕京啤酒打響了啤酒漲價第一槍,單瓶零售原價3元,現在順漲1元。緊接著,1月份,青島啤酒先對部分區域的部分產品進行價格上調,平均漲價幅度不超過5%。華潤雪花啤酒也確認,從1月1日起上調部分產品價格。這是近十年來啤酒行業迎來的首次集體漲價,而現在,世界杯還沒開幕呢。

  白酒也喝不起。

  貴州茅臺最引人注目。茅臺發布公告稱,自2018年1月1日起,適當上調茅臺酒產品價格,平均上調幅度18%左右,飛天茅臺在實體店均加價銷售,最高1850元一瓶。五糧液也在同月再次提價,零售價格調整到1099元。

  一線白酒拉升了天花板,底下二線白酒趕緊抓住機遇,劍南春、汾酒、水井坊等都啟動了漲價。名酒漲價也就算了,就連一支小酒江小白也對旗下100ml/瓶和300ml/瓶兩種規格的產品進行提價,幅度達到2-10元/瓶。

  現在,也許還要步臺灣人后塵開始囤紙了?

  有媒體從連鎖超市大潤發處獲知多家主要家用衛生紙大廠已經確定,最快3月中旬、最晚也要在4月對現有的品牌衛生紙進行調價,漲幅達10%至30%。甚至有業內人士稱,此輪上漲不同于2017年的階段性輪漲,文化紙、白卡紙、包裝紙等多種品類價格會有一次集體性上揚。

  中藥也站到風口浪尖。

  春節期間一場“阿膠值不值得買”事件還沒平息,阿膠早已經打算在2018年3月20日前,將250g東阿阿膠零售價調整至1499元,48支復方阿膠漿零售價調整至499元。據國際金融報報道,2001年至2016年,東阿阿膠的阿膠產品零售價從每公斤130元漲到5400元,漲幅超過40倍。

  除了名貴藥材,流感的影響也帶來了一大批治療感冒、清熱解毒類等日常中成藥的斷貨、漲價。最新的漲價動作是,3月1日,佛慈制藥決定對公司100多種產品全面提價,其主要產品有六味地黃丸、逍遙丸、香砂養胃丸、參茸固本還少丸等。

  家里有車的還要注意,今年輪胎價格大致已漲了3%。據《證券日報》不完全統計,去年12月份,有49家輪胎企業實施漲價;僅今年元旦當天,就有12家企業開始實施漲價。而在農歷新年過后,輪胎的漲價戰線再次被拉長。3月1日起,包括正新橡膠、瑪吉斯在內的多個品牌將上調產品價格。

  此外,市場對家電、汽車的價格調整已經產生預期。

  多數人的直觀感受是,工資還沒提,生活剛需卻全線上漲,消費通脹之下,財富貶值壓力越來越大。

  02

  和窮人們擔心生計不同,富人們擔心的卻是財產。

  消費品的通脹對富人生活的影響要小得多,富人的苦這次屬于“有苦難言”。

  理論上,抵抗過去十年的貨幣大放水,最簡單的手段莫過于買下一套一二線城市核心地段的房產。

  不過,在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的一條龍調控下,現狀變得有點復雜。

  房產價格縮水最明顯的,是曾經被爆炒的環京樓市。環京地區自從2017年中陷入僵局后,有的小區一度從4萬腰斬至2萬,如今普遍跌了3-5成。沒有及時逃出的,只能看著房價回調。

  在“防風險”的政策主基調下,房價冰凍在高位,沒有暴漲暴跌的可能。但是讓富人更難過的是,凍住了流動性,也凍住了預期:

  • 樓市“定向加息”,北上等大城市首套房貸利率上浮,最高達20%,購房成本不減反增;

  • 嚴查消費貸、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流入樓市后,炒資進入樓市的通道幾乎被切斷;

  • 房產稅越來越近,持有房產成本上升。

  接盤俠越來越難找,另一邊,政府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決心不可小覷,加上政治周期的延長,房產要完成的使命已經非常清晰:鎖住流動性,房價陰跌,資產價格通縮,消滅資產泡沫。

  在資產價格通縮時,對于投資者來說,現金為王,偏偏現在錢越來越緊。

  03

  物價一片上漲,惡性通脹會不會來?

  說到底這是一個貨幣現象,得看貨幣環境。

  如今全球各大央行已在逐漸放棄過往量化寬松的政策,收縮成為共識。隨之美聯儲加息、縮表,中國也將貨幣政策調整為穩健中性,2017年末M2增速降至全年最低的8.2%,創下近三十多年以來的新低。

  金融嚴監管疊加金融去杠桿,銀行間市場利率抬升,流動性趨緊,所以并不具備大通脹的貨幣基礎。

  大通脹還有幾分底氣逆勢而動?

  先看看這輪漲價潮的邏輯。

  貨幣大放水,信用寬松,鼓勵居民部門加杠桿為房地產去庫存,房價最先上漲——供給側改革,2017年國內黑色、有色等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部分行業經過供給收縮之后,行業集中度提高,在倒閉潮中存活下來的企業有了更高的議價能力(在環保風暴之下,原紙價格普遍提高了200-300元/噸)——環保稅開征、土地租金、勞動力成本攀升——傳導至中下游,家電、汽車、消費品等紛紛提價。

  這輪物價上漲是對貨幣信用以及供給側改革的滯后反應,而消費端的需求卻并不十分明朗。

  雖然城鎮化、三四線棚改帶來房價上漲的財富效應會刺激居民消費意愿,但居民負債增幅過快卻也抑制了消費。

  2006年末時,中國居民部門貸款是2.3萬億元,居民杠桿率僅為10.8%,到2017年11月時,中國居民從金融機構獲得的貸款已達到40.2萬億,桿杠率達50.9%。美國居民部門杠桿率從1952年的23.8%到1985年的50.6%,用了33年時間,而中國只用了不到10年。

  這些貸款大部分流向房產,可支配的消費現金短缺,產生的需求不足以承受物價全面、持續地大漲,自然也不會有所謂的“大通脹”時代。

  經濟學家們現在擔心的一個風險是輸入性通脹。國際原油持續上漲,會不會導致新一輪的全球大宗商品牛市,從而加劇國內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尤其是最近美元持續走弱。

  不過,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總體上全年物價有所上漲,但通脹只是溫和回升。2017年維持“1”時代,全年CPI漲幅在1.6%左右,2018年將重回“2”時代,全年漲幅在2.2%左右,通脹中樞有所回升,但絕對水平仍低于3%的政策目標。

  通脹重來,只會是溫和的,這種狀態就是劉煜輝所說的,像在“桑拿房”里一樣悶,不能氣壓驟升導致爆炸,也不能氣壓驟降把人搞蔫吧了,價格因素、脹的因素會回去比較慢。熬過了這個階段,對投資而言就是大機會的來臨。

  說到底,是過去十年大放水的日子太舒服了。

  來源:◎智谷趨勢 | 路口大爺

責任編輯:羅思楊

通脹 房產 漲價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