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宏皓[微博]
當前,提升互聯網金融行業透明度的抓手是實現財務數據和風險信息的公開透明。重點是加強信息披露,強化市場約束。信息披露是指互聯網金融企業將其經營信息、財務信息、風險信息、管理信息等告知客戶、股東等。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正日益成為傳統金融的補充,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互聯網金融”今年被首次寫入本屆政府工作報告,2014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出,要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何謂健康發展?就是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思維和理念,在控制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同時,引導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化發展,讓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成長。
從風險角度看,互聯網金融參與者眾多,帶有明顯的公眾性,很容易觸及法律紅線,甚至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盡管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鏈上的部分業態和部分環節受到了監管(如第三方支付),但從整體上看,還處于無門檻、無標準、無監管的“三無”狀態。這一方面是由于P2P等業務具有民商法的合法性基礎,公法未必適合或沒有必要介入;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業務同時混集了多種業務屬性,難以清晰界定其監管歸屬。如何一方面呵護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和普惠精神,另一方面有效維護金融穩定和金融秩序,是互聯網金融監管模式選擇面臨的一大難題。
如何規避互聯網金融風險,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快速發展,需要政府、互聯網金融行業和投資者三方共同努力。對政府而言:需要盡快改變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建立金融監管部門跨部門監管機制。將互聯網金融企業由審批制逐漸過渡到備案制,列出負面清單。加快金融對內開放的步伐,加快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行業的進程,倒逼傳統金融機構改革。
對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加強行業自律,對損害投資和利益、導致行業惡性競爭的市場主體形成行業懲罰機制。充分發揮金融行業協會、互聯網行業協會的作用,倡議互聯網金融行業維護行業競爭秩序,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自覺防范管控風險和維護公共利益,共同維護互聯網金融行業利益,提高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同時,要通過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探索引導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發展。對投資者而言:投資者需要提高風險意識和投資管理水平,認清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不要輕信企業所承諾的固定收益率和“零風險”的過度宣傳。形成良好的網絡使用習慣,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技能。
從互聯網金融監管的角度看,一是將互聯網金融納入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強化法律規范,強調行業自律。二是監管手段主要是注冊登記和強制性信息披露,以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權益保護為重心。三是涉及誰的監管職責就由相應的監管機構負責。例如:美國第一網絡銀行(SFNB)、貝寶支付(Paypal)等就曾分別由銀行和證券監管機構負責監管。
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原則,對于互聯網金融這個“新事物”,金融監管總體上應當體現開放性、包容性、適應性,同時堅持鼓勵和規范并重、培育和防險并舉,監管從松到嚴,金融監管可以分為市場自律、注冊、監督、審慎監管四個層次。
重點是加強信息披露,強化市場約束。信息披露是指互聯網金融企業將其經營信息、財務信息、風險信息、管理信息等告知客戶、股東等。當前,提升互聯網金融行業透明度的抓手是實現財務數據和風險信息的公開透明。
其次,是加強消費者教育和消費者保護。強化消費者保護是金融監管的一項重要目標,也是許多國家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重點。要引導消費者厘清互聯網金融業務與傳統金融業務的區別,促進公眾了解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性質,提升風險意識。在此基礎上,切實維護放貸人、借款人、支付人、投資人等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當前重點是加強客戶信息保密,維護消費者信息安全,依法加大對侵害消費者各類權益行為的監管和打擊力度。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的金融業態,為探索金融創新的有效監管模式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應當立足我國金融發展實際,把互聯網金融作為踐行良好金融創新監管理念的試驗田,在積極探索未來新金融監管的范式的同時,也要容忍互聯網金融在創新過程中的錯誤,讓互聯網金融在自我糾錯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走向成熟。
更重要的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要引導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推動我國金融創新,打破金融壟斷,讓互聯網金融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服務,成為我國金融創新的領跑者。
(本文作者介紹: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金融智庫首席金融學家、中經產業基金理事會秘書長。)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