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趙伊辰
著名作家蔣方舟在微博上稱其通過國內某著名機票代理網站購買機票,但機票發票顯示的行程與金額和她真實訂單有出入。表面上看這好像僅僅是個發票錯誤,這背后卻是機票,特別是國際機票里面的一個“貓膩”。
近日,著名作家,《新周刊》副主編蔣方舟在微博上稱其通過國內某著名機票代理網站購買機票,但機票發票顯示的行程與金額和她真實訂單有出入,造成了報銷受阻。表面上看這好像僅僅是個發票錯誤,然而這背后卻是機票,特別是國際機票里面的一個“貓膩”。
蔣方舟稱,她需要定一張明年東京到北京的單程機票,并在某機票代理網站上支付了3016元。但其并沒有收到該機票代理提供的票號與發票,再三催促后收到的發票金額僅為1645元。并且增加了一段2周后的首爾到福岡的機票。這意味著,這1000多元的差價很可能,如果消費者沒發現的話,被機票代理人中飽私囊了。天下沒有白來的便宜,這1000多元的差價,不僅帶來了旅客在機票改簽條件上的被動,報銷上的問題,更可能引起行程受阻。
機票定價模式影響機票價格
在中國,國內機票的主要定價模式是“點到點,明折明扣”。所謂”點到點“,是航空公司通常對往返機票,聯程機票沒有額外的折扣,也就是說購買同一家航空公司的A城市到B城市的往返機票,并不會比A到B與B到A的兩張單程機票相加有額外折扣;而且,對于從A城市到B城市,如果經過C城市中轉,也沒有額外的折扣,既A-C+C-B一起購買,與單獨購買A-C和C-B沒有額外的折扣。
而所謂”明折明扣“是指,航空公司通過上座率開放子艙位,實現統一的折扣,即航空公司的折扣是公開統一的,不存在某家機票代理商能夠獲取”獨家“折扣,除非這家機票代理有一些貓膩,例如團隊票散賣,折扣協議價散賣等。有關子艙位受這種定價模式影響,我國旅客購買機票時也大多購買2張單程機票,一方面獲得了退改簽更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不再受同一家航空公司的桎梏,在選擇返程航班時有更大的選擇空間。
然而,國際機票的銷售模式,或者說國外的機票銷售模式,與此并不相同。
與國內機票相比,國際機票的客流與市場明顯小很多:出國的旅客需要簽證,也存在語言障礙,潛在的消費者明顯少了很多。因此航空公司在出售國際機票時,更多的以往返機票的形式出售,防止出現旅客搭乘航班出國,卻乘另外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回國,這樣無形中回程的座位就被浪費了。
直白地說,就是通常單程機票的價格大于往返機票的一半。
以國航為例,購買一張明年1月4日的北京曼谷的直飛單程機票,價格大約是2400元人民幣,含稅。
但若購買一張相同時間出發,添加一班返程航班的往返機票,可以看到,“單程機票大于往返的一半”。
于是,蔣方舟遇到的機票“貓膩”就逐漸浮出了水面,既然單程票的票價要高于往返的一半,那么假如往返機票很便宜,是不是單程機票也就便宜了呢?
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購買12月21日天津出發的直飛香港的機票,需要2484元。
但是當筆者施展魔法后,我們發現,單程機票“莫名其妙地”便宜了:如果我們在購買12月21日天津直飛香港的相同直飛航班基礎上,加一張1周后的回程機票,那么總價反而只要1283元。比單獨購買單程機票便宜了一半!
1+1<“2的一半”,我數學不好你別騙我?
在之前的專欄文章中,筆者已經介紹了聯程機票的定價,介紹了“1+1<1”在聯程機票中實現的可能,而今天,我們發現1+1不僅可以小于1,甚至可以小于1的一半。雖然筆者不了解蔣方舟所購買機票的具體細節,但是筆者可以斷定,為其訂票的機票代理人使用了國際機票中最為常見的一個“貓膩”:棄程。
所謂棄程是指旅客,或者機票代理人未經旅客授意私自做主,在旅客本身真實的行程上,加了一段或者多段,出票時就已經有計劃不乘坐的航段。以蔣方舟遇到的情況為例,不知道定居北京的她,為何不需要定到日本的機票,只需要日本回北京的機票。
對航空公司來說,這是一個“離開日本方向”的單程機票,在國際機票客流相對較少的背景下,勢必在“返回日本方向”的航班上,有一個座位非常可能被浪費了。而機票代理人順應了這個思維,在“返回日本方向”的航班上,找了一個低艙位(可以簡單理解為低上座率)的座位,組合成為了一張“往返機票”。雖然在蔣方舟的案例中,東京-北京與首爾-福岡看似毫無關聯,但實際上你會發現,這是一出一回日本的“往返機票”。
盡管看起來彼此目的地不相同,但這在國際機票中,被稱為“開口”。例如筆者今年在去往北美旅游時,購買的“往返機票”中有北京-溫哥華,洛杉磯-北京的“開口”,而價格顯然就比一張北京-溫哥華的單程+洛杉磯-北京的另外一張單程機票的總價要低得多。
貓膩就是貓膩,隱藏巨大的風險
人為添加棄程航段,是國際機票業內公認的“貓膩”。
購買北京到德國法蘭克福的漢莎直飛航班,經濟艙單程可能高達人民幣1萬元,但在添加了“棄程”航段,例如一段法蘭克福到曼谷的機票,總價反而只要人民幣7700多元了。
筆者在之前的專欄文中中提到,機票價格的制定,是針對其內在價值的體現。而人為添加“棄程”航段,其價格不能正確體現旅行者的旅行需求,則是對機票使用條件的違反。為此,航空公司一方面嚴懲代理人違規預訂“棄程”機票,一方面也會對旅客進行限制。
例如,在蔣方舟的案例中,由于其往返機票是“東京-北京”和“首爾-福岡”的往返機票,根據機票使用條款,航空公司有權檢查其去往首爾的簽證,對于沒有韓國簽證的旅客,航空公司會認為其蓄意違反機票使用條款,故意通過預訂棄程機票降低機票價格,從而在旅客沒有韓國簽證的情況下,酌情拒絕使用東京-北京段機票。
這種情況在國際機票中會發生。例如如果有游客持有的申根簽證有效期僅為5天,但其前往法蘭克福的機票是上述北京-法蘭克福-曼谷的“往返機票”,但法蘭克福到曼谷段的返程機票,是幾個月之后的,超過了其申根簽證的停留期,航空公司有權拒絕提供北京-法蘭克福段的承運。
而在歐洲,由于歐洲大陸上的鐵路十分發達,飛機較火車而言有時間的優勢,歐洲內陸市場的單程機票往往十分昂貴,但購買往返機票則會有大幅折扣,因此會有些自作聰明的旅客(歐洲幾乎沒有這樣做的機票代理)故意預訂往返機票,棄程返程。而大的航空公司則會依靠其強大的IT系統,收集經常發生“棄程”的旅客的個人數據,在積累到航空公司忍受限度后,會在某次登機時,拒絕登機,要求補交之前“漏掉”的票價
另一方面,旅客被機票代理用了“棄程貓膩”后,不僅與少得可憐的機票代理費相比巨額的差價被代理掙了,還喪失了退改期的主動權。
以上述天津去香港的單程機票為例,不同的退改簽政策是
可以看到,購買了含“棄程”段的機票,雖然價格低了(但可能跟你沒有任何關系,因為差價被機票代理人掙了),隨之產生的改簽,退票權利大打折扣,甚至根本不能改簽,退票。
盡管大多數對價格敏感的旅客,對改簽和退票不很敏感,更多看中的是航空公司的承運責任,但這個承運責任在機票的定價組成中,其實占的比重并不高。
結論
隨著航空公司加強直銷渠道,機票代理人的代理費已經降到了少的可憐的地步。但這并不是機票代理人“偷奸耍滑”的借口。相反,由于機票代理人的傭金顯著下降,某些國內一線機票代理網站開始收取“機票服務費”,并提供額外的機票服務費發票——這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之下本無可厚非,如果好的機票代理網站提供了一流的服務,好的網站與手機客戶端,可靠的機票代理服務,相信消費者,特別是企業客戶,是認可這一費用的。
雖然筆者有豐富的旅行經驗以及購票經驗,但如果筆者寥寥幾千字就能說清楚這點“貓膩”,想必也能解釋這家全國數一數二的機票網站會將問題歸咎于“供應商”這樣背黑鍋的“臨時工”了。而旅客在購買機票時也要擦亮雙眼,盡量選擇航空公司直銷渠道,筆者在前面已經提到,機票銷售都是“明折明扣”,不存在哪家機票代理人有著格外誘人的折扣;同時,合理規劃旅行路線,將“棄程”變為行程的一部分,或者學會在購買國際機票時,為改期期權這一屬性付出略微高一點的代價,享受到“棄程”機票本應給旅客帶來的福利。
(本文作者介紹:最年輕的國航終身白金卡旅客,資深旅行評論員。)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