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歐洲站站長 郝倩
一般來說:這些在歐洲越來越多的隱形超市里充斥著忙碌的機器手臂,堆砌成山的箱子,以及很少量的工作人員。這樣全自動化挑選貨品,理論上可以將貨品在庫房堆成無限高的塔型,擇選貨品的準確度提升一倍,速度則是人力的五倍。
我們10年前所暢想的購物體驗大概是這樣的:城里人周末開車到郊區,在巨大又明亮的超級市場采購一周的吃喝用度。美國人就是這么過的不是?
現在不同了,連買肉蛋奶也可以上網訂購。在英國,幾乎所有連鎖超市都可以送貨上門,一些稍微高端的超市,甚至可以根據消費者的意愿,在他們選擇的某一個小時內送貨上門。
在英國,有巨大又明亮的超級市場,更開始陸續出“黑暗店鋪”(Dark Stores)。例如,英國樂購(Tesco)為了處理不斷增長的網購訂單,就開出了數家專供工作人員送貨上門的內部倉儲超市,并不直接開門迎客。
這些店鋪自動化水平極高,智能升降系統和機器手完全可以通過體積,重量或是形狀來辨識貨品,所以有時都不用開燈。這才有了“黑暗店鋪”的形象別名。零售商們并不喜歡這個外號,他們更樂意把這樣的倉儲分貨中心稱為“網購中心”(Dotcom Centre)。
一般來說:這些在歐洲越來越多的隱形超市里充斥著忙碌的機器手臂,堆砌成山的箱子,以及很少量的工作人員。這樣全自動化挑選貨品,理論上可以將貨品在庫房堆成無限高的塔型,擇選貨品的準確度提升一倍,速度則是人力的五倍。
非但如此,諸多超市都聘請了第三方的物流管理公司,采用最新的庫房管理掃描追蹤軟件;之后外包快遞公司負責挨家配送,隨時合并遞送訂單保證卡車最大容量;每一單貨品出去都可實時追蹤。
英國的超市就是這么玩電商的:整個流程如同工廠流水線一般精密。這還只是個試水。
連鎖超市并不是一個會走在技術革新前沿的行業。即使在熱衷網購的英國,上網買菜或是買牛奶的人大概也只有6%。整個超市零售網購的市場份額5年內大概有望翻番,那也只有12%,遠低于歐洲人在服裝,書籍,甚至兒童玩具上的網購比例。可即使是賣肉蛋奶這種最基本的日常零售商,當他們開始認真對待網購這件事時,他們的整個供應鏈都在進行革新。
一個好的倉庫貨品掃描軟件和硬件,全自動化設備,到遞送過程的GPS導航,貨品實時追蹤,每一環都成了高科技的主戰場。這其中的很多概念,也是“工業4.0”正在摸索的。
網購吞食傳統零售業的份額,全球都一樣。英國今年圣誕季消費最終大概會達到740億英鎊的規模,其中23%都是網購。在目前歐洲的零售業中,網購已經基本占到近兩成的銷售額,這一比例還在不斷提升。
玩電商是個技術活
歐洲人用技術來玩電商。傳統行業都在談全渠道(Omni-Channel),可未來的全渠道,是互聯網線上無縫對接線下,線上線下水乳交融:處處都是新科技而且不便宜。
舉個小例子:傳統零售業庫存系統是每天更新,沒法實現實時監控,更不可能具備監控哪些貨品現在正在被點擊買入,或是哪些已經損壞的功能。這在”全渠道”時代根本玩不轉。
你我都有這樣的體驗:上網點擊,付錢,然后等待送貨。但對于轉型中的零售商而言就不是創個網頁建個支付系統那么簡單的事情了:消費者的每一個點擊后,庫房管理,貨品監控,遞送都要一條龍跟上。否則,要么斷貨,要么送貨不及時。
網購的風生水起,讓歐洲很多科技公司成了傳統零售業的新寵。因為傳統行業做電商,理念和操作模式都要發生變化。
發源于美國的軟件管理公司Manhattan Associates主要業務是供應鏈管理,從倉庫管理系統開始。供應鏈,原本是任何一家零售企業都應該很擅長的領域。但“全渠道”時代的供應鏈管理是不同的。例如,如何最小化處理網購訂單的時間?如果通過社交媒體掌握行業動態,消費者想也要什么,他們希望網購的貨品在多久可以到手?
在傳統的供應鏈管理中,如果你在網上買了某家百貨公司銷售的一款沙發,你會想當然認為送貨到家的沙發就是這家百貨公司庫房里的。但在全渠道時代就未必:這款沙發可能是來自某一個外包的供貨商的:可能是他們有存貨,或者是他們的倉庫離你家更近,送貨更方便。不論原因是什么,都是為了有效調動資源,節省時間提升效率。在這一過程中,這個百貨公司很可能要完全忽視自己原本的渠道。
網絡時代,供應鏈的概念發生變化了,要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高效率,關鍵是資源整合,而不是清貨和補貨。
送貨上門如何“精確化”
接下來就是送貨上門的問題了。
在歐洲,圣誕網購最具誘惑的一項優惠,就是送貨上門。如果要數落歐洲人在快遞時出的各種烏龍,真是能列出好長一個單子:送貨周期長,送錯貨的,退錯款的,送貨上門主人不在家,重復發貨的。即使專業如亞馬遜[微博],也免不了在送貨這個環節鬧笑話。
在英法德這樣的西歐國家,如果是網購圣誕禮物,除了一些零售商中的土豪,例如高檔百貨,奢侈品服裝化妝品會48小時快遞,其他的網購都最好預留兩個禮拜的時間用來送貨。這兩年,假設消費者可以選擇是"上午"還是"下午"送貨,那已經是VIP的待遇,就更不用說還要選擇到底是哪個時間段送貨上門了。
提升快遞速度,是歐洲商戶們都在努力的方向,這其中牽扯到歐盟內部的繁文縟節,還不僅是個技術活。
可要送的恰到好處,這就是個需要純技術活了。在歐洲,幾乎每到購物高峰季,就會出現類似卡車司機這樣的專業技術工種短缺。在一個拼不了低成本人力的時代,科技提升效率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準確遞送”,這成了很多零售企業的新型軟實力,甚至在歐洲促生了一批物流快遞管理公司的誕生。這些公司的看家本領就是提升快遞的精確度。
例如英國的Wincanton,一家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公司,這家公司服務英國最大的10家超市零售企業中的9家,包括英國樂購,瑪莎和百思買。這個新型物流公司庫房管理借助的就是上文所談到的Manhattan Associates的庫房管理系統,監控軟件是Isotrak公司的FleetVision。所謂“數據精確化”,就是要細致到計算出某一種貨品在庫房究竟擺在何處才最方便。
和Wincanton有些類似,英國另外一家快遞物流公司MetaPack集結了240家快遞公司。這家資源整合型物流公司其實就是靠做解決方案取勝。他們掌握了哪些區域有哪些物流服務的重要數據,最終的競爭力在于有一個中心數據控制系統,追蹤幾百萬個包裹的及時動向。這些大數據管理最終可以讓判斷一份快遞何時送達的精準度從一小時縮短到半小時。最終,由于實現了對某一個包裹的實時追蹤,甚至在遞送的過程中更改地址也不是不可能。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歐洲站站長。工作十余年,從社會新聞到財經新聞,從上海到倫敦,從第一財經日報到新浪財經。)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全球新聞眼》是一檔由新浪財經全球記者和撰稿人團隊為您呈現的原創專欄集。真相遠比價值觀更重要。敬請關注全球新聞眼微信公眾號:全球新聞眼。掃碼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