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香港金管局總裁:滬港通沒有“誰吃誰”

2014年08月25日 13:21  作者:香港經濟日報  (0)+1

  文/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陳德霖

  香港和上海目前不存在直接競爭的關系,尤其大家地域不同,實體經濟的服務對象也很不同,加上在目前資本帳仍存在管制的情況下,上海愈開放,包括正在試行的自由貿易區,香港和上海的商貿和金融聯系就會愈多、愈密切,能創造的商機就愈多。

香港金管局總裁:滬港通沒有“誰吃誰”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滬港通沒有“誰吃誰”

  近年我留意到兩種十分奇怪的論調:

香港與內地的聯系愈來愈廣,香港承受的風險就愈來愈大,香港很快就“內地化”,和其他內地城市并無分別,競爭力就會下降,前途堪虞。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是基于“借來的時間”(borrowed time),理由是內地仍實行資本帳管制,跨境資金進出不易,所以只能透過香港進行。一旦內地進一步開放,上海、天津、北京、深圳和廣州等金融中心便會直接與外地交易,香港便再沒有前途了。有些人更認為,上海自貿區發展兩、三年后,香港便“完蛋”了。

  香港背靠祖國 如紐約靠美國

  以上的說法,香港人聽起來心里不是味兒,究竟香港以后何去何從,何以自處呢?我認為香港人不應該自滿,但亦不要妄自菲薄,輕信一些經不起客觀分析和事實驗證的說法。

  香港和內地聯系愈密切,就會“內地化”和逐漸失去競爭力?

  這明顯是謬論。在200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才是1萬億美元左右,去年已超過9萬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預期以每年7%的速度增長。中國再不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國,亦不是一般的新興經濟體系。中國的持續增長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亦是全球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元素。

  香港背靠祖國,憑著“一國兩制”和中央全力支持,與全國各省市的商貿、投資和文化的交流和聯系不斷加強,既是自然,亦是必須的。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紐約市雖然是全美第一大都會,但假若切斷和美國內陸聯系,只靠自身800多萬人口和海外的業務,它會有今天的發展和成就嗎?答案是絕對不可能!同樣道理,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德國的法蘭克福也是一樣要背靠全國的聯系和支持去發展成商貿和金融中心。

  香港的發展和其他海外金融中心有很大的不同和特殊性。在1979年國家改革開放之前,香港和內地的金融聯系非常有限。但香港憑借香港人的努力、法治和其他自身優勢,逐步發展成為亞洲區內漸具規模的金融中心。

  但由于香港本身經濟規模很小,金融業的發展前景當時存在極大的局限性。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逐步開放經常帳和資本帳,令到香港可以急速發展和內地的工商業和金融聯系。其中最重大舉措是1990年代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和近10年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開展。

  增與內地聯系 利港跳板角色

  自1979年以來,香港一直是內地最大外商直接投資的來源地,多年都占5至6成(2013年總額達734億美元),其中包括很多香港以外的跨國企業,利用香港優越地位作為進入內地投資的基地。同時,中國企業在2000年過后亦明顯增加了海外并購和直接投資。在這方面,很多內地的企業亦不約而同選擇利用香港作為投資海外的跳板,所以在過去數年,中國往海外的直接投資約有50%會途經香港。

  至于貿易方面,很多人只提到內地不斷建設新的港口設施,便認定香港貿易行業會沒落。但他們忘記了,2000年中國的外貿總額是4,000多億美元,但在2013年已增加接近8倍至4萬多億美元。同期香港的轉口貿易總額也由1,800億美元增加1.5倍至4,500億美元,而香港的“離岸貿易”增長更快,貿易貨額于2012年達5,200億美元(毛利在2000至2012年間上升2倍至350億美元)。

  在廣義來說,香港的貿易中介活動,包括出入口、轉口、離岸貿易、運輸及物流等等的增加值,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高達25%,雇用了21%的勞動人口,這比例高于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這表示香港與內地的商貿聯系愈緊密,反而可以積極發揮香港的中介角色和把握內地持續增長的商機,對香港經濟和就業情況就愈有利。

  內地開資本帳 港人幣更可為

  中國資本帳開放,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就“沒戲”?

  這又是另外一個謬論。我認為情況剛好相反:中國愈開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就愈有前途!理由很簡單,香港在2004年以前沒有任何人民幣的業務,因為政策不容許。但之后,尤其是在2009年以來,內地試驗有序地允許人民幣跨境流動,香港是最大的受益者。

  香港憑著“一國兩制”和與內地商貿緊密聯系的優勢,數年內已發展成全球最具規模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這還只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初期,隨著人民幣可兌換和內地資本帳更加開放,香港人民幣業務發展將更加大有可為。

  另外一點大家經常忽略的是,內地資本帳開放意味著非居民和居民的資金可以更容易跨境雙向流動。有人認為只要資本帳更開放,上海等內地的金融中心便可以來搶香港的生意。這種看法并非完全不對,上海和內地其他金融中心往后必然會多做國際業務,某程度上可能會與香港競爭。但我要指出,屆時香港也可以更容易發展與內地居民和企業的業務,例如融資、發債和理財等等。

  單看銀行體系的規模,目前內地存款總額有110萬億人民幣,資產總值高達160萬億。當內地資本帳進一步開放,提供政策空間,香港的銀行絕對有競爭力,在這龐大的市場發掘和拓展更大的商機。

  香港和內地金融中心的競爭是“零和游戲”?

  這又是一個謬論。假如我們去問美國的幾個大城市,紐約不用說,就算波士頓、芝加哥、洛杉磯、舊金山等,當地的市長都會滔滔不絕地說他們的金融業有多蓬勃,他們有甚么大計去發展和推廣金融中心的實力和地位。事實上這幾個城市的金融業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一般有10%,只較紐約的15%為低。

  以中國廣大的地域和經濟的規模來看,可以預期以后會和美國一樣,同時存在多個金融中心,只不過規模和排名會分先后。雖然資金流動性強、速度快,但金融業持續發展離不開與實體經濟的地域性聯系。例如,全國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要融資,不能全部跑到上海、北京去做吧?

  硬件進場資格 軟件定金融勝敗

  另外數以億計的個人客戶的理財需求總得要在工作、居住就近地方去處理吧?所以我認為,金融業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實體經濟活動和服務對象的所在地牽引。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就必然發生,再產生互動,進一步推進經濟發展。所以中國各大城市都要以不同方式推動金融業穩健發展,“蛋糕”會愈做愈大,各城市當然會在“批發”層面有所競爭,但絕不是“零和游戲”。

  香港和上海競爭將會誰勝誰負?

  我曾經說過,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將會是“軟實力”的較量。不是說“硬件”不重要,我只是認為,“硬件”例如機場、交通、通訊和高效辦公室等是競爭的必要條件,不具備這些條件就連進場參賽的資格都談不上。而可以進場的,最終是以軟實力來較量,因為資金(大額批發)有很強的傾向會流向、集中在高效率和具安全性的金融中心。

  軟實力的組成包含一系列不易量化的因素,重要的有:法律、財產和知識產權保障、稅制、金融機構的健全;監管水平;金融從業員、會計、法律等支持專業人士的水平和品格;信息流通、出入境自由和便利;其他營商環境等等。在這方面,沒有地方可以自詡是完美或最好,因為大家都會不斷改善,務求做得比別人更好,增強競爭力。

  滬港通促港人幣業務 再上層樓

  我認為香港和上海目前不存在直接競爭的關系,尤其大家地域不同,實體經濟的服務對象也很不同,加上在目前資本帳仍存在管制的情況下,上海愈開放,包括正在試行的自由貿易區,香港和上海的商貿和金融聯系就會愈多、愈密切,能創造的商機就愈多。

  香港和上海合作愈頻繁,就愈能造成互利雙贏的局面。今年4月李克強總理公布了股市“滬港通”計劃,就是內地資本帳開放的一個劃時代舉措。透過香港交易所,上海股票市場基本上向全球開放,這因為全世界主要的證券公司,都已在香港交易所開設戶口,以后可以輕易為他們的海外客戶買賣A股。

  同時,內地投資者亦可使用上交所[微博]的平臺,買賣香港上市的股票。兩地現正密鑼緊鼓地去籌備和落實,我相信“滬港通”定能將香港的資本市場和人民幣業務提升到更高的臺階,亦能強而有力地去反駁一些認為香港和上海是處于“誰吃誰”的謬論。但最重要的是,“滬港通”的成功落實將體現香港和上海共同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

    (更多內容請訪問這里)

 

 

  (本文作者介紹:香港主要財經報章,主要報道金融、國際、社會新聞、中國商貿、地產、行政人員,以及生活副刊。)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全球新聞眼》是一檔由新浪財經全球記者和撰稿人團隊為您呈現的原創專欄集。真相遠比價值觀更重要。敬請關注全球新聞眼微信公眾號:全球新聞眼。掃碼更方便。

全球新聞眼

文章關鍵詞: 中國滬港通香港金管局人民幣

相關專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你若不是富二代 何必年紀輕輕就買房 日本首富孫正義布局“機器人革命” 證監會的苦:抓了碩鼠也難懲! 深港通核心不在“通”而在“融” 關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十點思考 網貸暗示提供剛性兌付 去擔保之后怎么辦? 美國人全球搞聯盟中國怎么辦? 遠離權貴勾結企業家才不會焦慮 加拿大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移民 最牛的股市和放緩的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