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方晉
由于中國人口數量世界第一而人口增長率又很低,GDP總量排名提升一定是人均GDP不斷增長的結果。中國要想實現人均世界第一,必然會先實現總量世界第一,如果總量不第一,人均第一就更遙遙無期了,這是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
據世界銀行[微博]估算,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總量將于2014年底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消息傳來,國內普遍的反應是不以為然。有人認為,中國統計數據有造假嫌疑,而且購買力平價方法本身有缺陷,不能反映中國經濟的真實水平。還有人提出,中國經濟增長付出了巨大的資源環境代價,而且老百姓并沒有從增長中得到足夠的好處,這樣的第一不要也罷。
這些問題確實都存在,不論是統計上的還是增長方式上的,需要我們認真加以解決。但不能因此否認中國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一的積極意義。
首先,第一肯定比第二好,第二肯定比第七好。由于購買力平價確實不太靠譜,我們就以市場匯率計算的規模來比較。改革開放初期,中國GDP總量排世界第七,相當于日本的三分之一不到;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排名世界第二;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GDP總量將是日本的兩倍,這肯定不是壞事吧?只要中國保持目前的增長勢頭,超過美國成為經濟總量世界第一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其次,總量是由個體構成的,總量的增長是由個體的增長加總得來的。中國的經濟增長,就是無數企業和消費者在一定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下為擴大利潤和增進個人福利所做出的選擇和采取的行動的集合。
有人說,總量第一不算什么,人均第一才了不起。但由于中國人口數量世界第一而人口增長率又很低,GDP總量排名提升一定是人均GDP不斷增長的結果。中國要想實現人均世界第一,必然會先實現總量世界第一,如果總量不第一,人均第一就更遙遙無期了,這是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
第三,經濟總量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主要組成部分,經濟總量的提升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盡管我們人均收入水平還不高,但由于經濟總量大,我們可以拿出很少部分的錢做很多高收入國家做不了的事情。
比如說,一艘航母造價200億美元,國家只要拿出年國民總收入的千分之二就夠了,相當于每個中國老百姓交90塊錢人民幣。而一些國家,盡管人均GDP是中國的九倍十倍,但由于經濟總量太小,根本無力投入這樣的大工程。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富裕小國不得不讓渡部分國家主權,和其他國家特別是一些大國結成政治和軍事聯盟以求得保護。
近年來中國國際地位的顯著提升,也是因為我們經濟總量大了,對世界的影響也大了,許多重要的國際問題沒有中國參與根本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經濟的不斷增長帶動了國家財力的增長,使得中國的軍費投入也顯著增加,部隊的裝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20世紀80年代我們就想造航母,可當時國家真拿不出錢。民生投入也是一樣,20世紀90年代初國家提出上世紀末要實現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4%,但也直到2012年才實現這一目標。
中國今天的問題很多,也很復雜,哪個問題處理不好都可能使國家和老百姓的利益受損。這些問題有的是我們的體制原因造成的,那就需要我們通過體制改革來加以解決。有些問題是發展階段決定的,那就要通過發展來解決。這兩者的區別在哪里呢?比如說,沒有工業就沒有工業污染,有了工業就有工業污染,這是發展階段決定的。但有了污染卻長期得不到解決,這就是體制問題了。
經濟增長不是萬能的,唯GDP論更是錯誤的,但經濟增長確實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資源。因此,沒有經濟增長也是萬萬不能的。不回避存在的問題,也不諱言取得的成績,這才是面對“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這類新聞的實事求是的態度。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新浪金麒麟論壇”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萬豪酒店召開,本屆論壇主題:變革與決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國經濟的轉型與挑戰。 報名入口》》》 2015,決策下一步,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