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馮奎
中國市長們債多不愁的好日子就要到頭。一是中央的導向有變化,不搞GDP崇拜;二是央地關系正在理順,尤其是財政稅收體制;三是各個方面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更加重視。尤其是輿論的監督力度加大;四是離任追究責任機制正在建立中。
一,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的評價。今天的中國青年報的標題很搶眼,說地方負債發展,就像是吸食了鴉片。這個標題其實過了。負債經營是個中性詞,是雙刃劍。可以去割別人的肉來喂自己,也可以導致自己破皮,甚至傷害到自己的筋骨。
二、核心問題界定。不是不能負債,而是負債的量化標準、評級信息、預警機制等等,付之闕如。核心就是中國市長們做到了債多不愁。
三、中國市長們債多不愁的五個原因:
第一個,推到“保增長”身上。以前是保8。后來是金融危機時闖關。都是不惜一切代價。
第二,推到一些制度身上。央地之間,財權事權顯然錯位嚴重。事多,錢少,那就負債。
第三,推動領導頭上。大領導們都有大手筆意識。大領導說寧可多負債也要搞建設、搞發展。一個精神下去,負債增長一大截。
第四,推到輿論頭上。地方媒體熱衷于鼓吹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有鼻子有眼。這對當政者的負債是個正向激勵。
第五個,推到后繼者身上。離職審計,只要你自己不貪、不占,債務問題基本上就不是個事,可由下任承擔而與己無關。
四、債多不愁的好日子就要到頭的幾個分析:
一是中央的導向有變化,不搞GDP崇拜。
二是央地關系正在理順,尤其是財政稅收體制。
三是各個方面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更加重視。尤其是輿論的監督力度加大。
四是離任追究責任機制正在建立中。
五、結語感想
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中國的市長不可能像西方國家那樣“量需為入”、“量入為出”,努力追求健康的城市財政。中國市長債多不愁,有著極其復雜、多面的成因。如果制度、政策、機制的層面不做根本性的調整,市長們仍然不用為城市負債去擔心受怕。這樣下去,結果當然可怕,因為城市高負債的風險正在系統性地累積,對于中國城市以及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都將是個嚴峻的挑戰。
(本文作者介紹: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員,城市中國網總編輯,管理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城鎮化與城市發展戰略專家。)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新浪金麒麟論壇”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萬豪酒店召開,本屆論壇主題:變革與決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國經濟的轉型與挑戰。 報名入口》》》 2015,決策下一步,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