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蘇曼麗
當前銀行理財業務最主要問題在于預期收益率型產品仍是理財產品的主流,客戶認為預期收益率即為實際收益,銀行具有“隱性擔保”職責,應該“剛性兌付”;但銀行認為投資者應該對投資風險“買者自負”,雙方分歧明顯,一旦發生風險,可能會影響到銀行的聲譽和正常經營。
今天傍晚,歡天喜地的股民們奔走相告一個重大利好:理財產品可以直接投資股市。
這意味著什么?根據海通測算,未來幾年新增理財規模在20萬億以上。目前居民儲蓄總規模約在50萬億,假定有一半左右被理財取代,則未來幾年新增理財規模在20萬億以上。按照35%配置非標、60%配置債券、5%配置股票的比例,20萬億新增理財就會帶來12萬億新增債券投資需求、1萬億新增股票投資需求。
看到這里,滿倉的同志們,看到了明天繼續數錢的希望,空倉的同志們悔得恨不得撞墻。不過,隨后銀監會就辟謠了,此新聞純屬誤讀,這跟股市無關。
真相是什么?
銀監會這次出臺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規定,理財資金投資不得有以下行為:
1、投資于境內二級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
2、投資于未上市企業股權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份。
但這后面還有一條:“對于具有相關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高資產凈值客戶、私人銀行客戶及機構客戶的產品,不受本條限制。”
這跟之前的規定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說,銀行貴賓客戶的產品可以投資股票、權益類的產品,而普通投資者的理財產品依然除打新股類產品外,依然是嚴禁投資其他股票類理財產品、PE、類基金類產品。
不過股民的狂歡也是有理由的,多年之前,銀行理財產品確實是可以投資股市的,還曾經造就了一段中國理財產品史上的“神話”。
銀行理財產品和中國股市之間的故事還要從2006年說起。
從2006年開始直到2008年4月,當時證監會[微博]對打新資金沒有太多的規定,銀監會對理財產品投資股市也沒有要求,所以憑借著資金優勢,各種涉股類的銀行理財產品層出不窮,其中以打新股銀行理財產品作為火爆。
這類產品意味著穩賺不賠,一個對股市一點都不了解的人,都能夠通過這種非常直白、簡單的方式,使資產增值。當時的發行量和收益率都是銀行理財產品的翹楚。
以中信銀行為例,當年其發行的打新股理財產
品年收益率達到了19%。2007年,銀行打新股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更是普遍達到了20%以上。后來,涉股類理財產品的神話隨著股市的下跌逐漸破滅。
2008年5月份之后,滬指跌落至3500點,新股頻頻破發。當年9月,證監會暫停A股IPO,理財產品“無新可打”,很多打新產品以提前終止的方式退出市場。
2009年7月,銀監會出手整治理財產品資金,正式對外發布文件,銀行理財產品禁投二級市場股票和相關證券投資基金,以及未上市企業股權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或交易的股份。至此,普通投資者通過銀行理財產品分享大牛盛世就基本無門了。
不過,這次銀監會征求意見稿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要打破銀行理財產品剛性兌付問題。
銀監會創新管理部指出,當前銀行理財業務的最主要問題在于預期收益率型產品仍是理財產品的主流,客戶認為預期收益率即為實際收益,銀行具有“隱性擔保”職責,應該“剛性兌付”;但銀行認為投資者應該對投資風險“買著自負”,雙方分歧明顯,一旦發生風險,可能會影響到銀行的聲譽和正常經營。
剛性兌付問題目前在我國還沒有實質性打破。之前有的銀行出現過理財產品到期未能兌付情況,投資者最終通過近乎“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拿回本金。如果辦法能夠貫徹落實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預期,那能夠提供保本收益的金融產品只剩下存款和保單。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需謹慎。
(本文作者介紹:資深金融媒體人,長期關注銀行和互聯網金融領域。)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