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拍拍貸CEO 張俊
阿里達到今天的市值花了15年,中國的電商生態建立也花了許多年。而P2P至今仍然處在行業初期。不少平臺跑路或倒閉,給行業帶來了不良聲譽。剩者為王,只有能夠沉下心來練好內功的P2P平臺,才能生存下來,成為P2P領域的“阿里”。
首先恭喜馬云[微博],恭喜阿里巴巴[微博]上市。很多人被這全球規模最大的IPO而震撼,然而我認為這不是最大的意義,更大的意義在于,阿里改變了中國的商業生態環境,這次上市是一次對于什么是偉大的詮釋和見證。
我曾經和馬云見過幾次。馬云到哪里都是焦點,基本上是被人圍著。我跟他換名片,介紹自己,他說他知道拍拍貸,還說我們是中國最好的P2P,很會恭維。要求合影,也是極其爽快答應。人長的比照片上還要外星人,但是口才極佳,跟他聊天的大佬們個個捧腹。精神很好,精力充沛。
在我眼里,馬云一直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因為沒有強烈的理想,堅持不到現在。阿里是馬云的第4次創業,那時他已經35歲。回想阿里建立之初,面對中國的商業局面是怎么樣的?內有可謂一片空白的電商生態環境,外有國外巨頭的圍剿。比如馬云不顧他人反對,力排眾議堅持使用BBS的模式,只要求能發布供求信息,能按行業分類,而原因是“阿里巴巴用戶是不怎么會上網的商人,一定要簡單”;又比如在淘寶上線之時,eBay[微博]買下了搜索引擎中“淘寶”的關鍵詞廣告,還與各大主流網站簽署了排他性廣告合同,其他無論技術、資金、人才、占有率還是品牌,eBay易趣都遠勝淘寶。但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這里無意鼓吹馬云和阿里,只是阿里創立的時候面對的中國商業局面,與P2P在國內起步的時候所面對的誠信環境一樣,很惡劣。阿里面對的局面,是互聯網剛剛在國內開始興起,還有相當多的人不會上網,而用戶對于網上交易更是缺乏安全感和信賴感。這就像國內最早的P2P公司剛剛起步,社會沒有完善的征信體系,很多人對網上借錢這樣的事根本上充斥著不信任,更多的人認為這是高利貸企業。從電商C2C,到金融P2P,都面對著建立中國式產業生態環境的艱難困局。破局成為王者和困死期間,其中只隔著一層紙。
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阿里走了過來,其中不乏對P2P的啟示。
首先當然是秉承理想。沒有偉大的理想,做不成偉大的事業,但偉大往往意味著前所未見的艱巨。阿里做的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拍拍貸做的是“讓天下沒有難借的錢”。阿里讓傳統的零售和批發從線下走到了互聯網上,讓買東西像取自來水一樣方便,拍拍貸做的是讓陌生人借給你錢,或者把閑錢投資給陌生人,這些都是大大顛覆了傳統和習慣的事情。所以C2C也好P2P也好,是改變生活和習慣的巨大變革。
其次是需要靠創新。偉大的理想如果沒有創新的解決方案,那僅僅是理想。如果沒有支付寶[微博]橫空出世解決資金的安全問題,網上做生意可能到今天還是少數人的游戲;同樣,如果P2P不能打造一個讓所有人都直覺感受得到的“安全的”風控體系,利用大數據思維和實踐解決網絡征信問題,那也無法真正遍地開花。順便說一句,為了解決陌生人之間信任問題而出現的擔保,并不是P2P領域的支付寶,因為擔保化的思路,并沒有消除風險,只是轉移了風險而已。
第三是C2C或者P2P在中國的廣闊前景。由于中國的用戶規模的巨大,基礎市場環境的欠缺,所以直接面向個人用戶之間的,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所搭建起來的個人對個人的信息和交易平臺,是最具廣泛前景和需求的。這一點在美國和中國是不太相同的,前者的亞馬遜[微博]是超過eBay的。在中國,無論阿里還是拍拍貸,更重視的是,能夠怎樣覆蓋大量的小微弱勢群體,有多少人在使用這項服務,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由少數人和企業以及單筆的大額交易所構筑的交易數據。
最后,要有耐性。阿里達到今天的市值花了15年,中國的電商生態建立也花了許多年。而P2P網貸盡管出現在2007年,但嚴格地講是2013年才開始迎來爆發式增長,至今仍然處在行業初期。我們看到不少平臺跑路或倒閉,有的是打從一開始“撈一筆就走”,有的是缺乏長遠眼光導致難以經營。這給行業帶來了不良的聲譽,也需要行業花更多時間去建立品牌。同時,誠信體系的建立、風控能力的成長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剩者為王,只有能夠沉下心來練好內功的P2P平臺,才能生存下來,成為P2P領域的“阿里”。
(本文作者介紹:拍拍貸CEO)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