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玖富(9fbank.com)CEO 孫雷
中國金融的不均衡發展導致大量的金融需求無法被滿足,但是有需求就會有人想辦法去滿足,金融抑制導致互聯網金融的爆發。現在的互聯網金融正處在市場開荒階段,銀行業的逐漸轉型正幫助互聯網金融企業將行業做大。而未來在新的環境中,互聯網金融和銀行的概念都將被弱化,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新金融。
什么是新金融、新生態?
未來誰是傳統金融機構,誰是互聯網金融將會模糊。新金融將成為新生態。
互聯網金融的誕生為整個金融行業注入活力,也使得金融生態鏈更加完整。我認為,目前的金融生態鏈仍然不是最終形態,剛剛興起的互聯網金融將進一步融入至整個金融生態鏈,與銀行和其他傳統金融機構進一步整合,形成一個分工定位明確,有完整服務鏈條,平衡的新金融生態環境。
中國金融的不均衡發展
生態鏈的發展需要一種平衡,就像自然界中的大氣與水的循環,食物鏈中食肉動物、食草動物、植物與分解者的循環,這種平衡維系著生態鏈的延續。由于經濟結構、經濟發展程度等原因,中國的金融一直保持著不均衡的發展態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密度不夠。如果按照韓國的人口數與金融機構數的比例來計算,中國應該有至少12萬家金融機構才能滿足我國13億人口的金融需求,然而我國目前只有4000家左右一級法人銀行。即使以世界人口第三大國美國為參照,2億多人口即擁有8000家金融機構的比例也是我國遠遠無法企及的。目前我國的大金融環境中,以傳統金融機構為主的金融服務供給遠遠無法滿足巨大的投融資需求。
第二,無寡頭。在我國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雙寡頭的局面在各個行業中非常普遍,比如蘇寧和國美,移動和聯通,中石油和中石化[微博]等。但是在金融行業里,并不存在寡頭。工商銀行是我國第一大行,體量非常大,但是農行、建行、中行、交行的體量同樣很大,同時華夏銀行、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的發展也非常迅猛,包商銀行、泰隆銀行同樣有很高的利潤。這充分體現了中國金融的不均衡發展,供給遠遠低于需求,才導致無論是大銀行還是小銀行都有錢可賺。
第三,高利潤。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相當于2000多家上市企業利潤的總和。金融毫無疑問的是中國第一高的利潤主體,相反被金融服務的實體經濟卻沒有多少利潤空間。金融服務業屬于第三產業,在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階段,能獲得如此高利潤即證明金融服務行業的市場需求遠遠無法得到滿足。
龐大需求催生互聯網金融
中國金融的不均衡發展導致大量的金融需求無法被滿足,但是有需求就會有人想辦法去滿足,金融抑制導致互聯網金融的爆發。對于這種廣義金融需求,我們可以從銀行傳統業務存、貸、匯三個方面進行解讀。
首先是匯款的問題,銀行受限于體制等原因無法做到完全打通,這就給辦理匯款業務的儲戶帶來不便。三方支付應需而生。目前我國大概有300-400家持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勢頭迅猛。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個分支,催生第三方支付的直接原因就是便捷支付需求得不到滿足。
其次是信貸的問題,有需求的群體主要分為四大類,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小微企業和個人。四種需求類型構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生態環境。位于金字塔頂端的是大型企業,融資額雖大但數量相對較少,通常都被大型國有銀行把持。第二層的中小型企業數量相對大型企業要多一些,但仍然有限,這一塊市場主要是全國股份制銀行、小貸公司和擔保機構的目標。位于金字塔底端的數量最龐大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原有的金融服務幾乎無法覆蓋到。小微企業由于融資額度小,需求靈活,一直被銀行拒之門外。在個人端,即使信用卡已經發放了超過3億張,但仍然有數十億人口沒有信用卡,而且信用卡對刷卡環境依賴較大。信用卡不是對信貸需求解決方案。所以說小微企業和個人的信貸需求催生了大量的互聯網金融企業,p2p是其中最重要的領域,他們的出現填補了一部分的需求,為更多人提供了更直接更便捷金融服務。
最后的存款問題,中國有些特別的歷史原因,50后、60后甚至70后都經歷過艱苦的日子,體驗過饑餓感,所以儲蓄的意識非常強。然而這些意識在80后、90后的身上開始逐漸淡化,年輕人不再迷信工行等大銀行。雖然現階段我們只能把錢存進銀行,但是在銀行存款的意識逐漸被淡化的未來,銀行的角色可能會被改變。中國投資需求嚴重受到壓抑,
客戶結構發生變化,直接催生新金融的誕生。
機構間的沖擊與合作維系新金融生態環境平衡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促進了資金的循環使用和流動性,扶植了小微企業的發展。成立于2006年,創立玖富之初,作為玖富創始人就有一個構想,希望打造一個小微金融生態鏈。現在我的這個構想沒有改變,反而更加清晰。玖富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聚合了8000家銀行、保險公司、三方支付機構、征信機構、20多家行業協會商圈以及160多家專業微貸機構數十萬名專業人員的微金融生態服務平臺。
我所說的小微金融生態鏈即是大金融環境中的一個系統,未來互聯網金融越做越大,銀行必然會與其展開合作,新金融的生態環境也將就此形成。比如阿里金融,已經展開了與銀行的合作,通過提供數據模型幫助小微企業在銀行拿到融資。雖然現在銀行也正在積極推進金融互聯網化,但我認為銀行與互聯網金融的合作仍是必然的趨勢。因為中國金融市場的規模足夠大,大到現有金融機構的數量遠遠無法滿足,即使銀行將業務分支伸向互聯網金融,也不會對互聯網金融企業造成巨大的沖擊,反而是在助推這個行業的正向發展。消費者會認為銀行都在做互聯網金融,更容易擁抱互聯網金融。而且銀行本身供給就沒有滿足需求,銀行即便做互聯網金融也是巨大需求市場多增了一些點。
現在的互聯網金融正處在市場開荒階段,銀行業的逐漸轉型正幫助互聯網金融企業將行業做大。而未來在新的環境中,互聯網金融和銀行的概念都將被弱化,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將是新金融。
新金融生態環境中,無論是銀行、互聯網金融公司,或是小貸公司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認為,未來銀行更多會是躲在幕后做資金的清結算,更像是資金的集散地;以小微金融生態鏈為原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會更可能是面向客戶的服務端;代理商、行業性機構,互聯網大數據提供貸前分析,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律師事務所提供貸后保障;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資金流安全保障。所以我認為新金融生態環境中,每個機構都會基于自身特點在特定的領域形成細分定位,這些細分的定位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服務鏈條,維持整個新融生態環境的平衡點就是機構間不斷地沖擊與合作。
(本文作者介紹:北京玖富時代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裁、港股投資專家)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