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本文系英國Unherd網站11月20日文章,原題:為什么美國不斷挑釁中國?
美中這兩個超級大國的緊張關系已持續數年,而拜登政府把與中國的對抗上升到一個全新高度。臺灣并非華盛頓方面升級對華緊張關系的唯一問題,美國還發起“對中國的全面經濟戰爭”,對向中企出售半導體芯片實施大規模限制。鑒于半導體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命脈,此舉的潛在影響顯而易見。不過,中國生產全球約15%的半導體,遲早會想出如何讓自己生產更多芯片的辦法,甚至是高端技術產品。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實際上,此舉最終對美國及其西方盟友造成的傷害可能要比對中國更大。
不過,經濟理由是有局限性的,此舉(更多)可被理解為主要是為削弱中國的軍事能力。這也是五角大樓為增加臃腫預算而煽動恐懼的一種簡單嘗試。
若中國對美國生存構成安全威脅,可能需要這樣應對。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正如最近發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所強調的,問題在于中國是美國唯一的競爭對手,“有意向并且越來越有能力重塑國際秩序,使全球競爭環境向其傾斜”。換句話說,中國不是因為破壞了美國的安全利益而成為“威脅”,而是因為希望以符合自身利益的方式塑造全球政經秩序。因此,真正被威脅到的不是美國,而是美國的霸權單邊主義野心以及那些受益者。認識到這點就要承認,一個和平的世界秩序取決于我們西方人容忍不同國家文化、制度和做法的能力。
幸運的是,烏克蘭危機表明美國單邊主宰全球政治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大多數國家沒有跟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相反,已有十幾個國家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如果被接受,新的金磚國家成員將創建一個實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總和比美國大30%,人口占全球的50%以上,將控制全球60%的天然氣儲備。
至于與中國進行冷戰2.0,美國似乎更加孤立——甚至是相對于其最親密盟友而言。最近報道表明,華盛頓未能說服盟友參與遏制中國。考慮到歐洲加入美國對俄發動代理戰爭的不明智決定所帶來的破壞性后果,這并不令人驚訝。因此,英國首相蘇納克最近暗示,他將放棄宣布中國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計劃,法國總統馬克龍則在G20會議上與中國領導人會談后明確表示,希望繼續與中國合作,深化在貿易、經濟、航空和民用核能等領域的合作。
在中國問題上,最公開違抗美國的一個國家是德國。美國采取對華限制措施后,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與中國脫鉤是“錯誤的”。本月早些時候,他率商業代表團訪華。他說:“沒有哪個國家是另一個國家的‘后院’……新的權力中心正在一個多極世界中出現,而我們的目標是與所有這些國家建立和擴大伙伴關系。”
許多人將此解釋為對美國新冷戰、集團思維戰略的拒絕。這是否預示著德國打算重建一條跨歐亞的地緣政治走廊尚有待觀察。但這確實表明,越來越孤立于世界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后者最好接受這樣的事實:美國單極化的日子已經過去,試圖將世界拖入與中國的戰爭只會加速其衰落。(作者托馬斯·法茲,喬恒譯)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