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別人剁手你賺錢,飛天茅臺等你拿!更有七大投資工具限時低價優惠,不容錯過,[點擊進入活動頁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何時能停止全員核酸?國家重磅發文!剛剛,央行、銀保監出手,樓市再迎大利好!兩只股尾盤直線拉漲停,供銷社大牛股上演“地天板”
來源: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 安曼
上周最后兩個交易日,債市的流動性問題影響股市信心。21日,A股慣性下跌,臨近收盤時,央行突然發文。
文中提到,用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
基金君給大家劃重點:
1、發揮好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合力,積極支持制造業和服務業有效需求。
2、要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3、用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
以下是全文:
2022年11月2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穩經濟大盤政策措施落實工作。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潘功勝,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肖遠企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要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各商業銀行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做好穩投資促消費保民生各項金融服務,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群體的信貸支持力度,全力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上。
會議指出,全國性商業銀行要增強責任擔當,發揮“頭雁”作用,主動靠前發力。要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擴大中長期貸款投放,推動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更好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發揮好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合力,積極支持制造業和服務業有效需求。要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等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主動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
會議強調,要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穩定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建筑企業貸款投放,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用好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完善保交樓專項借款新增配套融資的法律保障、監管政策支持等,推動“保交樓”工作加快落實,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各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股份制商業銀行主要負責同志,以及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相關司局,人民銀行副省級以上分支機構和各銀保監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從盤面上來看,21日午后,資金回流信創板塊,此前信創板塊因為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在10月表現強勁。
此外賽道股也展開反彈,新冠檢測依然是主線,工業母機、光伏板塊、電池板塊也強勁反彈。以成長股為代表的創業板幾近翻紅,科創板微漲。
不過受疫情影響,大消費板塊成為拖累A股的重災區,上證指數因此承壓。
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25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8492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295億。
截至收盤,滬指跌0.39%,深成指跌0.41%,創業板指跌0.1%。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20.4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2.57億元,深股通凈賣出17.88億元。
本土化率不到10%?
千億賽道迎來漲停潮
工業母機概念21日盤中大幅拉升,截至發稿,華中數控漲超13%,紐威數控漲逾11%,合鍛智能漲停,明志科技漲超7%,盤中漲超13%再創歷史新高;華東數控漲超5%。
消息面上,在當前我國制造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背景下,機床作為最基礎的加工機器,也必須要向中高端發展。機構指出,目前我國中低端機床已基本實現本土替代,但產品性能與海外產品仍存在一定差距;高端機床則基本依賴進口,本土化率不到 10%,國產機床面臨廣闊的發展空間。
同時,工業母機迎也新一輪更新替換高峰。通常機床的設計使用壽命約為8-10年,經歷多年高強度使用后,加工精度和穩定性均會出現下降。專家表示,機床的使用壽命約為10年,由于需要更新換代,行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我國機床整體產量在2011年達到歷史頂峰,2015-2019年為行業低潮期,2020年起呈現新一輪景氣周期,目前仍處于上行階段。有機構預測,隨著制造業企穩,2024年國內工業母機市場規模將超過5700億元人民幣。
供銷社大牛股上演“地天板”
21日早盤,供銷社大牛股天鵝股份復牌競價低開,接近跌停開盤。早盤一度沖高之后轉弱,午后連續拉升之后,尾盤封住漲停,上演“地天板”。
截至目前,天鵝股份已經11連板。
在天鵝股份的帶動下,供銷社概念午后也集體走強。浙農股份漲停,天禾股份漲近9%。中農聯合、湖南發展等跟漲。
文旅部發文
這兩只股尾盤直線拉漲停
消息上,文旅部等部門印發《關于推動露營旅游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做大做強露營旅游休閑上下游產業鏈,提升全產業鏈整體效益。引導露營營地規模化、連鎖化經營,孵化優質營地品牌,培育龍頭企業。鼓勵支持旅居車、帳篷、服裝、戶外運動、生活裝備器材等國內露營行業相關裝備生產企業豐富產品體系,優化產品結構。
何時能停止全員核酸?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回應
11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等4個文件。
其中明確,疫情處置過程中,在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根據疫情發生地區人口規模大小、感染來源是否明確、是否存在社區傳播風險及傳播鏈是否清晰等因素綜合研判,根據風險大小,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確定檢測人群的范圍、頻次和先后順序。
如個別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傳播風險較低,密切接觸者已及時管控,經研判無社區傳播風險,可不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一)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
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區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其他區,可基于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發生跨區的廣泛社區傳播疫情時,提級指揮,由省級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決定是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二)一般城市。
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市的城區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城區之外的區域,基于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三)農村地區。
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涉及的自然村、涉及鄉鎮政府所在地及所在縣城,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疫情波及多個鄉鎮時,基于流調研判,擴大范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北京一高校臨時管控
北京中醫藥大學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11月20日凌晨,學校接到疾控部門通知,我校和平街校區核酸檢測樣本中發現1管“十混一”初篩陽性,經復檢后確定1名學生檢測結果呈陽性。
目前,和平街校區采取臨時管控措施,除特殊保供人員外,暫時停止人員進出。
關于印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等4個文件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0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各成員單位: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各部門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關要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各地各部門在執行過程中如有相關建議,請及時反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附件:
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
2.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
3.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
4.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2022年11月19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實施辦法
為指導各地開展新冠肺炎疫情監測工作,落實早發現早報告要求,及時發現和處置疫情,制定本辦法。
一、常態化監測
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下簡稱第九版防控方案)確定的范圍對風險崗位、重點人員開展核酸檢測,不得擴大核酸檢測范圍,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一)醫療機構就診人員檢測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務人員應當提高對新冠肺炎病例的發現和報告意識,尤其關注以下情形。
1.加強對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病例的監測,對所有發熱患者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對無發熱但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者,具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學史,或從事風險職業人員(見下述風險職業人群分類)的可疑患者應當及時開展核酸檢測。
2.對不明原因肺炎和住院患者中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開展核酸檢測。
3.對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和個體診所發現可疑患者后,要在2小時內報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落實“村報告、鄉采樣、縣檢測”核酸檢測策略,可同步開展抗原檢測,盡早發現疫情。
(二)風險職業人群檢測
對與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員(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潔、維修等人員,口岸進口物品搬運人員,海關、移民管理部門直接接觸入境人員和物品的一線人員等)、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和普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醫務人員等每天開展1次核酸檢測。
對從業環境人員密集、接觸人員頻繁、流動性強的從業人員(如快遞、外賣、酒店服務、裝修裝卸服務、交通運輸服務、商場超市和農(集)貿市場工作人員等)、口岸管理服務人員以及普通醫療機構除發熱門診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員等,每周開展2次核酸檢測。
轄區內出現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根據疫情擴散風險或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加密核酸檢測頻次。
(三)重點機構和場所人員檢測
學校和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精神專科醫院、培訓機構等重點機構,監管場所、生產車間、建筑工地等人員密集場所,常態化下應做好相關人員癥狀監測,可根據當地防控需要組織開展核酸抽檢。
轄區內出現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應及時組織完成1次全員核酸檢測,后續可根據檢測結果及疫情擴散風險,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樣比例或轄區檢測要求開展核酸檢測。
(四)社區管理人群檢測
1.納入社區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艙)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員,在出院(艙)后第3、7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2.對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開展“5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賦碼管理,第1、3、5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外出。
3.對高風險區外溢人員開展“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賦碼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離第1、3、5、7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管理期限自離開高風險區域算起直至滿7天。流入地排查發現后,應立即對外溢人員開展1次核酸檢測,后續按要求的頻次開展;排查發現外溢情況時,如溢出人員離開高風險區已超過7天,立即完成1次核酸檢測后,無需進行居家隔離。
4.對低風險區外溢人員,3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期間間隔24小時。
5. 對涉疫場所暴露人員,在判定后的第1、3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6. 解除集中隔離的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在居家隔離的第1、3天各開展1次核酸檢測。
7. 其他需要協查人員,按照屬地防控要求開展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排查或協查發現風險人員后,立即開展1次核酸檢測。
(五)購藥人員檢測
出現本土疫情后,轄區藥店應對購買退熱、抗病毒、抗生素、止咳感冒等藥物的人員進行實名登記并推送轄區街道(社區)管理,及時督促用藥者開展核酸檢測,必要時可先開展1次抗原檢測。
(六)跨區域流動人員檢測
按照“自愿、免費、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動”原則,在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高速公路省界服務區、港口等地設置核酸采樣點,面向跨省流動人員提供“落地檢”服務,引導自駕游人員每到一地主動進行核酸檢測。
旅客需憑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離開陸地邊境口岸城市人員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對入住賓館酒店和進入旅游景區人員需查驗健康碼和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3歲以下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可免于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二、區域核酸檢測
疫情處置過程中,在流行病學調查基礎上,根據疫情發生地區人口規模大小、感染來源是否明確、是否存在社區傳播風險及傳播鏈是否清晰等因素綜合研判,根據風險大小,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確定檢測人群的范圍、頻次和先后順序。如個別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傳播風險較低,密切接觸者已及時管控,經研判無社區傳播風險,可不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一)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
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區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感染者活動頻繁、停留時間長的其他區,可基于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發生跨區的廣泛社區傳播疫情時,提級指揮,由省級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決定是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二)一般城市
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市的城區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城區之外的區域,基于流調研判,劃定一定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三)農村地區
疫情發生后,經流調研判,傳播鏈不清、風險場所和風險人員多、風險人員流動性大,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涉及的自然村、涉及鄉鎮政府所在地及所在縣城,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疫情波及多個鄉鎮時,基于流調研判,擴大范圍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原則上每日開展1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
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
為指導各地在疫情處置中做好風險區域劃分,有效落實風險區域相關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結合各地經驗做法,制定本方案。
一、科學劃定風險區域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科學、分級分類”的原則,實現常態化精準防控和疫情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快速轉換。
一旦發生本土疫情,要盡早將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所在縣(市、區、旗)精準劃分為高風險區、低風險區兩類風險區,統籌各方面力量,實施分類管理措施,根據疫情形勢及時動態更新風險等級及管控措施,主動對外發布。
疫情處置過程中,如個別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造成的傳播風險較低,密切接觸者已及時管控,經研判無社區傳播風險,可不劃定風險區;未發生本土疫情的縣(市、區、旗),要切實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無需劃定風險區。
(一)高風險區
1.劃分標準。原則上將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動頻繁且疫情傳播風險較高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高風險區。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單位劃定。在疫情傳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播的情況下,可適度擴大高風險區劃定范圍。風險區域范圍可根據流調研判結果動態調整。
2.防控措施。實行封控措施,期間“足不出戶、上門服務”。封控期間發現新的感染者,由當地聯防聯控機制組織開展風險研判,按照“一區一策”要求,可將原封控區域全部或部分延長封控時間。
3.解除標準。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低風險區。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二)低風險區
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劃定為低風險區。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離開所在城市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所有高風險區解除后,縣(市、區、旗)全域實施常態化防控措施。
(三)風險區劃定的主要考慮因素
高風險區、低風險區的劃定由地市級疫情防控指揮部門組織專家組根據疫情傳播風險的大小進行劃定,省級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靠前指揮并給予專業指導支持。具體可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居住條件、居住環境、居住地周邊的自然屏障(公路、河流、山川等)。
2.相關區域內人群防護情況、人群聚集情況、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與其他人員接觸的頻繁程度。
3.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工作、活動的時間、范圍以及相關場所的密閉性、通風情況。
4.疫情發現后開始調查時間的間隔長短等。
(四)出現以下情形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不納入風險區域判定
-
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發現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經調查評估無集中隔離點之外傳播風險。
2.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發現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經調查評估無家庭外傳播風險。
3.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嚴格閉環管理期間發現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經調查評估無閉環外人員傳播風險。
4.出院(艙)后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經調查評估無傳播風險。
5.核酸檢測Ct值≥35,且經甄別為既往感染的入境人員。
二、明確工作機制和職責分工
高風險區、低風險區的防控工作由地市級疫情防控指揮部門統一指揮。在高風險區所在社區設立社區防控辦公室,一般下設綜合協調組、健康監測組、醫療保障組、消毒組、轉運組、后勤保障組、安全保衛組等工作組,統籌街道(鄉鎮)、社區(村)、公安、衛生健康、疾控、發展改革、商務、工業和信息化、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市場監管以及群團組織、下沉干部、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開展工作,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和防控需要確定。各工作組的職責如下:
(一)綜合協調組。主要負責協助社區防控辦公室負責同志做好統籌協調工作,做好信息收集報告和發布、人員摸排協查、核酸檢測組織等工作。
(二)健康監測組。主要負責居民健康監測和健康宣教等工作。
(三)醫療保障組。主要負責提供醫療服務和心理支持等工作,配合做好外出就醫人員轉運工作。
(四)消毒組。主要負責重點部位、重點區域消毒和終末消毒等工作。
(五)轉運組。主要負責核酸檢測陽性者、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人員、密切接觸者以及外出就醫人員轉運工作。
(六)后勤保障組。主要負責生活物資供應保障、垃圾分類清運等工作。
(七)安全保衛組。主要負責區域內巡邏、卡口封閉管理、協助人員摸排協查、核酸檢測組織等工作。
三、分類實施社區防控措施
(一)高風險區
1.區域封閉。安排24小時巡邏值守,可通過安裝監控設備、電子門磁等加強管理,防止人員外出流動,嚴格做到足不出戶。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須經社區防控辦公室協調安排,實行專人專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
高風險區如位于城鄉接合部或農村地區,衛生條件不足、管理難度大、存在較高傳播風險,可將區域內居民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如確有必要,每戶至多可留1人)。居家時做好環境消毒、居室通風等措施。
2.宣傳引導。通過微信、短信、公眾號、小喇叭、一封信等多種方式,及時發布封控信息和相關安排。引導居民落實個人防護、居室通風等要求。密切關注和及時回應居民訴求,共同營造良好的防控氛圍。
3.人員摸排。通過逐戶上門摸排、建立微信群、查看水表電表信息等方式,盡快摸清高風險區內所有人員底數,及時掌握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血透患者、精神障礙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員情況。及時掌握尚未轉運的應轉運隔離人員情況,實行專人專管、嚴格管控,在轉運前嚴格落實足不出戶、上門采樣、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
4.健康監測。對高風險區內所有人員進行健康監測,實施每日零報告制度。每天上、下午各開展1次體溫檢測和癥狀問詢,了解所有人員使用退熱、咳嗽感冒、抗生素、抗病毒等藥物情況,并填寫“十大癥狀”健康監測登記表。發現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的,由健康監測組立即報告并安排上門核酸檢測。
5.核酸檢測。在實施封控后前3天連續開展3次檢測,第1天和第3天完成2次全員核酸檢測,第2天開展1次抗原檢測,后續檢測頻次可根據檢測結果確定;解除管控前24小時內,應完成1次區域內全員核酸檢測。開展核酸檢測時,要合理設置采樣點并由專業人員評估后啟用;科學確定行進路線,加強現場組織管理,實行專人引導、分時分區、固定路線,督促做好個人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對曾發現陽性感染者的樓宇、院落可先行抗原檢測,陰性后再有序進行核酸檢測。對尚未轉運的風險人員、抗原檢測陽性、核酸混管陽性的待復核人員、行動不便的病人和高齡老人等特殊人員,應上門采樣,實行單采單檢。
6.人員轉運。高風險區內人員如被判定為密切接觸者,8小時內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發現核酸檢測陽性者,2小時內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相關人員轉運前要就地加強管控,轉運中要強化轉運人員和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
7.環境消毒和監測。強化重點區域、重點部位消毒,對廂式電梯(樓道)等重點區域和電梯按鍵、樓梯扶手、單元門把手等人員頻繁接觸的重點部位進行消毒。對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居住、工作、活動等場所,及時開展終末消毒并評估消毒效果。加強消毒人員培訓、技術指導和督導評價。
8.垃圾分類清運。規范設置生活垃圾臨時收集點和醫療廢物臨時收集點。核酸檢測陽性者、密切接觸者產生的垃圾和工作人員使用過的防護用品等,參照醫療廢物處理。其他垃圾可作為“其他相關生活垃圾”,統一收集后按照“先消毒,雙套袋”要求處理,做到“日產日清”,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9.生活物資和醫療保障。調配力量,明確專門隊伍負責居民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切實做好需求收集、幫助購買、配送到戶等工作。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門要協調發展改革、商務、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暢通運輸通道,推動保供單位、大型商超加強與社區的對接,及時配送有關物資;要指定專門醫療機構為高風險區居民提供就醫服務,推動建立社區與專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為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血透患者、精神障礙患者、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醫便利。
10.心理援助與社會工作服務。告知高風險區內人員心理援助熱線電話號碼,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服務,緩解負面情緒,預防與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頓,防范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發現高風險區內人員出現精神衛生問題時,及時向對口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轉介。
(二)低風險區
1.強化社會面管控。區域內各類人員按照要求開展核酸檢測,期間盡量減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嚴格落實進入室內公共場所預約、錯峰、限流、測溫、登記、戴口罩等措施。
2.人員協查管控。收到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協查信息后,應于24小時內完成風險人員排查,并配合做好人員管理、健康監測、核酸檢測、人員轉運等工作;對無法排查的人員要及時反饋相關情況,形成協查閉環。
3.交通管控。低風險區內人員倡導非必要不離開本區域,跨市流動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運輸生產生活、醫療防護物資以及從事道路運輸“點對點”轉運的車輛和人員,在嚴格落實消毒、封閉管理等各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保障其通行順暢。加強火車站、機場、公路、水路等出入區域交通關口管控,做好測溫、查證、驗碼等工作。
4.核酸檢測。根據疫情傳播風險評估結果和風險人員協查管理情況,科學確定低風險區內開展核酸檢測的人群范圍和頻次等。開展核酸檢測時,就近就便設置采樣點,并由專業人員評估后啟用;加強現場組織管理,有序開展、避免聚集,并督促做好個人防護。
5.健康宣教。加強健康教育,提醒居民減少外出、避免聚集、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防護,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后要及時主動前往醫療機構就診。做好防控政策宣傳引導,使居民主動配合做好風險人員協查工作。
四、加強組織保障
(一)完善工作體系
建立“三級包保”制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實行縣(市、區)干部包街道(鄉鎮)、鄉鎮(街道)干部包社區(村)、行政村(社區)干部包戶。建立“五包一”制度,細化責任分工,由街道(鄉鎮)干部、社區網格管理員、基層醫務工作者、民警、志愿者等共同負責落實社區防控措施,做到宣教、排查、管控、督導、關愛“五個到位”。建立多部門溝通會商機制,加強社區與屬地衛生健康、疾控、公安等聯防聯控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形成疫情防控合力。醫院和疾控機構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社區做好人員管控、健康監測、核酸檢測、人員轉運、清潔消毒等工作提供支持。
(二)合理配備人員
各縣(市、區)、街道(鄉鎮)和社區(村)要根據當地社區規模和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配足防控人員和醫療防控物資。縣(市、區)及以上疫情防控指揮部門要統籌安排好高風險區的防控人員,高風險區工作人員原則上應按照不少于居民人數十分之一的比例配備,省市有關單位干部可下沉到各工作組開展工作。
(三)做好培訓演練
加強工作人員培訓,使其全面掌握新冠肺炎防控知識、防控政策和個人防護技能,明確工作要求,科學精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本方案印發后,各地要加強培訓演練,及時完善工作機制,掌握不同風險區域的防控措施和要求。
(四)強化工作人員管理
工作人員應根據暴露風險規范做好相應級別防護,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種方能上崗。高風險區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實行全程封閉管理,要做好健康監測和保持一定頻次的核酸檢測,工作結束后進行5天的居家健康監測。
(五)加強生活物資保障
縣(市、區)及以上疫情防控指揮部門要會同有關方面建立跨區域物資聯保聯供協作機制,由發展改革、商務、交通運輸等部門牽頭,負責物資統籌、采購、調撥、運輸等保障工作,支持相關企業發揮托底保供作用,嚴格執法、穩定物價,并做好與社區防控辦公室的對接,暢通綠色通道,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供應。
(六)積極創建“無疫小區”
堅持科學精準要求,高標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對未發生疫情、符合解除標準的要及時動態調整相應防控措施,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參與、配合防控工作的積極性,增強干部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決心,及時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七)抓好督導檢查
各地要加強對社區防控工作的督導檢查,由縣(市、區)及以上黨委政府組織督導組,建立日常督導檢查機制,定期通報檢查和整改情況。對發生疫情的縣(市、區),可采取在有關重點區域駐點督導等方式,督促當地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風險區域劃定和解除標準及防控措施
↓↓↓
3.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指南
一、管理對象
包括密切接觸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離后的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高風險區外溢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無法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人員。
二、場所要求
(一)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最好單獨居住;如果條件不允許,選擇一套房屋里通風較好的房間作為隔離室,保持相對獨立。
(二)在相對獨立的隔離室外放置桌凳,作為非接觸式傳遞物品的交接處。
(三)房間使用空調系統通風時,應選擇分體空調,如使用集中空調,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
(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
(五)房間內應當配備體溫計、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及帶蓋的垃圾桶。
三、管理要求
(一)社區服務要求。
1.登記造冊。街道(鎮)、社區(村)工作人員要及時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取得聯系,掌握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信息,查看居住場所是否滿足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下發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參見附表1),告知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相關要求,并按照“一戶一檔”或“一人一檔”要求,登記造冊,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掌握空巢獨居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特殊人員情況,建立臺賬,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關愛服務。
2.監測信息收集。街道(鎮)、社區(村)可通過建立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每日早晚兩次定期詢問和收集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體溫、癥狀等信息,如發現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人員,立即報告,并由專人聯系120負壓急救車,按就近原則送往發熱門診或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3.核酸檢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的核酸檢測由社區組織采樣人員上門采集,并及時推送核酸檢測結果。
4.環境清潔與垃圾處理。每天對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居住樓層走道、樓梯等場所進行一次消毒,至少清理一次垃圾,必要時及時清理。
5.心理援助與社會工作服務要求。告知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心理援助熱線電話號碼,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服務,緩解隔離人員的負面情緒,預防與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頓,防范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發現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出現精神衛生問題時,及時向對口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轉介。
6.定時抽查。社區應定期對轄區內正在實施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開展抽查,了解其是否按照要求進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是否離開居住地,是否參加聚集性活動,是否按時完成核酸檢測等活動。
7.工作人員防護。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接觸時,處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體表面時,應當做好自我防護,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其保持1米以上距離。轉運陽性感染者、處理感染者污染物及污染物體表面時或因其他工作需要與隔離者近距離接觸時,應當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
(二)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自我管理要求。
1.健康監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應當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體溫測量和自我健康監測,并將監測結果主動報告至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醫學觀察期間,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時,社區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向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轄區疾控機構報告。
2.禁止外出。居家隔離期間賦碼管理,居家隔離人員嚴格做到不外出,拒絕一切探訪。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經所在社區醫學觀察管理人員批準后方可外出,安排專人專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
3.個人防護。非單獨居住者,其日常生活、用餐盡量限制在隔離房間內,其他人員不進入隔離房間。隔離房間內活動可不戴口罩,離開隔離房間時要戴口罩。盡量減少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必須接觸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規范佩戴醫用外科口罩。如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為哺乳期母親,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基礎上可繼續母乳喂養嬰兒。
4.核酸檢測和抗原自測。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需根據相關防控要求配合工作人員完成核酸檢測、抗原自測和結果上報。
5.衛生防疫要求。
(1)保持家居通風,每天盡量開門窗通風,不能自然通風的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
(2)做好衛生間、浴室等共享區域的通風和消毒。
(3)準備食物、飯前便后、摘戴口罩等,應當洗手或手消毒。擦手時,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紙。
(4)講究咳嗽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蓋口鼻或用手肘內側遮擋口鼻,將用過的紙巾丟至垃圾桶,如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5)不與家庭內其他成員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應當清洗和消毒。餐具首選煮沸消毒15分鐘,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鐘后再用清水洗凈。
(6)臺面、門把手、電話機、開關、熱水壺、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觸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后用清水洗凈,每天至少1次。每天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濕式拖地。
(7)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清洗時,要單獨放置,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或采用煮沸15分鐘消毒后用清水漂洗干凈。
(8)如家庭共用衛生間,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每次用完廁所應當消毒1次;若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使用單獨衛生間,廁所可每天消毒1次。便池及周邊可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廁所門把手、水龍頭等手經常接觸的部位,可用含有效氯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擦凈。
(9)用過的紙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裝入塑料袋,放置到專用垃圾桶,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噴灑消毒至完全濕潤,然后扎緊塑料口袋,再和家里其他垃圾一起丟棄。
(10)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隨時消毒,消毒時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劑擦拭消毒,作用30分鐘后清水擦凈。大量污染物,應當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蓋后用足量的含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澆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30分鐘以上,小心清除干凈。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拖)被污染表面及其周圍 2平方米。處理污染物應當戴手套與口罩,處理完畢后應沐浴、更換衣服。
6.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解除。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期滿,核酸檢測結果陰性,且無任何異常癥狀者,經社區核實,并收到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通知單(參見附表2),可解除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三)共同居住者或陪護人員要求。
1.陪護人員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接觸時,處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體表面時,應當做好自我防護,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與其保持1米以上距離。
2.與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任何直接接觸,或離開其居住空間后,準備食物、飯前便后、戴手套前、脫手套后要進行雙手清潔及消毒。
3.有基礎疾病的人員和老年人不能作為兒童、孕產婦、半自理及無自理能力等居家隔離人員的陪護人員。
4.共同居住者或陪護人員一并遵守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理要求。
(四)集中隔離后的人員轉運。
社區及時接收需居家隔離人員相關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現住址、聯系電話、身份證號、健康狀況(是否有基礎疾病、精神疾病,服藥情況,是否有需要陪護的兒童、老年人、無自理能力的病患,是否為孕產婦等)等進行登記,點對點閉環轉運至居家隔離地點。應保障相應的轉運車輛及人員,并做好相關培訓工作。轉運期間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四、保障要求
(一)組織保障。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所在社區指定專人承擔社區醫學觀察管理、采樣服務工作,明確職責,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二)生活物資保障。建立居家隔離期間需求清單,明確生活物資供應專門力量,優化終端配送,打通配送“最后一米”。
(三)防護物資保障。社區應儲備足夠的防護物資(包括各級別的口罩、醫用手套、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眼罩等)、消毒設施和藥品等。
(四)醫療服務保障。社區與藥房、醫療機構等建立直通熱線,做好服務銜接,滿足居民用藥、就醫等需求。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癥搶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
附表1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告知書
附表2
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解除通知單
4.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監測指南
一、適用對象
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艙)人員及其他經專業人員評估需進行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
二、場所要求
(一)選擇在通風較好的房間居住,盡量保持相對獨立。
(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單獨衛生間,避免與其他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
(三)房間內應當配備體溫計、紙巾、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及帶蓋的垃圾桶。
三、管理要求
(一)社區服務要求。
1.登記造冊。街道(鎮)、社區(村)工作人員要加強摸排和信息登記,及時掌握返回屬地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信息,及時與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取得聯系,進行信息核實,通過下發居家健康監測告知書(參見附表),告知居家健康監測相關要求,并按照“一戶一檔”或“一人一檔”要求,登記造冊,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掌握空巢獨居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患者、孕產婦、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健康監測特殊人員情況,建立臺賬,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關愛服務。街道(鎮)、社區(村)可通過告知書、一封信及微信等方式加強居家健康監測宣教和指導,提醒社區需居家健康監測人員應主動與社區取得聯系,及時報備,督促其按要求做好居家健康監測。
2.監測信息收集。街道(鎮)、社區(村)可通過建立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每日早晚兩次定期詢問和收集居家健康監測人員的體溫、癥狀等信息,如發現有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人員,立即報告,并由專人聯系120負壓急救車,按就近原則送往發熱門診或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二)居家健康監測人員管理要求。
1.健康監測。實行居家健康監測人員每日早晚各測量1次體溫,做好癥狀監測,并向社區(村)如實報告。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癥狀,應立即告知社區工作人員,并配合前往醫療機構就診,就診時如實告知醫務人員流行病學史。
2.外出限制。居家健康監測期間,本人要嚴格落實非必要不外出,如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需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核酸檢測。居家健康監測人員需根據防控要求配合完成核酸檢測。
4.衛生防疫要求。
(1)保持家居通風,每天盡量開門窗通風。
(2)做好居家環境衛生清潔,對衛生間、浴室等共享區域定期通風和消毒;對門把手、手機、開關等日常高頻接觸物品表面定期消毒。
(3)做好手衛生,講究咳嗽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蓋口鼻或用手肘內側遮擋口鼻,將用過的紙巾丟至垃圾桶,如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
(4)盡量不與家庭內其他成員共用生活用品,避免與家人密切接觸,用餐時提倡分餐制。
四、保障要求
(一)組織保障。街道(鎮)、社區(村)應組織專人負責居家健康監測人員的管理,明確職責,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定期報告居家健康監測人員管理情況。
(二)物資保障。社區應儲備足夠的防護物資(包括各級別的口罩、醫用手套、醫用防護服等)、核酸檢測采樣物資和消毒物資等。
(三)心理援助與社會工作服務。告知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心理援助熱線電話號碼,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等服務,緩解負面情緒,預防與減輕疫情所致的心理困頓,防范心理壓力引發的極端事件。發現居家健康監測人員出現精神衛生問題時,及時向對口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轉介。
責任編輯:馮體煒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