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泰汽車湖南基地宣布放假一年 實為宣布進入停產狀態

眾泰汽車湖南基地宣布放假一年 實為宣布進入停產狀態
2020年06月28日 07:05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原標題:眾泰宣布放假一年,危機下企業如何“低能耗”生存?

  來源:中外管理雜志

  文:本刊記者  莊文靜

  本期“管理百家”特約觀察家張家瑋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法律服務中心高級法務經理

  近期,眾泰汽車的湖南基地發布了一則《關于公司員工順延放假通知》。通知寫道:“全體在職員工放假時間延期到2021年6月30日。”這就意味著,停產將成為眾泰汽車湖南基地的長期狀態。

  放假一整年!對于普通打工者來說,一直都是奢望,但現實是日子怎么過?對于靠工資謀生的員工來說,這樣的放假通知就是噩耗。

  除此之外,眾泰汽車還鼓勵員工主動離職,“突破性”地出臺了補貼政策:底薪高于3000元的員工離職,將拿到3000元每月×工齡核算的補貼;底薪低于3000元的員工,則按底薪×工齡核算補貼。有趣的是,這個方案還是個“限時促銷活動”,僅限于6月30日之前。這樣的舉措,難免讓人啼笑皆非。

  眾泰汽車曾靠“復制粘貼”產品火了一段時間,2015全年銷量22萬輛、2016年33萬輛、2017年31.7萬輛。但從2018年銷售23萬輛開始,就走下坡路了,到了2019年銷售僅為15.3萬輛。持續的虧損,讓這個汽車品牌不堪重負。進入2020年以來,僅第一季度就虧損4.17億元人民幣。自2019年下半年,眾泰汽車遭遇經營困境的消息頻出,由于資金問題,與“國六”車型無法適配等,眾泰的生產幾乎陷入停滯,銷售終端無車可賣。

  那么,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看,眾泰汽車給員工“放假”是否妥當?“放假”是否是一個規避成本的好手段?企業面臨危機時,該如何選擇?為此,《中外管理》專訪了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法律服務中心高級法務經理張家瑋,解讀“放假”問題。

  放假一年,是否合規?

  《中外管理》:您如何評價這一事件?是否合規?

  張家瑋:眾泰雖然用了“放假”一詞,但其實從性質上來說,并不是一個假期的形式。企業在運行期間比較常用的兩個假是:帶薪年假和無薪事假。眾泰汽車此舉實質上是宣布了公司進入了一個停產停業的狀態。并且,企業可以單方面決定企業進入停產狀態和時限,這個決定和行為本身是合法的。

  《中外管理》:就您的經驗來看,眾泰停產一年,它還有可能再復產嗎?

  張家瑋:各種可能性都有。因為按照法律規定來講,企業進入停產停業狀態后的第一個月,員工工資需要按照正常的工資標準支付,這之后則是只需支付生活費。全國各地的生活費標準不一,支付就有兩大標準:一個是最低工資的80%,一個是最低工資的70%。比如,現在北京市最低工資標準是2200元,70%就是1500左右。

  如果在停產停業期間,需要安排一些員工到崗工作,那么這部分返崗員工的工資,則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至少也要持平。至于一年后,眾泰是可以繼續恢復生產,或者是被并購,還是狀況更差,在法律上沒有任何指引性方向和規范,因此這幾種可能性都有。 

  《中外管理》:如果企業面臨經營危機,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有哪些降低成本的辦法? 

  張家瑋:在此次疫情中,令人感受最強烈的是受沖擊最大的餐飲行業的應對。餐飲行業在遇到這個問題時,其選擇也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最常見的第一種模式是,餐館停業,所有人都回家休息。因為只要不開門營業,讓員工回家就是一個最低能耗的狀態。而企業只需支付與企業有勞動關系的員工最低生活費,其他運營成本大都可以停掉,這就相當于企業進入一個休眠狀態。而一旦可以允許餐館開業,客源會很快回來,企業又可以重新啟動。這對于有一定資本、現金流儲備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度過危機的較好方式。 

  第二種模式是,一些體量非常大的企業可能較難“低能耗生存”,它們就需要找到另一種解決辦法。比如:西貝與盒馬鮮生合作,把自己的員工“租給”盒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以人才租賃的形式實現了“共享用工”,給企業降低成本找到了另一個出口。

  第三種模式是,雖然餐館不能營業,但是可以轉型做外賣。比如:眉州東坡等餐飲品牌通過外賣模式逆勢發展。

  這三種模式都可以讓企業渡過難關,企業都可以選擇一種對自己更有利的方式去執行。

  對于“眾泰放假”,其實就是第一種“休眠模式”,但要點是要按照法律規定去辦事。

  危機之時,企業如何“低能耗生存”

  《中外管理》:在此次事件中,眾泰讓員工自動離職,而不是直接裁員。是不是裁員的成本,比放假一年更高?

  張家瑋:我們常說一句話,叫做“沒錢的公司不裁員”。當企業的經營出現了問題,你是拿出一筆錢投入到企業未來的經營增長和轉型里,還是拿出錢來做裁員、縮減成本,這是一種戰略選擇。

  比如:一家企業拿出5000萬,其中3000萬作為員工補償款,剩下的2000萬要用于轉型。但如果給員工的補償過多,就會影響企業的經營啟動,難免陷入惡性循環進入到破產。裁員是救不了企業的。企業如果沒有辦法恢復生產,裁減掉的成本就是沒有意義的。

  眾泰做出“放假”的選擇,是當下最節約成本的“低能耗”“休眠”方式。 

  《中外管理》:今年以來,影院行業、KTV行業的復工似乎遙遙無期,這些行業如何“放假”?怎么為復工保留實力?

  張家瑋:影院行業是受疫情和政策影響至深的行業。因此,如何降到“最低能耗”,我知道有很多一線影院不得不進行裁員。特別是當下,影院不會有任何的現金流、資本注入進來,這個行業連轉型、轉產的機會都沒有,只能等待。而像電影制作公司或相關的演藝公司,它們尚且有一定轉型的空間,那么,一線影院如何低能耗生存? 

  首先,只保留最少的人員,其他員工都只能離開。因為一線人員對影院來說是輕資產,可以再招。但場地、設施、銀幕這些是重資產,是影院企業的核心,最起碼要保留一個基礎的維護成本和最基本的維護人員。

  因此,不同行業在面臨選擇時,處于不同位置的企業的決策就不一樣。

  《中外管理》:對于“放假”這種操作方式,企業在制定決策時,哪個說法對壓力重重的企業最有利?

  張家瑋:在當下這個大環境,員工本身并不會太在意放假的名目,而只在意結果。只要最終可以和員工協商決定,一致認可,不管是政府、司法系統還是行政系統,是不會過多干涉企業行為的。但如果是企業單方面行為的話,那么政府的干預還要基于對勞動者最基本的法律保護。

  無論企業給出的說法是放假,或是停產,還是其他,其實都不是特別重要,關鍵還是要看協議是雙方約定的還是單方制定的。當然,企業還是應盡可能給出一些更精準的表述,以及合規的操作方式。在疫情之下,相關部門也會考慮企業的實際問題,給予企業一定的彈性空間。畢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組織的未來:保有專業化人才,開放社會化人才

  《中外管理》:應對危機的過程中,有怎樣的創新可能?

  張家瑋:疫情對于許多行業、產業的影響,是一個危機,但也是一個創新和轉型的機會。我們現在的市場和經濟環境,不單單是由于疫情造成的,而是世界經濟下行的趨勢下出現的一個意外事件,摒棄加速了原有的趨勢。 

  舉例來說,春節期間影院一片衰落中,徐崢的電影《囧媽》就轉向了網絡發布,也得到了可觀的收益。盡管各界對此做法評價不一,但不可否認這是危機下的一種創新。

  另外,以人力資源服務這個行業為例,在年初人社部陸續發布的政策當中,除了政府對不同行業的一些補貼以外,也出現了很多轉型的信號。比如:從2018年就開始不斷嘗試無紙化辦公、線上人力資源管理服務,現在我們沒有預料到人社部會這么快的發文,完全認可了線上簽約的合法性。 

  因此,轉型的速度和契機對于很多行業的發展來說,都帶來了新的機遇。比如前面提到的“共享員工”的創新,也加速了人力資源服務創新和發展。 

  最后,我想說一點:企業在做清算的時候,往往清算的都是其固定資本、現金儲備、知識產權、技術優勢等,卻很少盤點與員工的勞動合同關系,員工對于企業的價值。所以,過去企業要進行清算的時候,考慮的是要付給員工多少錢才能辭退,但現在這個觀點正在被逐漸打破。 

  在疫情下,有更多的同質化人才會被釋放到人才市場中。為什么?因為企業需要保留的人員,是資產價值更高的人才。未來企業內部的組織形式和人才結構也會更為優化,對于基礎性、專業化的人員,可以采取更靈活的用工方式去解決,比如:通過人才外包、靈活用工、共享用工等,利用社會資源去解決。對于勞動者來說,他們可能采取自主擇業或多元化擇業的形式,在社會化狀態中去工作。舉例來說,現在企業還需要配車、配司機嗎?幾年前,就有企業開始將車輛使用外包,現在則通過出行平臺就可以滿足用車服務。

  因此,這樣的趨勢在未來會越來越明顯,利用社會化人才解決問題,也將是成本最低的運營方式。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蔣曉桐

中外管理 工資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02 新強聯 300850 --
  • 07-01 云涌科技 688060 --
  • 06-29 錦盛新材 300849 13.99
  • 06-29 四會富仕 300852 33.06
  • 06-29 葫蘆娃 605199 5.1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