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規模站上4萬億元重要關口。
1月10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萬億元,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3.5%,環比增加近700億元。
境外機構持有境內債券突破4萬億元大關,持有規模較2018年底增長一倍以上,顯示出近三年來外資流入中國債券市場的高速增長。展望2022年的外資流入形勢,不少分析認為,中國債券市場對外資來說依然具較強吸引力,外資凈流入仍會持續,但外資凈流入節奏或在今年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大背景下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
三年持有規模增長一倍有余
2019年以來,隨著中國債券市場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外資持有境內債券規模提速明顯。截至2021年12月末,外資持有境內債券規模較2018年底增長一倍有余,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宏觀策略主管劉立男預計,2021年約有70%的離岸資本(約6650億元人民幣)進入了人民幣債券市場。
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3.94萬億元,較2020年12月末的3.34萬億元增幅18%。
對于2021年外資持續增持境內人民幣債券的動因,高盛高華證券副總經理孫祺近日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2021年,除了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開始逐步納入中國國債,帶動被動投資者加大對中國國債的配置力度外,另有兩個原因是推動外資凈流入的重要推手:一是中國債券的走勢與發達國家債券的相關性比較低,是外資分散化投資的理想標的,這與中國貨幣政策保持獨立性有關。二是境外投資者也會將匯率因素考慮其中,202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維持強勢,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資產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我國債券市場國際化進程的加快,還體現在中資離岸債券的迅猛發展。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資離岸債存量2056只,規模9403億美元,占據了亞洲離岸債券市場的半壁江山,有力地支持了中資機構在境外展業融資。
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融資總部總經理范為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過去十年,我國離岸債券市場新發行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8%。一方面,市場的蓬勃發展受融資與投資端的驅動;另一方面,也有中資投行的帶動。二者相輔相成。經過多年努力追趕,中資機構在離岸市場已初步站穩腳跟,并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外資凈流入步伐或放緩
進入2022年,債券市場面臨著多空交織的復雜環境。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作為近年來“吸睛”的外資凈流入或在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的大背景下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
孫祺認為,今年境內外的宏觀政策組合對于境外投資者凈流入境內債券市場并不十分有利。一方面,美聯儲逐步收緊貨幣政策后,中美利差的收窄會降低中國債券的相對吸引力;另一方面,去年外資凈流入境內債券的一個強勁動因是人民幣匯率升值,但今年人民幣匯率如果出現回調的話,也會降低人民幣資產對外資的吸引力。
實際上,去年下半年以來,外資投資境內人民幣債券的步伐就有所放緩。不過,范為認為,目前,投資級中資美元債總收益回報高于美元,對國際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境內資產的配置具備一定的需求及信心。
展望2022年,范為表示,債券市場面臨著多空交織的復雜環境。但考慮到一方面中國貨幣政策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中國債券的走勢與發達國家債券的相關性比較低,是外資分散化投資的理想標的,另一方面,境外投資者也會將匯率因素考慮其中,202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維持強勢,進一步增強了人民幣資產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今年將迎來債券通開通5周年,市場預期中國債市屆時會推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舉措,對國際投資者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劉立男則認為,鑒于全球利率和美元方面的風險,加上中國國債已被納入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預計被動資金流入的速度將有所放緩。預計2022年將有4500億元人民幣流入人民幣債券市場,主要來自全球外匯儲備管理機構及主動型資產管理公司。
此外,中資離岸債券市場亦有望保持穩步發展。范為表示,盡管經濟全球化遭遇挑戰,但國內外的經濟聯動,以及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會就此停歇,伴隨而來的融資需求是值得關注的機遇。離岸債市作為境內債市的有效補充,為中資企業搭建了接觸境外專業投資人的通道。另外,境內外市場的宏觀影響因素、市場周期節奏、行業分析方法、年期偏好等不完全同步,可由此有效挖掘融資機會。
責任編輯:郭建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