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林:單一的“價值投資”理念挽救不了熊市

李志林:單一的“價值投資”理念挽救不了熊市
2019年03月09日 11:27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牛市來了?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來源:金融投資報

  李志林

  妖股炒作該有個度,投資者也應做到四個“敬畏”和一個“遵循”。

  本周前4天,大盤連續狂飆突進,攜5.39萬億的周成交量和10785億日均成交量,大有周線9連陽之勢。周四晚間的若干降溫信號令大盤股受壓,上證50、滬深300分別大跌3.73%、3.97%,各指數全面跳水。

  本周市場最大的特點是市場各方對本輪暴漲行情的節奏、走向、目標,以及妖股的無休止上漲等陷入了困頓,就此,我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1

  單一“價值投資”理念挽救不了熊市

  2016年初,證監會主席上任后,當時提倡的價值“投資理念”,主要是用市盈率(PE),市凈率(PB)來為個股估值,市盈率和市凈率越低的股票就越有投資價值。這基本上是用對債券的估值方法來對股票進行估值。其結果是:周期性的傳統產業個股大放光彩,整個市場“大煉鋼鐵、煤炭、水泥”、“喝酒吃藥”、“買保險、抱家電”,與成熟股市高科技股引領股市的潮流背道而馳。

  眾多機構、私募、游資、大戶和中小投資者對“價值投資”理念下的周期性產業股“一花獨放”則不予認同,并紛紛離場。遂導致了大量持有大盤股、白馬股的國家隊、險資、社保、公募基金、QFII、RQFII在博弈中找不到對手。

  終于在2018年1月底2月初,由于經濟政策上的“三去、一降、一補”,金融政策上的去杠桿,清理整頓券商、信托的層層抵押、放大操作的“通道業務”,以及理財產品的違規操作,以及后來的外在因素疊加,遂導致了大盤從3587點開始的全年近1200點的大跌,將好端端的A股變成一地雞毛,還弄出了4.7萬億股權質押風險,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都損失慘重。

  可見,強調單一的“價值投資”理念,是沒有效果的!

  2

  “價值成長”理念有大行其道的理由

  首先,是高層認識到資本市場對經濟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樞紐作用”,強調要打造“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這就為價值成長理念的興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其次,今年1月份證監會主席易帥,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治市理念:對市場交易行為不作行政干預;對市場的漲跌不予評論;改變以往三五個漲停的個股就要“特停”的慣例,對市場的個股炒作給予更高的容忍度。因而,廣大投資者最為津津樂道的“價值成長”理念,終于變成了億萬投資者“激發市場活力和韌性”的實際行動,日成交量從二三千億日漸放大,變成了超萬億,又一次印證了“信心比黃金更寶貴”的論斷。

  再次,是因為連續3年半的指數和個股超跌使然。其中,以中小盤成長股為主的5個指數跌幅最大,因而,“價值成長理念”股在本輪中級反彈中的修復力度最大。雖然這類指數和個股的漲勢極為兇猛,但是根據“跌50%,上漲需100%”、“下跌容易,上漲難”的股市原理,許多四五十元、七八十元的個股,跌到3—5元后,即使漲1倍、2倍,離翻身也還遠。如“久旱逢甘霖”的投資者,近期抓緊時間做修復性行情的心情和行為可以理解。

  還有,即將開設的科創板,提前引爆了“價值成長”理念。根據細則,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主要是瞄準世界前沿科技,滿足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符合國家發展迫切需要的上市公司,并且實行的是注冊制,不強調盈利門檻,虧損企業也可以上市。這樣,股票的估值標準就不能再用證券分析師考試用的那一套對大盤藍籌股價值投資的估值模型,傳統的市盈率和市凈率的估值方法不再適用,需要新設一些即符合科創板公司特征,又符合股票估值基本理論的新的估值方法——資產價值法,引導人們注重價值成長理念,強化對其未來的預期。

  可以說,近期市場對一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高科技公司的猛烈炒作,實際上已經是在對科創板上市公司進行成長性估值的一種預演。可以相信,科創板開設后,將會冒出一些比現在更讓人看不懂的妖股。例如像美國股市中的特斯拉、亞馬遜、Facebook等高科技上市公司,雖業績常年虧損,但股價卻始終高達三四百美元,甚至一千多美元,美國的機構和投資者照樣對其成長性給予較高的預期,中國的監管層和投資者能容忍嗎?

  狂炒妖股是失去理性的行為在取消了行政干預和“特停”之后,近期市場最亮麗的風景線就是比較妖股的連板數,不僅比第一波的連板數,而且還比第二波的連板數,大有“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架勢。基本面分析、上市公司分析、技術分析都沒用了,只需要到連板的妖股中去追漲吃“板”。這讓廣大投資者陷入了困頓和迷思。

  我認為,這顯然是失去理性的行為。價值是有尺度的,投資是有方法可循的,市場是有規律的。不僅管理層要“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遵循規律”,而且每一個投資者也應該做到這四個“敬畏”和一個“遵循”,對自己的投資行為和資金負責。

  歷史上多輪大牛市中,為什么很多散戶仍然虧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指數的高位和個股的超高位上,被貪婪驅使盲目追漲,結果被個股連續的跳水死死套牢不得動彈。

  因此,即便在很多人認為的“牛市”中,我仍堅持“大力度中級反彈”的觀點,提倡以“兩低”(低價低位)、“兩高”(高科技高成長)、“一散”(分散持股)的理念,反對到妖股的高位去追漲。

  在管理層不再過多對市場交易進行行政干預之后,本周五也出現了一個新鮮事物,即有券商對個別妖股進行價值評級,令市場清醒。我認為這是符合國際股市慣例的,是必要而又合理的市場化行為。

  只不過,對個股評級的機構必須有理有據、客觀公正。例如周五中信證券中國人保的估值評級,稱還要跌53%。但為什么不同時對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進行估值評級呢?為什么不告誡人們,中信建投H股只相當于人民幣6元,而A股卻高達31元;中信證券H股只相當于15元人民幣,而A股卻27.8元?為什么不說說這兩只股應該跌多少?

  市場需要在調整中培育新熱點春節后的中級反彈行情之所以火爆,主要是靠雙熱點,即高科技和大金融輪番發力。

  關于科技股熱點,我舉雙手贊成。一方面,高科技股這幾年跌得最慘,自然有價值修復的充足理由,并且至今還存在大量的中低價高科技股值得發掘。另一方面,可以為科創板開設創造有利的市場氛圍,以利于科創板高科技股與其他板的高科技股共存共榮、相互映輝。當然高科技熱點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的無休止上漲,而應波段運行、充分換手、健康成長。

  經過周五各指數的劇烈調整,我認為大盤要想在調整后再續升勢,必須在高科技熱點股之外,培育新的熱點。

  新熱點從哪里來?還是要從最新政策取向中去發掘,從改革中尋找動力。

  3月6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年將推出第四批100家以上國企混改試點。同時在重點領域混改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完全競爭領域的混改將允許社會資本控股。”

  這意味著,今后競爭類企業在混改時,不再強求國資必須掌握控股權,允許社會資本控股。這是國資改革的重大突破,改革的力度比去年醞釀的方案更大,這也將進一步強化市場國資混改加速的預期,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機會。

  關于第四批混改試點名單,去年國資委的網站上就已掛出。盡管各指數出現調整,但我認為,處于超跌、低位、低價、高成長、有望轉為高科技的上海國資股,已開始全面走強,相信在上海股中,今后還會不斷地冒出牛股!

  也許有人被周五的跳水嚇破了膽,擔心中級反彈結束。但只要看看從1月4日最低點到本周的最高點七大指數的巨大漲幅,就會對周五的調整坦然面對了,不僅不會終結行情,反而有助于對3000點平臺反復震蕩、巨量換手加以整固,使大盤指數“吃相”不太難看,走得更慢、更穩、更健康、更持久。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陶然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18 亞世光電 002952 --
  • 03-14 永冠新材 603681 10
  • 03-13 青農商行 002958 3.96
  • 03-13 新諾威 300765 --
  • 03-12 每日互動 300766 --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