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面對股市波動 既要保持定力也要堅持改革

評論:面對股市波動 既要保持定力也要堅持改革
2018年10月23日 07:12 時代周報

【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面對波動 既要保持定力也要堅持改革

  10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就當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接受了《人民日報》、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的聯合采訪,對當前股市以及經濟金融形勢和產業結構變化發表了權威看法。稍早之前,一行兩會負責人也就資本市場發出了聲音。

  自年初以來,A股的表現可謂慘淡。一方面,在互聯互通全面開放的背景下,美聯儲的加息和全球市場上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增加,直接影響了國內股民的心理預期;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結構正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必然會對股市帶來影響。

  股市的波動難免催生人群中的恐慌心理,而人一旦心理上出現恐慌,勢必難以正常判斷,進而影響其作出正確的選擇。

  A股乃至中國經濟形勢究竟如何,現在特別需要正常的判斷。

  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總體上保持了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這樣一個判斷需要建立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就在劉鶴副總理接受媒體采訪的當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7%。其中,從就業來看,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9%,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都分別下降了0.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

  再看資本市場,“股市的調整和出清,正為股市長期健康發展創造出好的投資機會”。因為股民心理預期變化以及場內技術性因素的推動,年初以來的市場下跌存在很大的非理性,但這種看似不正常的過度下跌有利于消除泡沫,同時過度下跌必然使估值處于歷史低位,A股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時代正在開啟。

  先有了正常的判斷,才會有正確的應對。

  每逢股市大幅波動,每逢經濟下探,“救市”的聲音就會甚囂塵上。這一輪波動,當然也不會例外。過去的“救市”已經頗多教訓,如果上述的基本判斷并沒有偏差,當下需要如何選擇應該不言而喻。

  泡沫總是要破的,充分競爭乃至留強汰弱甚至引發一些波動都十分正常,這也是市場自我修復的應有之義。肯定市場的自我修復功能,當下仍然需要這樣的戰略定力。但戰略上保持定力并不意味著什么都不做。

  保持戰略定力的同時,還是要堅持既定的改革方向。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書面采訪時談及A股和中國經濟改革時指出,在綜合采取多種穩定措施后,市場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股市漲跌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一般情況下政府不干預。政府的職責是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股市長期穩定發展,防止發生大面積恐慌”。

  可喜的是,我們看到,一些措施正在出臺之中,如在市場基本制度改革方面,制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推進新三板制度改革,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在宏觀層面,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的開放開始全面提速,既引進了外資,又為中資金融機構提供了全新的競爭對手,為中資金融機構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參照,特別是推出綠色金融與綠色資本發展具體政策,將推動股市健康發展。

  市場危機并非全部都是危。“毀滅性創新”一詞基于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理論,這一理論認為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并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國內有一種輿論認為,通過一定的市場危機調節,中國經濟中一些過剩領域的價格水平回歸均衡,供求關系明顯改善,從而拉動了經濟增長,促進了全球經濟復蘇。一言以蔽之,表面的市場危機,實際充滿了機遇。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01 新農股份 002942 --
  • 10-25 新疆交建 002941 --
  • 10-24 宇信科技 300674 8.36
  • 10-17 長城證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