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牛市來臨?第二階段上攻逐漸形成?大金融、軍工等板塊輪番發力,牛市呼聲再起,你還不上車?點擊立即開戶,3分鐘極速響應,專屬通道福利多多!助你“趕潮牛市”!
原標題:獨家丨 “18個月+8折”戰投式定增被按暫停鍵 多公司再融資方案或夭折
來源:資管風鈴
A股火熱的交投盛況中,再融資政策的窗口卻迎來了一場變數。
資管風鈴從多位接近監管層人士處獨家獲悉確認,日前監管部門對引入戰略投資者模式下的再融資業務強化了規范和約束的力度。
“戰略投資者的再融資進度原則上已經暫停了,目前部分已經走董事會、股東會程序,或者報會的再融資計劃可能要面臨中止或者撤材料。”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承銷人士透露,“除了個別已經過會或者發批文的項目,多數涉及戰投的項目都要面臨終止或調整的問題。”
“如果不撤材料,那么即便是上會審核可能也會被否決,所以撤材料可能會成為不少公司的選擇。”上述承銷機構人士稱。
不過,據另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機構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來實施再融資,并不會就此被一刀切的叫停。相反,待相關政策得到進一步規范后,仍將成為政策的鼓勵方向。
“戰投”急剎車
7月14日,康辰藥業宣布終止了先前謀劃了長達近三個月的再融資方案并進行了重新調整。
對于終止原因,康辰藥業給出的解釋是“鑒于監管政策及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與公司目前的實際情況。”
在康臣藥業彼時的方案中,曾引入康橋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而如今康辰藥業此前方案的終止,或許只是未來多起戰投式定增項目變卦的一個開始。
資管風鈴多方確認,日前監管部門已經窗口叫停了涉及戰略投資者的再融資安排。
這一窗口調整,恐怕也將在給多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計劃帶來沖擊。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已有不少于57家A股公司的再融資目的涉及引入戰略投資者,其中涉及騰訊、阿里等多家大型資本團體。
所謂戰略投資者模式下的定向增發,是再融資新政落地后的產物。
在傳統的定增安排中,投資者的鎖定期長達36個月,而折扣最高也只能打到定價基準的9折。
今年2月14日,證監會發布的再融資新規指出,當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時,后者可享有18個月鎖定期和8折定價的特殊權益。
這意味著,只要以“戰投”身份參與再融資,就能以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鎖定期代價拿到上市公司的籌碼。
通過戰略投資者的制度安排,促使長期資金流入優質上市公司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這或許是監管部門的初衷。
愿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卻面臨著各自的復雜與困境。
一方面,在大股東‘一手包辦’的背景下,以更低的價格增發進而稀釋原有股東利益,顯然是對中小股東的不公平。
另一方面,當“戰略投資者”的邊界在中介機構的包裝下變得模糊時,“是否借‘戰投’之名,行套利之實”也成了當下A股市場中一種普遍流傳的質疑。
至少,在A股市場的連續上漲下,不少引入戰投的上市公司股價,與彼時再融資的定價的差距,已經越拉越遠。
統計顯示,截至7月22日,已經有凱撒旅游、奧翔藥業、赤峰黃金不少于7家A股公司引入戰投的預案差價率超過了100%,其中凱撒旅游高達202.44%;此外還有22家A股公司的預案差價率超過了50%。
這意味著以上30家公司的再融資計劃還沒有申報獲準,“戰略投資者們”的賬面盈利已經盆滿缽滿了。
如果戰投定增政策沒有出現調整,這場再融資獵手的盛宴恐怕并不會被輕易打斷。
標準仍存爭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窗口調整并不是對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一刀切”的限制。
“對于引入戰略投資者,監管層一直是支持的,而且引入優質的戰略投資者,是有利于上市公司長遠發展的。”上述接近監管層的機構人士透露,“但是成為戰略投資者,并不應該是無門檻的,而是應當有充分、細致的論證的,政策也不應該成為資本套利的工具。”
問題的癥結在于,是否需要進一步細化戰略投資者的認定標準。
事實上,為了解決戰略投資者的標準問題,監管部門也做出過諸多嘗試。
今年3月份,證監會通過監管問答給戰略投資者提出了多項要求,并提出“長期持有”、“較大比例股份”、“委派董事參與治理”“帶來戰略資源”“帶來核心技術資源”等諸多要求。
不過,先前的諸多標準,仍然因缺乏量化考量而廣受爭議。
“主要是缺乏一個足量的標準,因為無論是產業資本、PE機構甚至一些個人投資者,在承銷商的包裝和論證下都有可能成為戰投,因為承銷商需要做的只是一道證明題,而且這道證明題并不難做。”上述機構人士透露。
與此同時,過短的鎖定期安排也成為了這一機制下的隱患。
“雖然原則上提出了‘長期持有’,但現實是政策規定的鎖定期就是18個月,這個周期并不長,所以制度上也無法避免一些資金穿上“戰略投資者”的外衣來套利。”上述機構人士表示,“其實未來也可以通過一些機制引導戰投延長鎖定期來解決這種爭議。”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戰略投資者的標準認定上,應當適當加入一些量化要求。
“在未來的再融資方案中,不排除可能需要承銷商和發行人進一步細化對戰略投資者與發行人協同效應、產業戰略關系的論證,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加入一些定量分析。”上述接近承銷機構人士稱。“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的決策機制上,可能也會進一步細化,并充分照顧到中小股東的利益。”
亦有投資人士認為,應當在上市公司、股東以及戰略投資者的自愿基礎下充分市場化原則,減少對再融資政策的干預。
“如果在規則范圍以內,并且履行了合法的上市公司治理程序,那么通過更低的價格引入戰略投資者并沒有什么問題。”上海一家上市公司董秘稱,“從長期來看對上市公司來說反而是有利的。”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熠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