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種商家營銷套路侵害權益?買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訴無門? 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幫您解決消費難題【消費遇糾紛,就上黑貓投訴】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文|新浪財經 劉麗麗
“200克毛肚實測僅126克”,“200克牛肉實測只有142克”……經常有消費者吐槽各種火鍋店的缺斤短兩問題,甚至知名品牌也不例外。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檢查發現,湊湊火鍋食材稱重存在偏差,比如,200克和牛,實際稱重只有177.9克。#湊湊火鍋缺斤少兩被查#一話題也一度登上熱搜。對此,湊湊火鍋致歉,對涉事餐廳進行整改。
缺斤短兩是火鍋店萬年不變的“招牌菜”嗎?有消費者發出了靈魂之問:“火鍋店有足秤的嗎?”
湊湊火鍋“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內容顯示,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會同市計測院,對位于打浦橋日月光的“湊湊火鍋?茶憩”開展了飛行檢查,執法人員在“湊湊火鍋?茶憩”抽取了“湊湊肥牛”“湊湊和牛”“排酸羔羊肉”“排酸肋排肉”“青筍”等五樣菜品進行現場稱重。
檢查發現,“湊湊肥牛”在菜單標注“150克”,實際稱重140.43克,偏差-9.57克;“湊湊和?!痹诓藛螛俗ⅰ?00克”,實際稱重177.90克,偏差-22.10克,商品實際重量值與結算重量值之差超過規定負偏差(按照規定,肉類稱重范圍小于2.5千克的,其負偏差允許值最高為5克),涉嫌違反《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其余菜品:“排酸羔羊肉”稱重偏差-2.88克、“排酸肋排肉”稱重偏差+0.26克、“青筍”稱重偏差+1.51克,符合相關規定。
同時,檢查中發現,該門店使用的用于貿易結算的電子計價秤未經強制檢定,涉嫌違反《計量法實施細則》。針對上述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將對其立案查處。
針對“稱重偏差”問題,湊湊火鍋表示,公司對此非常重視,已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小組對該餐廳進行整改,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并要求餐廳加強運營管理。
為避免相關事件再次發生,湊湊火鍋還稱,將對全國200余家餐廳的出餐電子秤再次校準,進一步加強餐廳的出餐標準管理,并加大內部稽核檢查頻次,確保每一份餐品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同時,品牌也將在全國餐廳設立“公平秤”及“監督提示牌”,進一步優化消費者監督機制。
天眼查App顯示,湊湊火鍋關聯公司湊湊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法定代表人劉冠緯,注冊資本8000萬人民幣,由呷哺呷哺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對外投資信息顯示,該公司有40余家分支機構,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鄭州等多地。
處罰信息顯示,此前,湊湊火鍋及呷哺呷哺多家分店曾被罰,處罰事由包括使用清洗消毒不合格的餐具飲具、飲品內發現不明塑料袋等。
實際上,在缺斤短兩方面,湊湊火鍋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甚至有的企業做得更過分。
今年2月就曾有上海的美食博主,帶電子秤探店人氣火鍋品牌海底撈、小肥羊、傣妹火鍋等,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店鋪都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
面對博主的質疑,有門店工作人員當場改口,稱標準重量有變化;也有工作人員當即為其補上缺少的重量。測試的各個門店中,缺斤少兩最嚴重的是傣妹火鍋,其200克毛肚實測僅126克,200克的牛肉實測只有142克。
此前,還有一位河南鄭州的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撈新世界百貨店就餐時,點了一份72元的撈派脆脆毛肚,可上菜后發現分量明顯很少,要求員工稱重時發現,規格約200g的毛肚實際只有138g,竟少了62g。店家的說法是,“員工備菜時操作失誤導致,當天只有這一份菜品不合格。”
此外,傣妹火鍋在上海的蘭溪路店、豫園店早就被媒體曝光過涉嫌“短斤缺兩”,標稱單份300克的“精品肥牛”實際重量僅260克,理應100克一份的“親親腸”只放了75克……
也有博主曾爆料稱,張亮麻辣燙上海的一家店少去皮36克,另外一家店則虛增了82克產品。
如果在網上搜索短斤缺兩的火鍋店,可以收獲一串長長的名單,其中不乏很多知名企業。
所以會有人說,用缺斤少兩的損招來薅消費者的羊毛,這大概已經是不少火鍋店食材售賣的明規則了。
缺斤短兩何時休?
”之前刷到一個小小帶著秤去吃火鍋,200g的肉,只有150的時候,我第一反應過來…原來這個世界騙子哪都是”,一位微博網友這樣感慨。
也有人說,“火鍋店缺斤短兩是經常的事情,我們吃火鍋也不能帶著秤呀!誰沒事吃之前還先稱一稱呀!有些奸商就抓住了這個心理,缺斤短兩!”
確實,很多火鍋店對食材的足斤足兩如此不認真,也是存有僥幸心理。畢竟帶著秤去吃火鍋的人沒有幾個,缺斤短兩一般人也看不出來。而且很多火鍋食材水分含量大,有的還帶著冰碴,如何準確稱量也不容易,可以用“擠干凈了水分”的借口來搪塞。
但消費者對這種行為很氣憤。
“這種缺斤短兩、偷雞摸狗的小動作才最讓人窩火!是真把人當傻子了!以后吃飯的時候買個秤!人與人之間都不是誠信友善的,都在算計,咋這么能耐呢?”有網友認為這種行為嚴重的損害了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基礎,完全喪失了契約精神。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這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退一賠三”。但是短斤缺兩的行為,基本不屬于“食品安全”范疇,又很難適用“十倍價格賠償”。
沒有對應的法律法規精準打擊,這可能也是缺斤短兩現象長期存在、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對于很多消費者來說,吃的不只是火鍋,順道還吃了不知不覺的“虧”。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