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電動想做屌絲版特斯拉 二位的市場壓力都一樣大

小牛電動想做屌絲版特斯拉 二位的市場壓力都一樣大
2018年10月25日 08:21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線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傾聽;您爆料,我報道!在這里,我們將回應你的訴求,正視你的無奈。新浪財經爆料線索征集啟動,歡迎廣大網友積極“傾訴與吐槽”!爆料聯系郵箱:finance_biz@sina.com

  阿爾法工場 大祭司

  小牛電動(NIU)美股IPO之后沒有激起太多波瀾。畢竟今年互聯網造車新勢力IPO的數量已經很多了,眾多VC都在紛紛為自己的項目尋找退出路徑,而門檻較低的美股和H股則成了非常好的去處。

  一家造車新勢力公司,無論如何疊加互聯網基因,造車歸根結底仍然是制造業。

  制造業第一條特點是重資本開支,需要工廠來提供制造流程,需要技術輸出,需要極為麻煩的供應鏈管理流程;

  其次,制造業需要滿足規模效應,如果規模不夠大,那么攤在每個產品上的成本就會很高,從而導致利潤率極低;

  最后,一家公司需要為產品拓展渠道和投入研發,因此他的產品本身需要保持很好的競爭優勢,拓寬壟斷性;而由于產品容易被模仿,制造業本身很難做到絕對壟斷,通常來說,長期來看,多數制造業公司都很難維持高利潤率。

  當我們用以上三個標準去看:生產3200萬輛電動車,按小牛電動車銷量,目前總市場份額不到1%;份額極小情況下,難以避免的成本會極高。

  作為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應對策略,小牛選擇了提高產品組合定價,走高端路線,然后選擇走特斯拉的路線,通過產品的區分,向下逐漸規模化之后打開銷量,降低成本,最終變成行業壟斷地位。

  目前小牛同時涉及到供應鏈管理,銷售網絡管理,以及研發投入。這三項開支都不可避免的指向最終的虧損。

  高定價并沒有導致小牛的毛利率極高,相反,其毛利率一直不盡如人意。即使是增長,14%的毛利并不足以支撐一家全產業鏈的制造業公司。

模仿特斯拉的人很多,做成特斯拉的人一個也沒有。

  模仿特斯拉的人很多,做成特斯拉的人一個也沒有。

  根據招股書,小牛電動在營收方面,2018年上半年凈營收5.57億元,高于2017年同期2.85億元,2017年凈營收7.69億元,2016年的凈營收5.57億元,而毛利潤方面2018上半年為7989.4萬元,高于同期5731.4萬元,2017年為5469.8萬元高于同期6747.5萬元

  至少,IPO融資之后,至少首先緩解了小牛電動車的因為股票激勵實現的資金渴求;不計入股票補償的小牛電動車已經連續6個季度實現了自由現金流轉正;從現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出,雖然由于股票補償之后導致盈利狀況為負,但小牛通過占壓供應商現金流,實現了初步的現金流轉正。

  小牛現在估值6億左右美金,自由現金流只有6000萬左右人民幣。P/CF自由現金流倍數接近70倍。同樣的部分恐怕只能用故事來支撐。不過,創業型公司在沒有形成閉環之前的估值,都不用太嚴肅看待,按照慣例IPO之后的股票,主要還是用于支付創始團隊的股票激勵為主。

  沒有制造業基因,浸潤在制造業林立的紅海中,小牛電動車想要自己的生意形成閉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比起平淡無奇的電動二輪車制造業,小牛電動車最引人注意的,是創始人前華為天才的李一男。2015年最后一次創業的李一男,開創了小牛電動。

  然而,當年4月開始創業的他,6月份就因涉嫌內幕交易罪被深圳公安局刑事拘留。這一消息當時并未公開,6月15日甚至還在京東眾籌完成了7200萬眾籌神話。

  直到去年出獄后,李一男才辭去公司職位,成為公司持股人,任命新的CEO李彥。敲鐘時刻,李一男站在身后,目睹李彥敲鐘。那一刻,神情落寞。

  也許,從一個華為天才副總,走向創立公司納斯達克IPO,李一男猜中了開頭,也猜中了結局,他只是沒有想到中間入獄和小牛的今日的規模。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1 新農股份 002942 --
  • 10-24 宇信科技 300674 8.36
  • 10-17 長城證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