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智能車參考
達摩院的自動駕駛“掃地僧”們,“還俗”了。
最新消息,阿里達摩院自動駕駛業務線重大調整,轉向之干脆和徹底,不光是業務方向調整,團隊從屬關系也改變:
整個自動駕駛實驗室,并入菜鳥集團。
阿里自動駕駛也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從實驗室前沿科技探索,轉入了場景業務落地實戰。
也可以理解為,這是阿里自動駕駛一系列變動震蕩的后續。
無人車掃地僧“集體還俗”
阿里方面確認了消息真實性,并解釋“因業務需要”。
從消息本身來看,有2個值得關注的重點。
首先是自動駕駛團隊全部并入菜鳥集團。達摩院本身不再保留業務和團隊。
今后,阿里自動駕駛,不再是以前沿科技探索為主的達摩院項目,而是從屬于菜鳥集團的技術團隊。
而菜鳥集團的角色定義很清晰——物流服務,既包括倉儲運輸、長途干線,和末端配送。
這相當于達摩院無人車掃地僧們“集體還俗”,在已有的大蠻驢(自動駕駛卡車)、小蠻驢(無人物流小車)無人車基礎上,今后的工作都圍繞菜鳥的實際落地需求展開。
技術天才們的理想,不可避免的會和現實、成本、利益等等碰撞博弈。
其次,在官方公告中,可以明確知曉整個自動駕駛業務劃歸菜鳥集團領導,而技術層面,菜鳥的CTO則是李強(花名在款),一位從阿里電商到物流一路成長起來的骨干,并非專業的自動駕駛技術專家。
那達摩院方面的自動駕駛負責人呢?來到菜鳥后是什么角色?
實際上,根本不存在這樣一位負責人。整個自動駕駛團隊劃歸菜鳥領導,其實也是阿里在失去自動駕駛領路人后的調整舉措。
怎么解讀?
無人配送賽道,目前國內尚沒有一個玩家跑通商業模式。
靠高校、小區、商超的零散訂單,而且是在固定范圍內,難以形成足以支持運營的現金流,在技術迭代方面也受到限制。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低速無人配送車的路權責任問題。
所以阿里自動駕駛,并入場景方菜鳥集團尋求延續和發展,是一種不得不做的妥協。
而強如阿里尚不能單獨做成無人配送,更是給這個賽道潑了一盆冷水。
這也反映在阿里自動駕駛的認識震動上。
今年3月,阿里達摩院自動駕駛負責人陳俊波被證實離職創業,和之前的阿里機器人CEO谷祖琳一同創辦了清潔機器人公司。
而陳俊波是阿里自動駕駛的關鍵人物,畢業于浙江大學計算機系,是阿里業務中成長起來的工程派。
先后在淘寶、阿里云都有輪崗任職,其后進入菜鳥物流,并在2015年在內部提出布局自動駕駛。
陳俊波也是阿里內部公認的“最早想做自動駕駛的人”。
2015年,“自動駕駛”還只是VC圈內的前瞻概念時,陳俊波就在阿里內部“兜售”自動駕駛相關的想法,并認為阿里內部最佳的應用場景在物流領域——即菜鳥網絡。
為此,陳俊波還專門申請轉崗,前往菜鳥,并且如愿成為菜鳥無人駕駛物流車項目負責人。
2016年,無人駕駛的物流機器人菜鳥小G亮相,樣子就類于現如今的小蠻驢。
也正是菜鳥小G推出,陳俊波及其團隊,把無人機、機械臂等項目加進來,成立了菜鳥ET實驗室。
陳俊波于2022年初接任達摩院自動駕駛負責人,彼時,王剛剛剛離職。
王剛履歷耀眼,是機器視覺、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理解及處理方面的專家,2017年3月加盟阿里,出任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其后成為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是阿里自動駕駛的一號位,也是阿里無人車業務從探索到初步落地的關鍵負責人。
2018年開始,阿里確認布局自動駕駛,由王剛率隊研究,陳俊波負責的小G項目,直接向王剛匯報,也是小蠻驢的前身。
阿里自動駕駛業務,可以說誕生之初就是深度結合阿里自有業務落地場景的產物,孵化于菜鳥內部。
由于自動駕駛本身的需要的資源和權限,以物流網絡為主業務的菜鳥,難以給予全力支持,所以達摩院承擔起了主要研發任務,以整個阿里集團資源作為后盾。
而在產品成型,產業鏈具備商業化條件后,技術自然要服務于業務。菜鳥CTO李強也曾說過,物流行業不應該過度依賴某一項黑科技,而是“場景出發,解決實際問題”。
阿里自動駕駛先后兩任關鍵負責人,在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后選擇退出,去追求屬于自己的自動駕駛理想。
對了,王剛離職后,也把創業方向選在了清潔機器人,和昔日的戰友陳俊波成了競爭對手。
至于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則完成了某種“宿命的回歸”——從菜鳥中來,回菜鳥中去。
責任編輯:常福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