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猛了,一只小盤股首次被外資盯上!游資關照這個板塊會出“黑馬”嗎(附股)?節后過半私募賺錢,后市他們如何踩節奏?
每經牛眼
每經記者
今日,MSCI季度調整名單出爐了,令人驚訝的是,一只流通盤僅僅6000多萬股的小盤A股出現在MSCI兩個指數指數成分股納入名單中。這引起了市場高度關注和熱議。
而近期市場有一個持續性較強的板塊表現不錯,從其細分領域中,一則來自非洲的消息引起了券商分析師對細分子行業的高度關注。事實上,本周以來,這個板塊的個股已經受到了游資的關照。
至于市場熱點問題,從節后過半賺錢私募的觀點可以看出,踩準市場節奏是個重要的事情,那么,A股后市的節奏怎么踩?不妨看看私募高手們要怎么做。
圖片來源:攝圖網
科創板股票首度亮相MSCI指數體系
今日早晨6時,明晟公司(MSCI)公布季度調整名單出爐。根據公告,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MSCI China A Onshore Indexes)增加了6只成分股,分別是金山辦公、京滬高鐵、上海萊士、深科技、天風證券、中天金融,沒有成分股被剔除。其中,金山辦公作為科創板股票首次亮相MSCI指數體系。
圖片來源:截自MSCI官網
MSCI中國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s Indexes)則增加了9只成分股,剔除了3只成分股。其中,市值排名前三的新增成分股分別為京滬高鐵、 中國人保和金山辦公。
此外,MSCI中國全股票小盤指數(MSCI China All Shares Small Cap Index)也將新增2只成分股,剔除6只成分股。以上調整將于2月28日收盤后生效。
與此同時,MSCI也在官網披露了后續8次季度調整的時間,分別是2020年5月12日、2020年8月12日、2020年11月10日、2021年2月9日、2021年5月11日、2021年8月11日、2021年11月11日和2022年2月9日。
從最新的名單中可以發現,金山辦公分別被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納入,這也是MSCI首度將科創板股票納入。
金山辦公日K線圖
金山辦公于2019年11月18日在科創板上市。上市尚不足三個月,金山辦公就成功被選入MSCI中國A股在岸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引起市場熱議。在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看來,金山辦公納入MSCI,原因之一是流動性較好,屬于市場上交易比較活躍的個股,二是體量和規模較大,市值居于前列,具有較好的代表性,這兩個都符合MSCI選股的標準。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稱,此次受疫情影響,多數企業選擇在家辦公的方式,因此移動辦公和遠程辦公需求出現爆發式增長。參考海外經驗,未來在線辦公、遠程辦公將成為趨勢,這一行業的需求未來將會年均復合增長率接近20%,金山辦公作為這一領域的獨角獸,將會在細分領域占有較大市場份額和增長潛力,同時金山辦公上市三個月以來走勢平穩,這也是將金山辦公納入MSCI指數體系另一重要原因。
據東方財富顯示,自2019年11月18日至2020年2月13日,金山辦公的區間累計漲幅為57.5%,金山辦公的最新市值為1017億元。目前金山辦公總股本為4.61億股,流通股僅6664萬股。
非洲蝗災引分析師關注農藥板塊
上周有關非洲蝗災的消息開始在一些網絡自媒體傳播,本周市場也對此開始有所映射,如種子(隆平高科、登海種業等)、農墾板塊(北大荒、蘇墾農發等)市場表現活躍。
種業概念股今日市場表現
但從最近國內商品期貨市場來看,今年來國內玉米、粳米期貨市場表現持續平穩,基本沒有受外圍消息的影響。雖然非洲蝗災對中國的影響還無法預測,不過這一事件最近已經引起了不少行業分析師的關注。
上海某頭部券商農業團隊最新做了一份研究資料。在這份資料中對蝗災的蔓延情況及影響、蝗蟲的習性、蝗蟲的防治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這份研究資料顯示,對蝗蟲的化學防治方法包括:目前用于防治蝗蟲的主要有菊酯類農藥(如溴氰菊酯、綠氰菊酯等);有機磷類農藥(如馬拉硫磷、敵敵畏等);昆蟲生長調節劑(如卡死克等)以及混配的農藥(如快殺靈等)。
不過該農業團隊分析認為,我國發生大面積蝗災的可能性不高,理由包括:
近十余年來我國未發生大規模的蝗蟲災害。早在2014年,農業部就出臺了《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規劃目標到2020年,農區蝗蟲達標防治覆蓋率達到70%以上,牧區達到60%以上,基本建立蝗災監控信息系統。
我國蝗蟲常年發生面積2.8億畝次左右,其中飛蝗常年發生3000萬畝次左右,北方農牧交錯區土蝗常年發生7000萬畝次左右,草原蝗蟲常年發生1.8億畝次左右,總體發生平穩。經過70年治理,已初步實現了“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的治理目標。
此次非洲/印巴蝗災遷入我國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很大部分的沙漠蝗蟲已在印巴邊境開始降落產卵,產卵后的蝗蟲遷飛能力將會顯著下降,另外受限于我國與印度、巴基斯坦接壤地區的地形,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
此外,非洲的農作物產量占比全球較低,其中玉米產量約占7%,棉花、白糖產量占比約6%,而且非洲谷物單產低,即使農作物大面積減產,對全球谷物市場供需影響非常有限。
該農業團隊認為,此次蝗災對全球主糧作物市場影響有限,而我國主糧對外依存度低,價格波動更多由國內自身供需關系主導,因此受蝗災間接傳導影響極小。
但由于受蝗災發酵和一些行業政策的出臺的影響,最近,農藥板塊也頗有看點。
申萬宏源化工團隊日前指出,蝗災防治需要配合化學農藥,多使用觸殺式殺蟲劑,包括有機磷類、菊酯類、新煙堿類、阿維菌素系列產品等,截至目前蝗災對A股農藥企業等實際訂單及業績影響尚待評估,潛在受益標的主要有:
揚農化工:國內菊酯產業鏈一體化龍頭企業,目前擁有菊酯名義產能8000多噸,其中農用菊酯名義產能超過5000噸;
安道麥A:全球布局的非專利藥龍頭企業,國內荊州基地有機磷類殺蟲劑乙酰甲胺磷龍頭產能全球領先;
利民股份:國內阿維菌素系列產品龍頭企業;
此外,中信建投化工團隊今日指出,隨著春季來臨,草地貪夜蛾卷土重來,并蔓延到黃河以北,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了2020年重點防控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值得警惕。而上述蝗災、地貪夜蛾蟲害潛在受益的農藥A股本周以來也已大多受到游資關照。
鼠年首周52.32%的私募賺錢
受疫情的影響,鼠年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被砸出一個“黃金坑”,隨著抄底資金搶籌,A股持續上漲,私募逐漸走出陰霾。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數據統計,在近一周有更新凈值的3622只私募基金產品中,就有1895只基金獲得正增長,賺錢私募占比過半,為52.32%。
有凈值更新的私募基金在鼠年首周的平均收益率為0.08%,勉強獲得正增長。從八大策略來看,管理期貨策略以1.26%的平均收益率領先,復合策略、事件驅動、相對價值也均取得正收益。與A股二級市場緊密相關的股票策略、組合基金、宏觀策略平均收益率則悉數翻綠。跌幅最大的是宏觀策略達-0.29%。
主觀投資與量化投資在鼠年首周孰優孰劣?在剔除樣本量較少的子策略后,漲幅超過1%的分別是管理期貨復合2.68% 、量化趨勢1.14% ,量化多策略0.47%。不難看出,震蕩市中,量化策略表現略勝一籌。
圖片來源:攝圖網
從近一周的高收益率情況看,股票策略、管理期貨與復合策略貢獻度較高,其中又以股票策略領先。若將同一家私募管理的多只產品均納入統計,在單周收益率超過20%的26只私募產品中,管理期貨策略13只,股票策略也有10只,兩者占比就達到88.46%。值得注意的是,在納入統計的正收益私募中,東方港灣旗下產品數量最多,有46只產品在鼠年首周得到正增長。此外,寧波寧聚、于翼資產、中歐瑞博、泓澄投資、恒天中巖、幻方量化旗下也均有超過20只產品收益取得正增長。
另據私募排排網組合大師監測,截至2月7日,百億級私募的倉位指數為65.19%,其中55.07%的百億級私募倉位在五至八成之間,倉位大于八成的百億級私募占比為23.79%。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為66.48%,40.45%的私募倉位大于八成,31.06%的私募倉位在五至八成之間。而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百億級私募的倉位是71.48%,股票私募的倉位是71.91%。可見,節后私募倉位出現了一定的下降。
踩準節奏很重要,后市私募這樣說
在上周跌宕起伏的市場行情中,醫藥、科技、新能源等板塊反彈勢頭猛烈,如何踏準市場熱點轉換節奏很重要。有不少私募在大跌行情下依舊能力挽狂瀾,大幅跑贏指數的同時還獲得正收益,從其操作策略來看,就是準確抓住了市場熱點。那么對于后市,熱點節奏如何把握呢?
純達基金
市場經過短期的“下跌調整——反彈修復”后,基本走完了2002年~2003年非典疫情時期的市場表現路徑,消化了本次疫情導致的最大“黑天鵝”,后續或許仍有影響,但程度可能會邊際遞減。目前市場信心得到修復,投資者需要從中長期的邏輯考慮。A股整體仍被低估,具備長期配置價值。另外由于新經濟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基本面受疫情影響較小,而且全球科技產業周期向上,行業景氣度加高,業績基本面風險較小,投資者可重點關注。
中歐瑞博合伙人、對沖交易部總監黃松杰
疫情對A股市場的負面沖擊最大階段已經過去,未來市場主要會再度回歸基本面,寬基指數從整體看目前仍處在合理區間偏低的位置,個股會因為景氣度及估值不同而繼續分化。
磐耀資產董事長辜若飛
上周磐耀資產重點布局了軍工、醫藥,原因是疫情對于很多非疫情相關醫藥器械而言是短期的利空,但是醫藥子行業中,疫情能夠催生血制品領域在短中長期的利好。軍工則基本上對疫情“免疫”,行業壁壘性高并且增長確定性強,因此疫情只影響軍工企業短期估值,對企業利潤不構成影響,而估值本身就在底部區域,短期的恐慌情緒帶來的是買入的機會。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