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銀華基金杯”新浪銀行理財師大賽重磅來襲,報名即可領取666元超值好禮,還有機會獲得經濟學家、高校教授等明星評委專業指導,拿萬元獎金,上新浪頭條。【點擊看詳情】
一南一北同步推出重磅國資綜合改革方案,涉及滬深大批上市公司!
原創: 邵好 時娜
滬深兩地同時打響區域性國資國企綜改試驗發令槍,將對兩地國資國企產生怎樣的影響?哪些上市公司將因此受益?
記者多方采訪,并對兩地國資上市公司進行了梳理,核心要點這就來了。
上海:競爭類企業最受益
8月21日舉行的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會議提出,要全面落實《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下稱“上海方案”),以更大的使命擔當堅定推動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再出發,以更實的舉措辦法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突破,以更強的工作合力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落實、取得實效。
今年3月14日,上海市召開國資國企工作會議,要求以國資管理創新帶動國企改革發展,加快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加快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加快提升國資監管效能,加快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上海國資改革示范區和一批國企改革尖兵。
記者了解到,在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背景下,上海市正持續推進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其中涉及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規范法人治理主體權責、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逐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全面加強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等多方面。
上海財經大學500強企業研究中心財務與金融學教授宋文閣認為,上海的這個綜改方案最受益的首先是參與混改的企業,最有可能是市場競爭類企業,目標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其次是參與“雙百行動”的綜合性改革企業,在“五突破一加強”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取得創新突破,體現上海國有經濟布局優化,體現上海綜改先行示范區的樣本力量。
最后是市場化功能弱的企業,最有可能是公益類企業。上海的綜改方案明確是把握市場化改革取向,增強國企市場微觀主體活力,增強國企內生動力、核心競爭力,增強國有資本的影響力、帶動力。
上海:混改與激勵很重要
上海國資改革板塊一覽
“上海方案將指導上海未來3至5年的國資國企改革。”據知情人士透露,新方案的亮點是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企業整體上市,擴大員工持股試點。
目前,上海共有9家地方國有企業參與全國國企改革“雙百行動”。
例如,上汽集團旗下安吉物流參與組建貨物出行平臺基金,收購國內知名物流企業天地華宇,進一步擴展物流網點布局;
東方創業將東方國際集團下屬貿易類、物流類的非上市公司整體注入上市公司,積極推進集團核心業務資產上市;
上海燃氣有限公司通過衍生分立方式搭建形成天然氣業務平臺,實現了天然氣業務與非天然氣業務的分離,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創造條件;
作為“雙百企業”的“新兵”,上海醫藥將重點加快科技創新,加強企業分類分級管理,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和創新激勵機制;
海立股份將健全上市公司治理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中信證券表示,未來上海或將從三方面發力綜合性改革:進一步推動競爭性企業整體上市和核心資產上市,提升資產證券化率;員工持股或將繼續深化;國資運營平臺助力產業升級,深入參與長三角一體化與“一帶一路”倡議。
深圳:推動國有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
《深圳市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下稱“深圳方案”)提出,深圳將從九大方面進行39項試驗探索。本次綜合改革試驗的主要目標是,到2022年,在國資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深圳市屬企業總資產達到4.5萬億元,資產負債率保持在65%以下,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00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1000億元,凈資產收益率位居全國領先地位。
推動國有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成為深圳本次綜合改革試驗的重頭戲。根據方案,到2022年,深圳將力爭實現每家市國資委直管企業原則上控股1家以上上市公司。
有分析人士指出,深圳市屬企業當前總資產規模與目標仍有45%的差距,未來大概率會通過IPO、資產注入整體上市以及并購重組等方式來實現深圳國資總資產的增長。
在具體落實上,方案已明確,深圳將實施“上市公司+”戰略,綜合運用股權、基金、資金等運作方式,推進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大力推動國有企業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加大市場化并購上市公司力度,推動國有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使上市公司成為深圳國有企業主要組織形式和管資本等重要載體。
深圳:沒有上市公司的直管企業要抓緊
深圳國資改革板塊一覽
據記者了解,深圳國資委目前共有25家直管企業,控股上市公司27家。
其中,作為深圳國資委旗下最大的直管企業,深圳市投資控股公司資產總額達5561億元,旗下一共控股10家上市公司,包括市值超千億的國信證券,市值超百億的深深房A、怡亞通、深高速,以及市值不到百億的深物業A、通產麗星、天音控股、深紡織A,還有兩家市值超百億的港股上市公司深圳國際及灣區發展。
深圳市遠致投資公司則控股了3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建科院、科陸電子、深南電。根據方案,承擔“打造全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標桿”重任的遠致投資,將以并購重組、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市值管理、發展產業基金為重點,推進市場化股權運作,到2020年,力爭公司總資產突破1000億元,新增2至3家控股上市公司。
此外,直管企業特發集團旗下有特發信息、麥捷科技、特力A三家上市公司;深業集團旗下有深圳控股(港股)、沙河股份兩家上市公司;賽格集團旗下有深賽格、華控賽格兩家上市公司。
而鹽田港、深圳機場、深圳能源、深圳燃氣、深糧控股、農產品、天健集團、深振業A等深圳市國資委直管企業均已整體上市。
目前,深圳國資委仍有10家直管企業旗下沒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深創投、特區建發、深圳水務、深圳巴士集團、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院、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團,深圳免稅集團 、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深圳市鯤鵬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其中,深創投雖然沒有控股上市公司,但是作為管理著各類資金總規模約3389.89億元的創投界“一哥”,截至2019年4月底,已投資項目994個,累計投資金額約439億元,其中145家投資企業分別在全球16個資本市場上市,251個項目已退出(含IPO)。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陳志杰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