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量化巨頭靈均投資“賣空”被刷屏!滬深交易所出手,網友:又一類量化策略要“收攤”了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盡管大盤連漲幾日,上證綜指邁向3000點,但由微盤股風格暴露引發的“量化股災”仍歷歷在目。
截至年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萬得微盤股指數今年以來下跌40.09%,多家頭部百億量化私募2月劇烈回撤,以穩著稱的中性策略被頂上風口浪尖。經過這一巨震,量化行業再度陷入集體反思,選股模型雷同、風控不力等都是行業面臨的挑戰,未來行業或會重新洗牌和分散,危機并存。
頭部私募抱團微盤股暴虧
2月20日,市場傳出幾家百億私募面臨破產,原因是自營DMA(加杠桿的中性策略)暴虧數十億元。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機構破產并不屬實,但DMA的巨額虧損則是既成事實,這類產品多為私募機構自營產品,單家自營盤或在100億~200億左右,并不多對渠道客戶銷售。但少數對客戶銷售的DMA此次可能直接導致客戶爆倉。
在2月“量化股災”下,曾在2023年市場單邊下挫時仍斬獲可觀收益的量化悉數回吐收益。據統計,1月8日到2月8日,就中性策略而言(虧損嚴重的機構往往做多微盤股,并通過做空滬深300、中證500股指期貨來進行對沖),黑翼跌5.2%,幻方跌13.73%,卓識跌13.39%,靈均跌14.78%,天演跌8.26%,九坤跌13.99%,明汯跌6.31%,啟林跌8.95%。指數增強產品則跌幅更大,不乏機構錄得超出20%的跌幅。
記者發現,在頭部私募中,中性策略跌幅有限的僅鳴石等少數幾家,鳴石中性策略從1月8日到2月8日的區間收益為-0.35%。據了解,該機構避免了小市值和微盤股,尤其規避了市值排名后30%的股票和ST股票。但多數量化中了過度風格暴露的招——回顧2023年,中性產品和中證1000指增備受追捧,因為全年小盤風格占優,微盤股大漲,新開倉空頭合約對沖成本顯著降低,雙重利好下,中性產品全面收漲。然而,百億私募若紛紛扎堆炒作小微市值股,市場反轉的結局可想而知。
某百億量化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原本應該穩健的中性策略的暴虧是這次令投資人始料未及的。“基差快速收斂(存量對沖成本飆升)和alpha(超額)雙雙負收益導致中性策略大跌,問題在于壓根跑不掉,再加上DMA后來被限制賣出,加劇了跌幅。例如最近被罰的靈均,持倉一般都是微盤股,不少頭部量化抱團小盤股,賣的時候發現沒人接盤,就看誰跑得快了。現在幾家頭部量化的客戶都炸了,買的中性策略都虧了10%~20%。”
2月21日,某量化客戶群仍未平靜。有客戶質問機構的中性策略:“R3(中等風險級別)對沖的定義是什么?波動大于滬深300?風控究竟是怎么做的?購買人出認購費、管理費、超額業績費(超額業績的20%),但卻遭遇這樣的回撤,一周跌10%,有理由嗎?如果這是一個指數增強產品,那么沒什么需要說明。但一只R3對沖產品,第一要求就是做好風險對沖、保證收益波動平穩,而不是給出和R5指增產品一樣的理由。”
不難發現,此次投資者對于中性策略的意見頗大。2023年量化中性策略曾一騎絕塵,在單邊下挫的市況下給投資人賺到了穩穩的收益,其中基差走闊(存量對沖收益增加)帶來的貢獻不容小覷。某頭部券商營業部負責人亦對記者表示,2023年全年小盤風格占優,微盤股大漲,為量化模型的選股端創造豐厚的超額收益。換言之,中性產品通過做多小微盤股、做空指數期貨來獲得超額收益;在對沖端,股指基差整體呈貼水收斂走勢,新開倉空頭合約對沖成本顯著降低。雙重利好下,線上中性產品全面收漲,低貝塔策略配置價值凸顯,其中寬德以12.41%的收益率居于同類前列。但2024年畫風突變,中性產品開始遭遇機構贖回,微盤股亦開始發生“踩踏”。
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股指期貨1月中旬以來進入極端深貼水區域,深貼水是量化超額崩盤和微盤股崩盤前最強烈的信號,“因為股指期貨基差走闊到歷史極值,未來一定會收斂,這會給中性產品帶來負貢獻,加了杠桿的DMA就是3~4倍的負貢獻。而DMA里有很多是量化私募管理人自營資金參與的,不會放任自己的錢去承擔確定性的虧損,所以就需要減倉,大規模減倉對微盤股會形成‘踩踏’,導致中證1000、中證2000大跌。”
選股模型雷同、風控不力問題再現
量化行業陷入這種集體困局并非首次,究其原因,選股模型雷同、風控不力始終是久未解決的問題。
“其實這和基本面關系不大,量化大部分是依賴價量,選股模型雷同是主要問題。”上述頭部私募人士告訴記者。
另一量化機構業務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賺錢的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模型好,不會想著去做風控和控制風格暴露,而不賺錢、虧錢的時候才會想著去做風控。”
亦有券商人士提及:“部分機構選擇賭一把,賭來高收益就能拿到高績效和年終獎,尤其是拿別人的錢賭一把,賭贏了就可以提大量超額業績提成。最早買小盤的那一批機構鎖定了超額收益就可以早點跑,讓別人接盤。其實這次量化最大問題就是流動性風險,這么大量的資金全堆在小票里,很難避免踩踏,買微盤就要考慮規模,規模大了風險自然會攀升。”
資深全球宏觀基金經理袁玉瑋此前對記者表示:“就國內的中性策略來看,基本就是買小盤、空大盤,但這其實并不是真中性。在海外,‘beta中性’才是真中性,這在國內市場幾乎沒有,真中性也很難做出業績,這導致‘假中性’變相坐莊,尤其是微盤股。關鍵還在于,‘假中性’的beta和風格暴露很大,不適合大幅加杠桿。”“beta中性”是指一個投資組合的beta系數為0,即該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不會受到市場整體波動的影響。這通常意味著該投資組合被設計成具有與市場整體相同的風險暴露,但其預期收益率與市場無關。
盡管行業再度受挫,但中國量化行業發展的機遇仍存,但格局或進一步分化。
有觀點認為,一部分量化管理人將出清,這存在主動和被動的成分;一部分管理人回歸自營,這是因為資管和財富代銷的性價比太低,加之這波行情可能會重置代銷進程,對規模不大的量化管理人尤其不利;一部分成功過渡的管理人會相對積極,將繼續尋找發展的機會。整體而言,業內人士認為,量化賽道的干預度會繼續上升,監管的不確定性會對量化策略層面產生影響,這也需要被納入考量。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