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9月26日上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7.0298,下調378點,隨后央行祭出大招——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
離岸人民幣短線反彈,隨后又開始走弱,截至10:25,美元對在岸人民幣報7.1556,美元對離岸人民幣報7.1568。
“折算下來,遠期購匯額外要加差不多700點的成本。還有兩天時間,需要進行外匯風險管理的企業客戶,可能會利用這個時間窗口進行遠期購匯。”某股份行對公業務部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沒想到‘大招’出得這么快。”某外資行策略師告訴記者,市場對央行這一工具的祭出并不意外。早在上周9月2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9798,當日即期交易價格最弱觸及7.106,較中間價的偏離程度達到近1.6%。22日凌晨,美聯儲如預期加息75BP,但提升了2022年~2024年的利率預測,分別從3.4%、3.8%、3.4%調整為4.4%、4.6%、3.9%,徹底粉碎2023年降息的幻想。中美利差倒掛的幅度有所擴大。
該工具首次出現是在2015年人民幣大幅貶值、資本持續外流之際。當年9月,央行要求金融機構按其遠期售匯(含期權和掉期)簽約額的20%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相當于讓銀行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虧損而計提風險準備。 這里的“售匯”,是從銀行角度來說的,對應企業或者個人的“購匯”。當企業或者個人在未來某個時間有外匯需求時,可以現在買入外匯,也可以和金融機構簽訂一個遠期協議鎖定匯率。對金融機構而言,就是遠期售匯業務。
比如某進口企業A,與銀行簽訂了一個遠期購匯合約,約定3個月后以1:6.8的匯率購買1億美元,即使3個月后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到1:7,A企業也能以6.8億元購買到1億美元,比此時在市場上直接購買節省5000萬元。
“一般在貶值壓力加大時,銀行都會建議企業進行遠期購匯,其價格相較即期購匯更好,這可能會被視為加大了人民幣貶值的預期。因而針對銀行的遠期售匯征收20%準備金意在抑制市場購匯行為,因為金融機構一般會將20%的成本轉嫁給客戶。”某中資大行外匯交易員此前對記者表示。
9月初,瑞穗銀行亞洲首席外匯策略師張建泰稱,央行有可能重新對遠期售匯業務征收20%外匯風險準備金,以應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副作用。當時也有外資行策略師表示,“我們并不認為央行目前會重新對遠期售匯征收風險準備金,這是更長期的結構性手段,還包括重啟逆周期因子等,目前推出的可能性都比較小。這些措施一般是在人民幣明顯超跌且估值明顯低于基本面時才會推出,作為結構性推升人民幣的手段。而現在的情況是,人民幣并未被明顯低估(多數亞洲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市場也沒有形成強烈單邊看空人民幣的預期。”
不過,考慮到美元勢頭越發強勁,加之近期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速度加快,市場認為央行此舉并不難理解。
過去一周,美元指數一度突破113.19大關,創2002年5月以來的新高,一年以來漲幅21.49%,美元指數前高在2002年1月的120附近。一年來美元對歐元升值17.43%、英鎊20.84%、澳元10.54%、韓元21.15%、日元29.95%、對人民幣升值10.36%。
信達證券宏觀策略總監解運亮告訴記者,央行穩匯率的工具眾多,包括但不限于:啟動逆周期因子、調整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收緊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等。
美元的動能可能暫時難以消退。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告訴記者,在激進加息下,美債收益率飆升,導致美元和其他貨幣之間的息差急劇擴大,自然導致非美貨幣匯率貶值。上周,一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突破4.1%,創下近十多年來最高水平,當前中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在1.8%左右。
“目前看,美國的利率上行趨勢尚未結束,美國的國債收益率要領先于美國聯邦基準利率見頂,如果加息在明年上半年見頂,那么美債收益率大概會在今年底見頂,相應的人民幣貶值壓力可能會延續到今年年底。歷史數據來看,在2年期美債收益率見頂前,美元指數也很難見頂。”他稱。
責任編輯:王翔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