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年內885家A股公司發布1097單并購計劃
本報記者 吳曉璐
并購重組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也是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保持活躍。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年內A股上市公司累計發布1097單并購計劃,同比增長29.82%。
市場人士認為,從并購目的來看,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仍以產業整合為主。近年來,隨著監管層重點關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的“三高”情況,并購重組平均溢價率逐漸回歸合理,商譽減值風險亦有所緩解。
三大行業并購活躍
2020年10月份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提出,“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主渠道作用,鼓勵上市公司盤活存量、提質增效、轉型發展。”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以首次公告日統計,截至6月11日,今年以來,885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1097單并購計劃,同比增長29.82%。其中,805單進行中,268單已經完成,24單失敗。
“今年以來并購重組案例顯著增多,與監管層的支持分不開。”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總體來看,并購重組有利于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但上市公司不能盲目并購,監管層需要對高溢價并購、“蛇吞象”并購等進行較為嚴格的監管。
從行業劃分來看,剔除24單失敗的并購計劃,醫藥生物、化工和機械設備等三行業的并購計劃較多,分別有123單、100單和97單。
陳靂表示,并購重組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和機械設備行業,一方面是因為上述行業上市公司數量多,從歷年數據來看,這些行業每年的并購數量均較多;另一方面,這三個行業利潤情況良好,有現金流支持,可以通過并購產生規模效應,降低生產成本。
“醫藥生物、化工和機械設備三個行業景氣度較高,因此整合的需求可能也較高。”華泰聯合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張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并購重組大多還是以同行業、上下游的產業整合為主。而且,目前A股市盈率比較合理,純粹套利、完全跨界的并購重組越來越少。堅守主業發展、回歸并購本源,已成為資本市場共識。
多公司調整業績承諾事項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標的的業績達標率下降。《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存在業績對賭的項目中,披露標的公司2020年度實際凈利潤的有435單,其中,有266單的實際凈利潤超過承諾凈利潤,占比61.15%,較2019年度有所下降。
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6月11日,至少有57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調整了并購重組中業績承諾方的承諾事項安排,包括延長標的資產業績承諾期、適當調整承諾內容、降低承諾業績等。
華聞集團6月8日發布公告稱,將原協議中標的公司的業績承諾期由2018年至2022年調整為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五個會計年度,2020年業績不在合并計算范圍之內,但承諾合計凈利潤保持不變。
哈工智能則下調了標的資產的承諾業績。5月份公司公告稱,由于2020年疫情影響,標的公司海外業務實施受阻,導致其整體經營受到影響,因此,將業績承諾中標的公司2018年度至2021年度共計四個會計年度合計經審計凈利潤2.08億元調整為不低于1.78億元。
去年5月份,證監會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標的資產受疫情影響等情況做出安排,提出原則上可延長標的資產業績承諾期或適當調整承諾內容,調整事項應當在2020年業績數據確定后進行。
“受疫情影響,去年的業績承諾完成情況一般。”陳靂表示,但證監會已充分考慮到了相應情況,其在去年5月份表示,對于尚處于業績承諾期的已實施并購重組項目,標的資產確實受疫情影響導致業績收入、利潤等難以完成的,上市公司應及時披露標的資產業績受疫情影響的具體情況,分階段充分揭示標的資產可能無法完成業績目標的風險。
商譽減值風險緩釋
近日,浙江某上市公司因溢價62460.69%收購事項收到上交所問詢函。上交所就交易必要性、標的資產評估作價合理性等問題發出問詢。
近年來,隨著監管層重點關注并購重組中的“三高”現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估值回歸合理,商譽減值風險緩釋。
《證券日報》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2020年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準備新增額為733.1億元,同比下降69.09%,2019年新增額為1239.58億元。2020年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損失為1209.06億元,同比下降21.53%。
“總體來看,2020年全年商譽減值新增規模較2019年有所下降。”陳靂表示,前幾年多家上市公司因大額商譽減值導致業績不及預期。2018年證監會發布《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加強對商譽減值的會計監管,規范上市公司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及信息披露。近兩年,上市公司商譽減值風險有所緩釋。
張雷表示,上市公司高商譽主要來自高溢價并購。近年來,上市公司實施完成的并購重組項目,資產估值比較正常。若溢價過高,監管層會重點關注,對評估作價的合理性進行問詢。
責任編輯:陳嘉輝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