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家底”超十萬億 中國的養老金還有多大缺口
作者: 郭晉暉
[ 一個不容樂觀的事實是,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將直接導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總量增收下降。21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呈現出速度快、規模大、未富先老等特點。 ]
[ 中國GDP總量世界第二,占全球GDP的16.3%,但中國各類養老金占全球養老金比重僅為2.8%,與中國經濟總量排名第二的地位很不匹配。 ]
即使在2020年的疫情沖擊之下,中國GDP仍逆勢增長,總量首次突破百萬億元大關。然而, “三支柱”養老金儲備的資金量卻與這GDP的“段位”并不相稱,“未富先老”正在倒逼養老財富儲備提速。
國家層面已經行動起來。截至2020年末,符合條件的央企和中央金融機構劃轉工作全面完成,共劃轉93家央企和中央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總額1.68萬億元,養老金的“家底”日漸豐厚。
2019年,包括基本養老保險收支結余、全國社保儲備基金以及劃轉國資在內的第一支柱養老保險基金及儲備的總規模約有10萬億元。雖然受到社保費減收的影響,去年累計結余會有一定的下降,但在劃轉國資以及財政補助之下,第一支柱的規模仍有望保持在10萬億元的量級。此外,再加上我國已經實賬積累的3萬億元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我國三支柱的養老金“家底”約有13萬億元。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員張熠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絕對規模來看,我國是養老儲備最大的國家之一。如果換算成國民人均,這樣的規模還是遠遠不夠的。無論是國家、企業和個人,都需要對未來老齡化所帶來的養老收支壓力進行更多的儲備。
養老金“家底”大盤點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建立了三支柱的養老金體系。第一支柱是國家舉辦的強制性基本養老制度,第二支柱為補充性養老保險,后來發展為企業自愿舉辦的企業年金和機關事業單位強制加入的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個人和家庭為單位自愿建立的賬戶制養老金制度。
中國現在三支柱養老金的家底有多少?不同機構的口徑有所不同,有的將國有股劃轉的部分算入,有的則不算,只計算基本養老金結余、全國社?;?、第二支柱年金的總額。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0》(下稱“報告”)稱,2019年底,全國社?;?.1萬億元(去重后);第一支柱城鎮職工和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為6.3萬億元;第二支柱企業年金為2.5萬億元,職業年金為0.7萬億元。由于第三支柱稅延型養老保險只有幾億元的保費收入,因而忽略不計。
按照可比口徑,2019年各類養老金總計大約11.6萬億元,在99.1萬億元的GDP總量中,僅占11.7%。這個比重遠低于OECD(經合組織)國家的平均值。2019年OECD的36個成員國中,養老基金占GDP比重平均為49.7%,有8個國家超過100%。其中丹麥為198.6%、荷蘭173.3%、加拿大155.2%、美國134.4%。
中國養老保險三支柱體系的儲備不僅存在總量問題,還存在結構問題。中國養老金總量構成中大約3/4來自戰略儲備基金和第一支柱養老金,第二、第三占比很少,而發達國家正好相反。
張熠表示,一些發達國家第二、三支柱積累的養老基金規模非常驚人,龐大的養老基金為資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成為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儲蓄也極大地促進了理財業的繁榮。
從全國社保基金的口徑來看,國有資本劃轉社?;鸬墓煞菔腔攫B老保險基金儲備的一部分。截至2020年末,共劃轉93家央企和中央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總額1.68萬億元,中央層面劃轉工作全面完成。按照財政部等部門2019年提出的要求,地方層面也應于2020年完成劃轉工作。受到疫情等影響,目前地方層面的劃轉尚未完成,但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之中。
全國社?;鹄硎聲B老金部主任陳向京等撰文指出,劃轉國有資本為社?;鸲嗲阑I集資金提供了重要途徑。截至2019年底,中國第一支柱基本養老基金及儲備的總體規模為10萬億元,未來隨著參保人群繼續擴大以及國有資本劃轉社?;鹆Χ冗M一步加大,這一規模有望持續擴張。
按照這個寬口徑,2019年中國養老金“家底”可以分為四部分,一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二是全國社保基金;三是國有資本劃轉的股份;四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四項總計約為13萬億元。
受到疫情的影響,與2019年相比,我國養老儲備在結構上發生了一些變化。為了保市場主體和保就業,中央在疫情期間實施“減免緩”養老保險繳費政策,企業養老金基金繳費全年減收將超過1.5萬億元。人社部的數據曾預計,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到2020年底還能保持3.8萬億元以上的結余。在養老保險基金結余減少的同時,國家加大了國資劃撥的力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結余減少對養老儲備的不利影響。因此可以預估,2020年我國養老金儲備不會出現大規模的縮小,仍能與2019年基本持平。
此外,第一財經采訪的業內人士稱,社保減收確實會影響到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但減少的情況還要看中央財政的補助情況,如果中央財政加大對于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那么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會高于政府部門的預期。
從GDP大國走向養老金大國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中國是一個GDP大國,卻不是一個養老金大國。從中國GDP和養老金分別占全球GDP和全球養老金的比重來看,相差懸殊。中國GDP總量世界第二,占全球GDP的16.3%,但中國各類養老金占全球養老金比重僅為2.8%,與中國經濟總量排名第二的地位很不匹配。
從人口結構的變化來看,中國有限的養老金儲備顯然難以應對不久之后的老齡化高峰。上述報告稱,未來10年,我國領取養老金的人口將大幅增加,2019年為1.02億人,2025年、2035年將分別上升到1.37億、1.90億人。相比之下,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儲備卻很不成比例。
一個不容樂觀的事實是,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將直接導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總量增收下降。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人陸續退休,并將在未來10年內全部退休。21世紀前期將是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最快的時期,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呈現出速度快、規模大、未富先老等特點,受此影響,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撫養比持續走低。2019年中國企業職工的撫養比只有2.6:1,遼寧1.5:1、黑龍江1.3:1。
未來若僅靠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來應對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結果只能是“獨木難支”。面對這樣的形勢,《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已將加強養老財富儲備、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張熠認為,中國本身是一個儲蓄率極高的國家,國民儲蓄率約為20%,而政府和企業儲蓄率還有20%多,合計超過40%。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從總量上來說并不缺乏資金,根本問題在于結構,增加養老儲備并不是說要改變現收現付制,而是要將社會財富用于應對老齡化。
中國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目前儲蓄存款、理財、保險資金三項加起來規模合計已經超過150萬億元,可以轉化為長期養老資金的金融資產非??捎^。當前需要通過有效的引導和改革,將個人儲蓄和個人投資的一部分資金轉化為商業養老資金。張熠稱,可以通過發展稅優型第二、三支柱,引導企業和個人將一般儲蓄轉化為養老儲蓄。
大力發展第三支柱的私人養老金是增加養老財富儲備的一條必由之路。國際經驗表明,當一個國家的私人養老金越充分,這個國家的養老金制度的整體可持續性就越強,目前,我國第三支柱的頂層設計還未出臺,稅優試點僅限于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已經延期,擴圍方案還未出臺。報告建議,盡快推出一個完整的、容納所有金融產品的賬戶制第三支柱設計方案,讓第三支柱成為真正的賬戶制養老,成為第二支柱的“蓄水港灣”。
張熠認為,將社會財富用于應對老齡化除了引導儲蓄向養老轉化之外,還可以通過國資劃轉社保來充實社會基金,以戰略儲備的眼光考慮國有資產管理;還可以將外匯儲備進行一定改造,加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求,使其具有主權養老基金功能。
責任編輯:李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