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億車險綜合改革啟動 中小險企怎么辦?
作者: 楊倩雯
[ 2019年我國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保費收入8189億元,占財險保費的63%。 ]
“我們已經加班加點準備了兩個月左右了,這兩天我們已經把新條款交了上去。”從7月車險綜合改革征求意見稿下發后,這名產險人士所在的公司就已開始著手進行準備工作。
這也是車險行業這兩個月來共同的狀態,上到監管、行業協會,下到公司,整個行業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籌備,迎接9月19日到來的車險綜合改革(下稱“車險綜改”)。
據第一財經了解,截至9月17日已有數十家公司上報了符合綜改要求的商業車險及交強險新條款進行備案或審批。而行業協會、各地監管局等也都嚴陣以待,確保車險綜改平穩過渡。
“對于綜改之后的市場,我們覺得壓力挺大的。”面臨著車險綜改正式實施,一名中型財險公司省級分公司總經理對第一財經記者感嘆道。
在“馬太效應”極強的我國車險市場,和大型公司的龍頭效應相比,車險綜改帶來的短期內保費下降、賠付增加無疑將迫使中小型險企在車險綜改中修煉內功,尋找新的立足點。
蓄勢待發
從7月下發征求意見稿以來,車險綜改就成了產險行業中的“頭等大事”,尤其是9月初銀保監會正式下發了《關于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確定車險綜改將于9月19日起開始正式實施,整個行業都開始了如火如荼的準備工作。
僅僅半個月時間,銀保監會連續發布了《關于調整交強險責任限額和費率浮動系數的公告》、《示范型商車險精算規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則發布了商業車險及交強險的新示范條款……一系列配套政策陸續落地。
而在保險公司這端,費率測算、系統開發、人員培訓、單證印制、聯調測試等多個方面均需開展對應的調整工作。而其中,車險綜合改革聯調測試環境于9月1日開放至9月17日關閉。
“這次時間也比較緊張。圍繞綜改,這些天我們一直在加班加點,進行系統測試、數據接口更新、新條款準備等等工作,現在基本都就緒了。”上述產險公司人士表示。
同時,在各個地方銀保監局層面,也始終在采取各種動員、培訓、市場教育等方式來確保車險綜改的平穩到來。
江蘇、大連、海南等地的銀保監局均在官網上表示近期召開了車險綜改的相關會議,推進改革平穩進行。
以陜西銀保監局為例,其在幾天前表示正指導財險行業陸續開展產品費率測算、備案產品預審、系統聯調測試、業務流程改造、員工隊伍培訓等各項準備工作,部分財險公司已開始向銀保監會上報新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待備案通過后,陜西銀保監局將及時指導各財險公司按期完成商業車險新舊產品的切換工作,推動該省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改革試點與全國車險綜合改革順利銜接,平穩落地實施。
就在車險綜改正式啟動的前夕,9月17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了《關于加強北京地區非金融類車險兼業代理機構合規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險公司的中介渠道管理責任,要求保險公司加強車險兼業代理渠道業務合規性管理并實行登記報告管理,這也被市場認為是配合車險綜改對車商、4S店等新車保險的主要渠道進一步加強管控。除了北京銀保監局之外,其他的各地銀保監局也紛紛表示將加大市場監測力度、整治亂象、嚴格監管作為保障車險綜改順利進行的重點工作之一。
中小險企扎堆車險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保費收入8189億元,占財險保費的63%。車險這塊大蛋糕,國內產險公司皆想分食。
不過,盡管我國車險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但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定價、高手續費、經營粗放、競爭失序、數據失真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而在經歷了幾次車險改革后,這次車險綜改被市場認為是“動真格的”。
“降價、增保、提質”是此次車險綜改的精髓所在。預計改革實施后,短期內對于消費者可以做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
根據綜改相關內容,此次車險綜改中,交強險責任限額大幅提升,有責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商車險在不增加保費的同時增加了盜搶、地震、自燃等六種保險責任,并刪除了一些免賠約定。同時,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的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這意味著商車險“鋪費用”的空間將變得更小。
根據業內普遍的預計,在這種情況下,短期內預計車險保費將下降15%~20%左右,而保費下降、賠付上升的情況下,全行業均會面臨短期的承保盈利壓力。不過從中長期而言,業內人士均認為龍頭險企將憑借自身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再次展現出競爭優勢。
事實上,在財險市場上,人保、平安、太保這“老三家”在多輪改革中龍頭地位并沒有改變,盡管它們之間的市場份額會出現此消彼長,但三家合計仍占據財險市場的大多數份額。
“很多中小財險公司都扎堆擠在車險業務里,但是由于品牌、機構、渠道、成本控制等方面并沒有優勢,如果通過價格戰來搶份額,高企的費用自然會拖累其承保利潤。”一名業內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而在附加費用率上限進一步下降的車險綜改中,它們的處境無疑更加艱難。
“在附加費用率進一步壓縮的情況下,和大公司相比,中小公司沒有品牌、服務也跟不上,在車險市場的競爭力急劇下降。”上述中型公司省分公司總經理表示。
面對重重挑戰,中小財險公司該如何突圍?
上述總經理給出的對策是:加大直銷渠道建設,差異化配置報價策略,提升服務能力,加強運營管理控制后端成本。
“這次車險綜改也給了我們進一步審視自己的機會,如果無法放棄這個市場,那就唯有修煉內功。”另一名小型財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該公司目前正在落實優化內部管理,做到降本增效,并進一步補充資本金。同時也在開辟新的賽道——大力發展非車險業務,努力落實技術創新,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而在此次車險綜合改革中,中小公司的經營困難也被監管考慮到。例如在產品政策上,監管支持中小公司優先開發差異化的產品和網銷、電銷產品;定價政策上,支持中小公司執行更加靈活的一些自主定價系數的管理;費用政策上,支持中小公司執行更加寬松的優惠上限政策。
“我們也沒法預料到所有情況。”正如上述中型公司省分公司總經理所說,在經歷了多次車險改革之后,此次的車險綜改將帶領行業走向何方,市場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