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理財子公司首年均實現盈利 招銀理財凈利潤達15億
潔凈起步的理財子公司為資管新規之后的行業帶來一股清新之氣。到今年銀行半年報披露之際,第一波成立的理財子公司已運營一年有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各家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半年報理財數據發現,6家大行、9家上市股份制銀行中,多數理財余額較去年同期及去年末有所增加,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占比不斷提升。披露數據的9家理財子公司凈利潤最高的是招銀理財,達15億元,9家均實現盈利。
從理財余額比較,工行仍高居第一,達2.49萬億元;第二名仍是招商銀行,達2.38萬億元;位居第三的是建設銀行,達2.02萬億元。農行、中行、興業、中信和交行,理財余額均超過1萬億。浦發銀行未披露截至6月末的理財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規模統計口徑并不統一。比如招行等銀行采用理財產品總規模的口徑,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等采用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
多數銀行的理財規模上升。比如報告期末,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不含結構性存款)2.3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68%;中信銀行非擔險理財產品存續規模11527.77億元,較上年末上升4.49%;興業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含理財子公司)余額13429.09 億元,同比增長11.31%;平安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6652.8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7%;交行理財產品余額10050.01億元,同比增長12.18%。
也有部分銀行理財規模有所減少。例如,農業銀行非保本理財資產規模為1.89萬億元,去年末為1.96萬億元,減少0.07萬億元;華夏銀行期末存續理財產品余額6448.65億元,比上年末下降1.13%;浙商銀行期末理財產品余額2926.69億元,較年初降幅為11.44%。
與此同時,理財帶來的中收出現分化。
招行理財業務收入較往年大幅增長,招行行長助理劉輝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實現56.5億元的全口徑受托理財收入。其中,銀行銷售端的收入加上分行渠道收入大約36億元,理財自身管理費收入約20億元。隨著理財規模的平穩增長,理財收入也實現了平穩有效增長,上半年同比增幅達120%。
中信銀行上半年實現理財業務收入25.38億元,同比增加5.00億元;光大銀行報告期內,實現個人財富管理手續費凈收入38.25億元,同比增長62.37%,其中代理理財收入同比增長417.03%。
也有銀行仍處在資管新規后的適應期,理財業務收入較往年同期減少。比如郵儲銀行降低8.42%,浙商銀行較去年同期下降八成。
基本上,所有銀行的凈值轉型都在加速。在公布此項數據的銀行中,招行符合資管新規的新產品規模突破萬億大關,達1.09萬億,占比45.8%,較往年上升14.58個百分點。工行業績發布會上公布,新產品超過萬億規模。此外,新產品占比超過六成的有三家,分別是中信銀行(67.7%)、興業銀行(66.06%)以及平安銀行(60.6%)。交行和招行此項占比超過產品總規模的四成,農行和光大銀行此項占比超過三成。
從理財子公司成績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了9家頭部理財子公司的財報數據,目前均實現利潤。其中招銀理財拔得頭籌,凈利潤15億元。農銀理財、中郵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和工銀理財排在第二梯隊,凈利潤分別是4.77億、3.09億、3.04億、2.79億和2.56億。此外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還有建信理財(1.31億元)、興銀理財(1.03億元)。
“我們相信,延期一年的政策出臺后,整個行業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清晰的步驟,對老產品和存量產品進行有效退出。‘剛兌型產品’就像雙刃劍,如果它們的無風險成本高而又不能有效壓退的話,實際上凈值型產品的發展會受到一些制約和障礙。隨著老產品的退出,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凈值型新產品,會有更快的增長速度。”劉輝表示。
交行副行長周萬阜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資管新規延期有兩個影響:其一是可以使交行部分期限較長的資產基本自動到期。二是,目前資管業務仍處于轉型時期,交行可以發行符合新規的新產品,培育長期資金來源,提高對存量資產的能力。
為更好運用好這次監管政策的調整,他提到交行將主要做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握主動性,加強建設,將充分利用時間窗口加強在投研領域的創新,為承接老產品客戶和資金做好準備。
二是加強對長期資金的培育,增加對各類合規資產中長期配置投資。
三是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定期對待整改要求進行全面梳理,對新產品的承接、市場化轉讓、回表等不同類型明確細分整改計劃并分類跟蹤,與產品端整改同時進行。
工行副行長廖林透露,存量業務轉型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截至7月31日,工行存量理財產品共計持有非標資產約5000多億元,比高點時壓降了46%。
此前債市波動,招行有產品出現了凈值低于1的情況,招行首次在半年報中進行回應:這是資管新規發布后,凈值型理財產品面臨的新情況。對此,招銀理財迅速應對,降低相關產品久期和杠桿,同時運用國債期貨等緩釋市場波動的工具進行風險對沖。對于剛成立或即將發行的產品,拉長建倉周期,優先補充其他資產,等待債市情緒穩定和回調機會。
責任編輯:張緣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