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藥品集采火藥味濃 三家外企入局
作者: 呂進玉 林志吟
新一輪的專利過期的原研藥將要從全國主要公立醫院退出。
在8月20日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下稱“集采”)中,有三家外資藥企入圍,分別是輝瑞、衛材、優時比,而拜耳、阿斯利康、禮來、葛蘭素史克(GSK)、中美施貴寶、默沙東、諾華、西安楊森等藥企紛紛出局。
每一次集采都在推動國產仿制藥替代潮,從這次看,替代進程進一步加快。
被替代之后的外資藥企,目前擺在眼前的最現實問題是,如何在醫院外的市場尋找新出路。
三家外資藥企入局
據此前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此次集采中,默沙東涉及的品種最多,達到五個;接著是阿斯利康,涉及的品種數量是四個,諾華集團及制藥涉及品種數量為三個。
然而,以上三家企業均未出現在此次中標名單中。
第一財經記者在集采現場注意到,禮來的奧氮平口腔崩解片(非典型神經安定藥)、默沙東的地氯雷他定口服常釋劑型(用于緩解慢性特發性蕁麻疹及常年性過敏性鼻炎等)、中美施貴寶的二甲雙胍口服常釋劑型(一線糖尿病治療藥物)、GSK的拉米夫定口服常釋劑型(乙肝、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療藥物)等,都以超過限價100%以上的報價出局,在本次集采中顯示了“撤退”的態度。
最終入局這次集采的輝瑞、衛材、優時比,在競價過程中經歷了一輪“無奈”的大降價。如中標入選的輝瑞公司的利奈唑胺(抗菌類藥物)口服常釋劑型報出31.25元/片的價格,相比限價的319.517元/片,降幅超過90%;日本衛材的甲鈷胺口服常釋劑型則降價84%,以0.1元/片的價格進入最終名單,值得一提的是,該藥品采購量超過17億片,是本次集采中采購規模(數量)最大的品種之一。另外,優時比的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原研抗癲癇針劑)以85元/瓶的價格入選,相比限價340元/瓶,降幅達到75%。
在外資藥企出局的過程中,中國本土仿制藥企積極降價入圍。
此次集采中標“大贏家”齊魯制藥不改其 “價格殺手”本色,涉及八個品種的藥物均入選集采名單,其中,奧氮平口崩片5mg規格價格為0.45元/片,降價高達95.14%,遠低于禮來18.6元/片的價格;類風關藥枸櫞酸托法替布片5mg規格報價1.6元/片,狂降97.59%;維格列汀50mg規格報價0.45元/片,報價大降89%,低于原研廠家諾華2.83元/片;卡培他濱0.5g規格價格為2.3元/片,降價70%,遠低于原研廠家羅氏24.83元/片的價格。
在前幾次的集采競價過程中,華海藥業(600521.SH)都憑借其擁有全產業鏈優勢積極參與競標并勝出。這一次,依舊如此。第一財經記者從華海藥業方面了解到,華海藥業纈沙坦(片劑) 80mg規格、奧氮平口崩片5mg規格及鹽酸舍曲林片50mg規格三個集采品種全部中標。
外企轉戰零售市場
部分外資藥企落選,受影響不小。
如被國產廠家低價甩出的拜耳,更是丟失了此次集采中占據采購額度之首的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這一品種。作為抗生素藥,莫西沙星在本次集采中總規模將達17.59億元,占了總采購額的7.8%。不像此次參與競標品種之一的二甲雙胍身后跟著近30家的競爭企業,莫西沙星僅有兩家過評,分別為天津紅日藥業和海南愛科制藥。
根據集采現場報價,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限價219.16元,海南愛科報價35.27元,天津紅日藥業報價32.8元,而拜耳報價98.88元。根據Wind醫藥庫數據,2019年莫西沙星氯化鈉注射劑國內樣本醫院銷售額為 9.13 億元,拜耳銷售收入占比約為96.08%;而紅日藥業(300026.SZ)和海南愛科制藥均無銷售。此次集采后,拜耳丟失的市場將由紅日藥業和海南愛科制藥補上。
一直以來,非專利藥物的不合理定價機制,加劇了醫保收支失衡。在我國當前藥品購銷流程中,醫保對醫生處方監督較弱,“回扣—藥價—醫保支出”經常形成循環。醫院、醫生傾向于選擇藥價更高的藥品,導致專利過期原研藥一直享受“超國民待遇”,而仿制藥藥價中又包含了大量的營銷費用。這些貴價的藥物都需要患者和醫保買單。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意在解決這種不合理的藥價現象。這次集采后,藥品市場又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一位藥企人士在集采現場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前非專利藥物價格虛高普遍存在,此次參與集采的仿制藥企業的報價在國際市場仍不是最低的價格。按照市場慣例,首仿藥物應該是原研藥物價格的70%~80%,次仿藥物的價格則應是原研價格的3%~20%。
對于這次外資藥企的退出行為,多位外資藥企人士對記者分析,綜合前兩次的采購經驗看,一來是降價中標利潤太低,再者依然認為報量過小,大多準備在后續發力零售渠道。
回顧前兩批集采,有出局的外資藥企轉戰院外的零售市場。
以第一批集采品種降脂藥“瑞舒伐他汀鈣”為例,不管是在“4+7”試點城市還是聯盟地區的擴圍帶量采購中,原研廠家的阿斯利康均落選。在錯失全國大部分公立醫院市場后,該原研廠家選擇發力藥店市場。中康CMH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鈣在藥店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了4.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增近七成。
據悉,第三批集采總規模約226.5億元,較最初“4+7”帶量采購19億元的規模增加了11倍以上。業內人士認為,從第三批開始,集采將成為醫藥行業不可回避的主流事件。外資藥企在經過前兩次“試水”和一整個財年的經營測算后,對在華市場的布局將會更加清晰。
百洋醫藥集團董事長付鋼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也指出,隨著國家集中帶量采購的不斷推進,原研藥、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以及中美同銷的高端品種,亟待在零售渠道釋放價值。原研藥在醫院市場的份額逐漸減少甚至退出醫院銷售渠道,但由于用藥習慣及消費水平的差異,不少老百姓對其的需求仍在。接下來,如何提高原研藥的可及性,讓其在零售市場繼續釋放價值,是這些藥企亟待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