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匯率的角度看,目前財政赤字不能貨幣化
冉學東
金融領域有兩個價格,一個是利率一個是匯率,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中央銀行,必須把這兩個價格控制在自己手里,不然就會出問題。
因此,許多論者現在都在建議中國恢復赤字貨幣化,加強從財政角度去刺激經濟,刺激需求,從而規避由于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可能出現的深度衰退。
這里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在當下的經濟和金融條件下,即使財政赤字化,也沒有通貨膨脹的可能。
因為人民銀行法制定之前,中國就是施行的財政赤字貨幣化政策,財政部發行國債,由央行印鈔票來買,事實上成為90年代初通貨膨脹的導火索。因此才痛下決心在財政與貨幣之間建立一道防火墻。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
然而,時過境遷,2008年后,華爾街發生金融危機,美聯儲采取QE的方式進行救市,先后進行三輪QE,美聯儲向市場大量投放基礎貨幣,美國經濟開始復蘇,就業創了歷史新高,但是通脹一直比較疲軟,仿佛發行的貨幣都消失了。自從此次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后,為了拯救經濟,美聯儲也采取了史無前例的貨幣寬松。
自3月初以來,美聯儲將利率降至零、重啟購債并推出前所未有的一系列舉措,美聯儲動用幾乎無限量的購買力來吸納資產,以維持信貸流動,并提振企業和家庭信心。目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經從3月第一周時才4.29萬億美元達到6.7萬億美元。目前美聯儲已經開始降低購買資產的數量,但是規模還是增加的。
然而不僅僅經濟毫無起色,通脹依然低迷。美國勞工統計局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連續兩月同比下降。剔除季節性因素,4月美國物價跌幅達到0.8%,創下2008年12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這種情況在日本和歐洲更加嚴重,歐洲央行跟隨美聯儲施行量化寬松,但是物價一直在低位徘徊,成為歐洲人士的心頭之痛。日本已經施行了多年的通貨膨脹政策,日本央行幾乎購買了所有金融資產,連股票ETF也包括在內,但是追求通脹而不得。
即使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中國M2的發行量也不低,從去年開始受生豬價格上漲,通脹壓力較大,但是隨著生豬價格回落,4月物價下降到了3.3%,今年沒有通脹之憂。
近年全球的貨幣實驗確定地證明了一件事,西方貨幣數量理論是錯誤的,至少在當下的經濟環境下,基本沒有了其指導意義。
這一背景為目前主張赤字貨幣化的人士提供了借口,既然沒有了通貨膨脹,在目前稅收減少、財政收支缺口較大的情況下,赤字貨幣化無憂。
但是上述論者顯然忘了另一個約束條件,赤字貨幣化其實就是貨幣大放水,其不僅僅受到通脹的約束,還受到匯率的制約:貨幣財政紀律過于寬松,就可能導致本幣匯率下跌,資金流出。
今年年初我國爆發新冠疫情,對資金流向發生影響,今年一季度外匯儲備降幅較大,中國3月末外匯儲備報3.0606萬億美元,較年初下降473億美元,降幅為1.5%。今年1月末,外匯儲備規模30879億美元,較2018年12月末上升152億美元,升幅為0.5%。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02億美元,較1月末上升23億美元,升幅為0.1%。到了4月份,由于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外匯儲備開始回升,4月份我國外匯儲備小幅上升308億美元 。
而人民幣匯率在1月初最高點在6.85左右,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匯率開始下跌到3月中旬的最低點7.16。匯率的下跌與央行為了刺激經濟采取的寬松貨幣政策有關系,當然也與全球出現的美元荒關系更大。
所以,中國的貨幣政策不僅僅受國內通脹的制約,還要考慮到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今年一季度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由于中國境內的經濟下行壓力大,貨幣寬松,而境外疫情尚未明顯表現出來,則資金的流動和外匯的擾動就非常明顯,所以資政赤字貨幣化這樣的政策不可輕易開口子。
更何況,我國發行國債環境很好,財政融資很便利,國有銀行貸款本身就具有國家信用,其貸款跟隨政府政策,已經具有較明顯的預算軟約束,如果放開赤字貨幣化,財政貨幣紀律松弛,會影響金融的穩定,可能得不償失。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