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真實溫度,見證逐夢時代的前行腳步。誰能代表2019年度商業最強驅動力?點擊投票,評選你心中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原標題:14地下調預算收入目標 東北幅度最大
時代周報記者 謝中秀 發自北京
一年將盡,主動調減年初設定一般預算收入目標的區域,增至14個。
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日,全國已有北京、寧波市、吉林省、黑龍江呼瑪縣、甘肅省夏河縣等14個地方主動調減了收入預算目標。其中,北京調減額度最高,將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向下調減了200億元;黑龍江呼瑪縣和吉林省的調減幅度最大,分別達到了25.1%和21.6%。
“每年年底,都有地方財政不寬裕。”四川省某地級市政府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但相較于往年,今年的確有些不一樣。”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對時代周報記者坦言。
“一般來說,各地在年初制定目標時都會‘報小’,以求年底取得一個較好的數據,給上級部門一個‘驚喜’。但今年則明顯存在年初‘報大’了的情況。推測一是因為經濟壓力和減稅降費影響,地方收入壓力增大;二則不排除各地在年初由于地方‘攀比’,以及寄望于中央能有大力度的刺激政策、信貸貨幣寬松政策,或者減稅降費力度執行沒那么嚴格等‘奇跡’,對收入預期過高。”林江表示。
總體而言,今年地方收入承壓明顯,多位專家預計,多地將無法完成年初設定目標。
“在經濟運行壓力和減稅降費的背景下,今年全國的財政收支壓力都比較大。分中央和地方來看,地方的壓力更大,可能再現2015年的‘短收’情形。”華創證券宏觀組組長、首席分析師張瑜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也持此種觀點:“今年經濟增長放緩,疊加減稅降費帶來收入減少。尤其年初定下目標時,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具體措施尚未出臺。所以,今年有些地方的收入目標不一定能完成。”
年底密集調減目標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已有地方陸續采取動作。
5月27日,重慶市率先提出將全市收入預算由年初定下的4555億元下調至4543億元,減收幅度為0.7%。緊接著,6月24日和6月28日,甘肅省夏河縣和黑龍江省呼瑪縣分別對縣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行調整。
進入三、四季度,更多地方加入調減收入預算目標的大軍。
9─11月,共11地密集調減收入預算目標,11月調整的就有五地,包括北京。11月27日,北京市財政局局長吳素芳向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作《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提請審議批準2019年市級預算調整方案的議案的說明》,提出將2019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5148.6億元調整為4948.6億元,調減200億元,減少幅度為3.7%。
減稅降費帶來的壓力,是這一輪地方密集減收的主因。
據財政部公布數據,1—10月累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87042億元,同比增長3.3%—較2019年提交全國兩會審議的預算報告中披露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增長4.9%,低1.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地方財政支出持續加碼。1—10月累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163010億元,同比增長8.7%,較年初定下的6.2%高了2.5個百分點。有地方直言,當前“財政收入形勢十分嚴峻”。
“今年以來,受經濟下行壓力、減稅降費政策影響,地方減收明顯。與此同時,支出在加力,導致地方財政收支壓力明顯加大。在這種背景下,地方或通過多渠道開源節流,但若觸發預算調整條件,就需要調整預算。如果不涉及全面的預算調整,下調地方財政收入目標也是務實的選擇。”楊志勇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此外,收入預算目標調整也有其合理性。“2015年生效的新預算法,已經將預算收入作為預測性指標,而不再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指標。完成不了無須被問責,只要給出合理的解釋,并找到應對之策即可。另外,地方收入預算調整也不必只看到其不好的方面,地方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財政收入目標,可以為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落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楊志勇詳細指出。
縣級財政吃緊
調減收入預算目標的14地中,西北部地區明顯壓力更大。時代周報記者梳理,西部已有甘肅三地、貴州兩地、重慶一市一區共七地對收入預算進行調整。另外,東北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呼瑪縣的減收幅度最大,下調均超過20%。“收入壓力一定程度上呈現了地方的經濟發展壓力。”林江表示。
從行政級別看,調整收入預算的縣一級數量更多,縣級財政吃緊明顯。四川省某縣級財政部門內部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縣里還沒對預算進行調整,但不排除這種可能。
11月26日,甘肅山丹縣財政局局長周平在做《關于2019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報告》時直言:“受減稅降費影響,今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短收2577萬元,收入預算任務也由年初的29200萬元調整為26623萬元,同口徑下降了0.4%。”
除了減稅降費,財權、事權不對等是縣級財政壓力背后更為本質的問題。
“1993年分稅制改革之后,中央和地方的財權、事權明顯不對等。當前縣級基層承擔的民生性、穩增長剛性支出事權壓力大,但收入來源卻較為單一。”張瑜解釋道。
“收入方面,省、市有更多可操作空間。地級市可以靠縣級上繳,另外在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改革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之間還可以調庫,退稅由中央調給地方先用,之后再退還,緩解了地方收入壓力,但縣一級財政則沒有這些空間。”林江補充道。
在平衡央地財權和事權方面,“央地財稅改革已經在提速。”張瑜表示,“前段時間央地收入劃分進行了調整,在增加地方收入來源方面,提出了消費稅征收穩步下劃地方的舉措。未來在減稅降費、收支壓力這個環境下,央地財權和事權的平衡化將會提速,豐富地方財政收入來源。”
“未來,地方可以通過開源節流來平衡收支壓力,包括調入更多的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從中央財政獲得更多的轉移支付、從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更多的資金、舉借更多的債務,以及節流壓縮更多的財政支出等。”楊志勇表示。
短期來看,基層承擔了直接的穩增長、保民生任務,其收入減少、財力減弱,影響更直接。“預計地方會推遲一些項目的進行,比如一些‘可上馬可不上馬’的項目,就不上馬了,但必需的民生項目還是會繼續推行。”林江表示。
已有地方表態。呼瑪縣對項目預算進行調整時表示:“因收入減少,相應調減機場建設前期費支出2978萬元。”北京也表示:“支出預算調整中,突出保障民生,以不影響在施項目當期正常結算和民生支出安排為前提,對市級預算部門的一般性支出、支出進度較慢或暫不具備實施條件的非緊急、非必需項目資金進行壓減。”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