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金融體制建設再迎頂層指導: 健全金融宏觀調控機制, 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
作者: 段思宇
[ 央行表示,將緊密結合人民銀行實際,不斷健全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另外,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的治理能力,通過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及時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 ]
金融體制建設再迎頂層指導。11月5日,新華社發文稱,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了相關決定,其中包括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而金融市場作為經濟中的重要部分,也被提出多個要求。
首先,要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
對此,央行表示,將緊密結合人民銀行實際,不斷健全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另外,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的治理能力,通過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及時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促進金融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在宏觀調控方面,長期以來,央行結合國內形勢和國際背景,通過貨幣政策的靈活使用,始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從近期的公開市場操作中,也不難看出央行貨幣政策的定調,即力度得當、松緊適度。央行行長易綱此前曾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應當保持定力,既要穩當前,也要注意保持杠桿率的穩定。
目前,中國經濟處于合理區間,物價方面也處于比較溫和的區間。有觀點稱,年內貨幣政策的主要思路在于短期內加強逆周期調節,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大體上相當,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中期內保持杠桿率穩定,使得社會債務處于可持續水平;長期內將加大結構調整的力度,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同時,為了進一步推進市場化利率體系的建設,今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貸款作為國內最重要的金融產品,其定價方式的轉變,將深刻影響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體系盈利模式與競爭格局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將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降低。
央行還提到,在2020年人民銀行重點工作安排中,將改進和完善金融宏觀調控,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加快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擴大高水平金融開放,繼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對外開放是近年來金融工作的主旋律,可以看到,新一輪金融對外開放正在有序進行中,主要涉及兩個領域:一是金融行業,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期貨業以及評級行業等;二是金融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保險市場等。
除了要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外,相關決定還提出,要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盡管我國資本市場近年來在規模、結構、功能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資本市場目前仍然是我國金融體系的短板,存在融資功能不夠完備、結構還需調整、監管仍待提高等多種問題,建立高質量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仍需多方努力。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明確提出,要盡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在此背景下, 2019年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就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舉措,不僅完善了市場體系建設,也有利于強化市場功能。
相關決定還提到,將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擴大開放,保護外資合法權益,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拓展對外貿易多元化,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