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漲價消化期區域 酒企半年業績增速整體放緩
欒立
隨著一線名白酒的下沉和連續三年的價格上漲亟待消化,區域白酒企業正在面臨增長難題。
2018年白酒企業上半年整體淡季不淡讓人印象深刻,但今年則有所分化。第一財經記者發現,19家白酒上市公司目前已有半數公布了半年報或業績預告,而從率先公布業績的區域酒企的情況來看,區域酒企正在呈現整體增速放緩的局面。
區域酒企增速放緩
作為省酒龍頭的伊力特(600197.SH)雖然有著浙江大商商源集團加持,但上半年的經營數據和去年同期相比雙降,2019年上半年收入9.4億元,同比減少5.72%,凈利潤為2.01億元,同比減少6.38%,而去年同期伊力特的收入約10億元,同比增長20.38%,凈利潤則為2.16億元,同比增長33.28%。伊力特2019年上半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也由正轉負。
金種子酒(600199.SH)和青青稞酒(002646.SZ)的情況也類似。金種子酒預測上半年由盈利600萬轉為虧損3000萬~3600萬元,青青稞酒則從同期盈利8806.2萬元,下滑70%~80%。
區域名酒水井坊(600779.SH)的業績增速也有明顯放緩。2018年半年報水井坊業績增幅驚人,收入13.4億,同比增長58.97%,凈利潤2.7億,同比增長133.59%;但今年上半年收入為16.9億元,同比增長26.47%,凈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26.97%。
對于下滑的原因,伊力特的說法更具有代表性。伊力特公司表示,上半年隨著行業內白酒消費逐漸回歸理性,白酒企業間的競爭體現出市場化、專業化以及細分化的趨勢。公司銷售面臨著挑戰嚴峻,營銷處于戰略轉型期。
在業內看來,這一輪區域酒企的降速,一方面與一線酒企渠道下沉,分流了部分區域酒企的市場需求;而另一方面也與目前白酒整體上漲過快,導致市場需要消化漲價影響有關。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副會長張欣認為,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行業巨頭,壟斷了80%的高端市場,寡頭效應日益明顯,2018年國內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銷售總收入同比增長了10.2%,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3.92%,這些數字的背后,巨頭們幾乎呈現了壓倒性的引領作用。
淘汰賽才剛剛開始
隨著一線高端名酒的下沉,給區域酒企的發展帶來了壓力。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在山東和北京的部分名煙名酒店和超市中了解到,低端產品消費呈現減速,但在中高端部分,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的中高端產品則占據主導。消費者品牌消費意識的增長,讓原本占據地緣優勢的區域酒企在和全國性品牌競爭中劣勢明顯。
名酒的渠道下沉也很堅決,有山東當地酒企負責人向記者抱怨,洋河在當地的渠道陳列投入遠大于當地酒廠,而倍感壓力。
從五糧液(000858.SZ)剛剛公布的半年經營數據上看,上半年營收為271.5億元,同比增長26.5%,凈利潤93億元,同比增長31%,相比于2018年同期的增速有所下滑,但考慮到五糧液本身基數更大,表現仍優于區域酒企。而2019年6月成立的五糧濃香系列酒公司,五糧液對原有的系列酒體系進行整合,也被認為是聚焦渠道下沉的一個戰略性調整。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1~5月的統計數據,納入國家統計局范疇的年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從2018年底的1445家凈減少到了2019年5月的1175家,凈減少了270家;也側面反映了馬太效應在這個行業的演變正在加速,市場正在越發向頭部企業集中。
酒旗星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白酒的品牌集中度提升是一個方面,在經歷了連續3年的行業性提價之后,尤其在茅臺的帶動下,白酒產品的價格帶整體提升。目前一線名酒的價格帶已經穩固在千元,而區域酒企和省酒也都跟隨推出了大量的中高端產品,產品價格帶也從原先的百元水平提升至目前的300~400元次高端水平,名酒的品牌力尚可以支撐,但品牌力稍弱的區域酒企已經難以支撐快速高企的價格帶。
記者統計發現,2016年五糧液普五的價格在620元左右,目前市場價格在千元左右,國窖1573在2016年的價格為560元左右,目前也漲到800~900元左右,而不少區域酒企的高端產品也看齊這一價格。
長期以來,白酒的定價邏輯并非完全基于產品,消費者很難理解白酒本身的真實價值,對價格的認知更多跟隨白酒企業的定價走,因此區域酒企要想推動產品高端化,則需要大品牌和高價值內涵支撐,但并不是所有的區域酒廠都有這個能力,一旦價格升級導致價格帶與實際品牌脫檔,就會失去消費者和競爭優勢。
而蔡學飛認為,下半年區域酒企的任務還將以穩價為主,整體增長放緩的趨勢還會維持,但對于大部分區域酒企來說,淘汰賽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