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盤和林
通過在港建立發行央票的常態機制,能夠豐富央行調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管理工具,增強對離岸市場基礎貨幣的主動管理,在為市場提供基準利率參考的同時,也使得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流通更加廣泛便利,有助于推動人民幣投資工具的合理定價和人民幣的國際化地位提升。
8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首次提出在港建立發行中央銀行票據的常態機制,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在港發行人民幣央票的常態化將為央行提供調節離岸市場流動性的有效工具,通過更加系統透明的方式,向離岸人民幣市場傳導自身的貨幣政策立場,引導市場形成穩定預期。
《報告》強調,必要時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通過在港建立發行央銀票據的常態機制,豐富了央行調節離岸市場基礎貨幣的管理工具,有利于增強對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主動管理,穩定人民幣匯率。同時,為市場提供基準利率參考,完善離岸人民幣市場利率曲線,推動人民幣產品的合理定價和人民幣的國際化地位提升。
在港發行人民幣中央銀行票據的常態化將豐富央行在離岸市場的宏觀調控工具。央行票據實質為中央銀行債券,在港發行認購主體主要為商業銀行、基金、投資銀行、國際金融組織等各類離岸市場投資者。以商業銀行為主的投資者在認購央票后,將起到直接減少可貸資金的市場效果,并通過乘數效應放大對市場流動性的收緊作用。
作為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載體,建立在香港發行央行票據常態機制以制度形式確定了央行票據的離岸公開市場操作地位,央票品種的豐富、功能的創新以及發行量的擴容將在調控貨幣供應量、影響信貸投放總量、提供市場基準利率參考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具體來看,央行票據的政策調節作用,不僅在于為公開市場操作提供靈活的貨幣工具,還能夠在乘數效應下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能力,進而回籠市場流動性,并為市場利率提供基準參考。
同金融市場不同發債主體發行的債券相比,央行票據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其短期市場操作工具的宏觀調控性質。不同發債主體通過債券籌集資金,而過央行票據的發行目的在于從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回收資金,適度緊縮貨幣。通過在港發行央票能夠有效回收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提高離岸市場利率,增加人民幣做空成本,從而達到增強流動性管理和穩定匯率的目的。
事實上,離岸央行票據常態機制的建立客觀上能夠增強我國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能力,以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但正如央銀行長易綱所言,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看,還是從市場供求平衡看,當前的人民幣匯率都處于合適水平。人民幣的匯率波動最終由市場力量決定,匯率“破7”既非年齡也非堤壩,有漲有落都在經濟發展承受范圍和宏觀調控能力之內。從這一點來看,離岸央票的常態化發行,更深遠的意義在于豐富離岸市場人民幣投資工具,為離岸市場人民幣產品定價提供基準參考,不同期限的投資組合將完善香港人民幣收益率曲線,加快市場機制的構建和成熟,提升人民幣產品市場的活躍度,從而推動人民幣產品的合理定價和人民幣的國際化流動。
具體來看,央行票據的短期性質決定了其靈活性和適應性特點。從已發行的央行票據來看,最短期限僅3個月,以1年期以內的短期品種為主。基于央行票據的市場地位和靈活特性,央行票據的利率水平也成為市場定價的風向標,為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和相關債券市場相應期限的收益率曲線提供基準參考。與此同時,央票的靈活調控作用也將客觀上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助力匯率發揮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穩定器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發行央票常態機制的建立,將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并進一步惠及香港地區的經濟發展。香港作為典型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其特點是經營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境外貨幣。發行央票常態機制的建立將產生提供人民幣市場定價基準、豐富離岸人民幣投資工具、活躍人民幣市場流通和人民幣產品交易等連鎖效應,并進一步豐富完善香港的國際金融交易、國際融資服務和國際支付清算。
通過在港建立發行央票的常態機制,能夠豐富央行調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的管理工具,增強對離岸市場基礎貨幣的主動管理,在為市場提供基準利率參考的同時,也使得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的流通更加廣泛便利,有助于推動人民幣投資工具的合理定價和人民幣的國際化地位提升。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青年經濟學者,著名財經評論員)
責任編輯:陳鑫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