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移民"風潮:鄉村父母為子女上學在城鎮買房

鄉村教育"移民"風潮:鄉村父母為子女上學在城鎮買房
2019年08月06日 01:29 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你不知道的另一種教育移民:鄉村父母為子女上學在城鎮買房

  實 習 生 陳潔 廣州報道

  廣西來賓市一個以開采錳礦著稱的鎮上,近年來因為礦產資源消耗而逐漸人煙稀少,很多人都搬遷到市里。不過,仍然有不少人前往鎮上買房、居住。

  “這些人大都是附近村里的學生家長,因為村里教學質量不行,或許小學撤銷了,所以搬來這里。”一位當地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個鎮小學教學質量還是不錯的。

  從21世紀開始,轟轟烈烈的鄉村撤點并校行動展開。據教育部公布的統計數據,從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間,全國減少小學371470所,其中農村小學減少302099所。

  這一風頭到2010年之后也并未止息。與此同時,鄉村的父母因為學校被撤或者尋求更好教育資源,從鄉村“搬家”的趨勢也持續不斷。

  目前,教育部要求各地要進一步改善鄉村學校的教學和生活條件,爭取到2020年底,各地要實現科學合理地設置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達到所在省份的基本辦學標準。

  鄉村教育“移民”風潮有望停止嗎?

  另一種教育移民

  在高考移民之外,還有另外一種教育移民:從鄉村“移民”到縣城以上地域,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王紅(化名)就是這樣一位家長。她來自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的一個鄉村,與丈夫兩人都在深圳工作,擔任工廠主管,毫不猶豫把孩子送到縣城讀書。

  “我女兒是在深圳讀的幼兒園,但是當時有政策規定,到孩子讀高中的時候,只能回戶籍的所在地就讀,所以在孩子要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就把她送回老家讀書了。但是老家在農村,當地的小孩子上學路途遙遠,路上至少要花一個小時,而且走的還是山路。”王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女兒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把她送到了信宜教育城讀書。

  談起鄉村教育與縣市教育的區別,王紅認為,老家村里的孩子上學要走很遠的山路。而信宜教育城可以寄宿,而且不管住在城里還是住在鄉下,都有校車接送的。縣城里老師的資歷絕大多數會比農村的老師好,學校管理也比較嚴格。

  王紅老家的小學比較小,連運動場都沒有,教學樓、課桌看起來都有點破爛,窗戶都是生銹的。在她看來,縣城里的學校,教室、課桌、飯堂、運動場的條件都要比農村的學校好很多。

  胡靜(化名)就是一位從鄉村“移民”到縣城讀書的姑娘,在她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母親為了讓她能到更好的學校讀書,搬到了縣城。

  為了讓胡靜前往縣城讀書,母親投入大量的成本。家里人剛搬到縣城定居,一開始需要租房,之后才買房。對于她們全家人來說,搬遷的決定是值得的。最終胡靜考上了河北地質大學,并在北京從事IT行業。

  王紅為女兒讀書,也付出大量成本。除了學費、書費,還要交住宿費、校車費等。而且,當時將女兒送到教育城讀書時,還交了6000多元的贊助費。“在我女兒讀五年級的時候,有新政策出臺,規定說要在縣城有房子才能讓孩子在縣城讀書,我們也就在縣城買了房子,但這確實不在我們當時的計劃之內。”

  不過,現在王紅對在縣城買房的評價是“值得”。女兒考上了不錯的高中,而且在縣城見到的和接觸到的事物比農村要多,感覺女兒現在的視野挺開闊。

  以上述來賓市小鎮為例,當地二手房一平方米大約1000多元,購買一套兩居室的房屋在12萬元左右,對很多從鄉村“移民”的父母來說,成本不算太高,但也并非人人可以負擔。

  國金證券教育行業分析師吳勁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教育其實有兩種需求,第一種是讀書、寫字、學習文化,第二種是通過教育改變階級、贏得地位。鄉村里很多是第一種需求,城鎮里大多是第二種需求。

  而這,也是很多有進取心的父母選擇從鄉村“移民”的重要原因。

  鄉村教育改革潮起

  在長期的鄉村教育“移民”風潮之下,一些改變逐步發生。

  8月2日,民政部組織召開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暨深化“合力監護、相伴成長”關愛行動視頻會議。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二級巡視員王岱表示,爭取到2020年底,各地實現科學合理設置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基本補齊兩類學校短板,辦學條件達到所在省份基本辦學標準。

  今年5月2日對外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科學合理設置兩類學校,妥善處理好學生就近上學與接受良好義務教育的關系,切實保障廣大農村學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加強經費投入使用管理,切實保障兩類學校正常運行;配齊配強鄉村教師,大力提高鄉村教師素質,運用“互聯網+教育”方式,全面提升辦學水平等。

  然而,科學合理設置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第一個關鍵是當地財政投入。鄉村撤點并校之所以十幾年來一直大潮難止,與地方政府希望減少一定教育領域財政支出不無關系。

  “鄉村教育改革一定是財政出錢,而且基本上應該是地方財政出錢。因此,需要觀察地方財政投入的力度與意愿。”吳勁草表示,如果財政力度與意愿足夠大,還是有可能改變鄉村教育面貌的。

  另一個關鍵是鄉村教師的問題,目前多地都在這一塊“補短板”。

  7月底,湖南印發《促進人才向基層流動實施方案》,提出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和有關津貼、補貼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按規定提高標準,在績效工資分配時向艱苦地區、鄉村小規模和寄宿制學校教師傾斜。

  同時,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建立健全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推動城鎮學校優秀教師、校長向鄉村學校流動。鄉村學校教師評定為特級教師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須服務5年后方可流動。

  8月初安徽的消息顯示,安徽共遴選了1896名鄉村中小學首席教師人選。

  胡靜至今還在懷念她在鄉村念書時的老師。“因為鄉村學生少,老師了解每一個學生,有精力對每個學生進行輔導。我覺得我很幸運,遇到的老師都很好。”

  21世紀經濟報道及其客戶端所刊載內容的知識產權均屬廣東二十一世紀環球經濟報社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詳情或獲取授權信息請點擊此處。

責任編輯:張國帥

義務教育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8-14 小熊電器 002959 34.25
  • 08-14 松霖科技 603992 --
  • 08-12 中國廣核 003816 --
  • 08-06 海能實業 300787 27.33
  • 07-31 微芯生物 688321 20.4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