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協會脫鉤 以后還要買協會的帳嗎?
高歌
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更進一步。
2019年6月14日,國家發改委、民政部、中央組織部等在內的十部委發布《關于全面推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按照去行政化的原則,需落實“五分離、五規范”的改革要求,全面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且應堅持“應脫盡脫”的改革原則。《實施意見》同時劃定了2020年底前需基本完成的時間節點。
經濟觀察報獲悉,6月19日,民政部召集聯合工作組12家成員單位、全面推開脫鉤改革的35個業務主管單位以及373個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各省區市脫鉤改革工作組,舉辦“全面推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改革工作動員部署暨專題培訓班”,并在會上給出了更為細致的時間安排。
經濟觀察報從與會人士處獲得一份于6月18日印發的《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辦公室文件》。該文件要求,2019年10月31日前,各業務主管單位要對《實施意見》附件所列擬脫鉤的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完成摸底調查,逐個制定脫鉤實施方案并遞交民政部核準。而在2020年3月31日前,業務主管單位需對核準后的實施方案形成具體方案,涉及相關職能部門的事項,要按照管理權限和職能逐一報批。2020年8月,按照批復要求,脫鉤改革任務需全部完成。至次年2月底前,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辦公室組織對全面推開脫鉤改革完成成效進行評估,形成總結報告上報。
一位來自擬脫鉤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什么時間脫鉤,聽國資委的;怎么脫鉤,要聽聯合會的,我們按上級管理部門的要求執行。”這家協會規模尚可,不掛靠在企業且獨立運作,在其所在的行業中屬于相對骨干的產業專業協會。
某行業企業協會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之前對其位列擬脫鉤名單之事不甚明了,待記者將名單截圖發至對方后才表示:“我們需要再研究一下。”
在這次《實施意見》下發之前,各類行業協會商會組織已經按照中辦、國辦的要求自2015年開始先后三次脫鉤試點推進。其中,2015年下半年開始第一批試點,2016年總結經驗、擴大試點,2017年在更大范圍試點,通過試點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后全面推開。
隨著三批試點協會脫鉤工作的陸續完成,在795家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中,目前已脫鉤422家,擬脫鉤373家。進程過半的脫鉤工作走到了預先設定的“全面推開”的新局面。
如何脫鉤
“本來原來的模式都很長時間了,有點人心惶惶的。”一位曾在煤炭工業協會任職并要求匿名的人士如是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憶四年前看到《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后的心境。
彼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明確了脫鉤工作所涉及的主體范圍及措施:即各級行政機關與其主辦、主管、聯系、掛靠的行業協會商會應完成機構、職能、資產財務、人員管理和黨建、外事等事項的分離。這是有關行業協會與主管單位脫鉤的第一份正式文件。
同時為了積極穩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國務院決定成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
而對于上述人士而言,變化發生在2017年,其所在的煤炭工業協會位列第三批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之中,連同中國合唱協會、中國實驗靈長類養殖開發協會在內的共146家協會一同開啟了“脫鉤之路”。
他所在的部門屬于煤炭工業協會下屬的三類事業單位,“自負盈虧”、“完全市場化”、“除了能用協會的牌子,自己得找項目養活自己”這些都是其原本所在的單位在脫鉤之后的困難之處。
2019年6月14日,國家發改委、民政部、中央組織部等在內的十部委發布《實施意見》,要求堅持“應脫盡脫”的改革原則,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
協會商會脫鉤過程中首先需要直面的就是人、財、物的去留。
《實施意見》指出的“五脫鉤五規范”即是通過機構、職能、資產、人員和黨建等管理事項五個方面的分離,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
根據《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聯合工作組辦公室文件》附件中的“全國性行業協會脫鉤基本情況表”,待脫鉤協會需從“基本信息”、“機構狀況”、“職能情況”、“資產財務情況”、“人員情況”、“黨建情況”、“外事情況”以及“舉辦報紙期刊雜志情況”、“聯系掛靠”情況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勾選與填寫。待分離工作完成后還需填寫相應項目的分離情況表。
除了“硬件”的脫鉤紛繁復雜,協會管理模式方面的蛻變則更加有待考驗。據上述人士觀察:“改革初衷是好的,是想讓協會脫離紅頂中介,成為行業政策制定的參與者,提供企業咨詢、行業數據支持的第三方平臺,逐步杜絕協會借政府委托權利進行權力尋租,通過頒獎亂收費等亂象。”
但他認為遺留的問題仍存:“部分協會領導以退休公務員任職為主,對協會工作推動的力度不夠;一些協會機關很少公開招聘,人員常年養尊處優,在參與市場化競爭中處于劣勢;政策出臺后尚未落實,如何能引導協會參與政府政策制定,以及企業尋求協會購買三方服務尚未捋順。”由此,如何捋順協會運行機制才是關鍵,如何經營,協會擅長做什么,能做什么,人員結構如何設置,如何培養,這些都是切實擺在協會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生存難題
協會商會與行政單位脫鉤勢在必行,但是脫鉤后如何生存則是橫在眾多協會前的一道關卡。
對于在成立之初就獨立運營的行業協會而言,脫鉤工作的流程并不似想象中繁瑣。在采訪過程中,相較于煤炭、鋼鐵、礦業、石油等行業協會對于脫鉤工作回溯或進展工作的諱莫如深,一些新興行業協會相形之下明顯開放許多。
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為例,自2016年12月協會被列入2017年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第三批),在2017年8月-9月之間,向工信部直屬機關黨委、工信部財務司及北京市外事辦事處等多部門提交了脫鉤相關文件。2018年1月6日,正式完成脫鉤的審批工作,并在2018年5月完成了變更、核準、備案和換證手續。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協會會員單位數量已從成立初的149家增加至386家,同時會員服務工作逐漸完善,產業研究工作全面推進。
另外,技術屬性較強的行業協會受到脫鉤影響也較為有限。
比如說電梯行業,一位任職于通力電梯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中國電梯協會的作用非常明顯,通過向所有的會員單位收集數據,每隔兩年出具一份報告,涵蓋各公司電梯銷售額等真實數據,此外協會會定期舉辦電梯行業的展覽會,搭建電梯生產商與地產開發商接洽的平臺。由于電梯行業在國內體量較小且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因此協會工作人員之中工程師居多,偏技術管理。
中國電梯行業在2008年出現井噴,且目前市占率排名靠前的皆為外資企業如通力、三菱以及奧的斯等。
中國電梯協會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協會傾向于根據企業的內生的動力和行業的需求來確定相關的服務,輕裝上陣,小步快跑。會費主要用于行業服務,如果協會組織過于龐大,就不能高效地服務行業,甚至協會自身的生存也會面臨較大的困難。”
由于沒有退休領導與事業編人員在協會工作,在第二批試點名單中的中國電梯協會因此在脫鉤過程中所遇到的難度不大,并已經完成了脫鉤工作,前后耗時約一年。
而以建立行業聯合會的形式應對脫鉤改革的方式在正在建立之中。
在經濟觀察報記者獲得的有關《中國字頭建材協會系統工作聯合提實施方案》指出,聯合會與23家專業協會(學會、研究會)在各自為獨立法人的基礎上有機組成建材協會系統的工作聯合體,擇機聯手合作以增加服務功能為紐帶的混合所有制合作機制,在各自自愿和有機組合的前提下,共同打造面向服務行業的工作聯合體和服務產業鏈。
關于建立新型政會關系,《實施意見》指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勵行政機關向符合條件的行業協會商會和其他社會力量購買服務,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商會參與承接政府購買服務。財政部門要加強對政府向行業協會商會購買服務實施工作的指導,促進購買服務工作有效有序開展。
未來這一塊業務放開,一些接受采訪的協會也考慮能夠作為競爭主體參與其中。
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認為:“對于協會商會而言,下一步進行分類較為重要,需要厘清是公益性質,還是商業性質。在生存模式方面主要靠政府購買或者企業購買服務,在取消撥款的情況下,缺乏競爭力的協會商會或將會逐漸消失。”
他表示:“脫鉤不是取消,脫鉤以后協會商會還是要存在,如何創新服務方式、管理方式,形成新的機制,也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目前這部分仍在長期觀望狀態,接下來的改革任務較重。”
與此同時,協會之間的競爭也已經打響,接受采訪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一方面會有新的協會被核準產生,另一方面在現存的協會之間也會產生業務重疊,如空調企業既可以是中國家電協會的會員,也可以加入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因此需要差異化發展。”
一位煤炭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行業協會商會組織的作用,首先是行業數據歸口;其次是參與政府政策制定,作為企業和政府之間的紐帶,聯系宏觀主體和微觀主體,最典型的體現就是脫貧解困聯席會議,為行業發聲;再次就是做行業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推廣;最后是幫企業完成一些咨詢類的訴求與規劃等。”
李錦表示,“行業協會商會主要是由兩種情況形成,其一是,政府部門原有的協會、研究會;其二是國務院機構改革過程中,由原來的一些部級行政機關改造而成的,如煤炭、建筑等,后均以協會和商會的名義出現。”
在李錦看來,行業協會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遺留物,在過渡階段,一部分承擔著行政責任,另一部分承擔社會責任。脫鉤的目的即是徹底剝離其行政成分,通過注冊登記成為一個單獨的非營利法人,為社會提供行業組織服務。也就是說,協會脫鉤也是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去行政化的協會、商會由此能夠完全走向市場,其后有力的支撐來自于商事改革與政府大范圍的簡政放權政策。一方面如何完成行業協會與政府“切割”,同時保留其存在的必要性成為待解難題。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