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蜂蜜門”重罰落地 老字號如何“發新芽”?
本報記者 唐唯珂 廣州報道
自2018年12月中旬發酵的北京同仁堂 “蜂蜜事件”塵埃落定。
2019年2月12日,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其下屬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被監管部門行政處罰。同仁堂蜂業因存在用回收蜂蜜作為原料生產蜂蜜、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的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被處以1408.8萬元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和涉事產品,并被吊銷食品經營許可證,有關涉事人員被實施市場禁入。同仁堂蜂業對商標為“源蜜”“蕊悅”“藥植蜜”的41批次2284瓶(盒)蜂蜜產品實施三級召回,涉及北京、山東、天津、遼寧、河北、四川、山西7地。
北京市紀委市監委對北京同仁堂蜂蜜問題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對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梅群等3名企業領導干部給予黨紀政務處分,要求北京同仁堂集團紀委對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公司的11名企業干部給予相應黨紀政務處分,按照企業管理制度進行職務調整、解除合同及經濟處罰。
涉事蜂蜜系委托生產,而此前同仁堂方面也對委托生產管理質疑做出回應稱:“生產能力不足時通常會選擇委托生產,委托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的確是重中之重。公司此前還有其他個別食品類產品采用委托加工模式,沒有出現問題。”
事出“委托生產”
除上述蜂蜜以外,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此前還有食品酒系列采用委托加工模式,2018年收入2096萬元、利潤115萬元。據了解,目前同仁堂已停止所有委托加工生產,進行全面徹底的排查整頓。
針對老字號委托生產出現質量問題的現象,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不管是老字號還是新興企業,代加工的模式都不能成為食品安全出問題的理由。舉例來說,耐克所有的產品都是代工生產。對委托生產來說,最關鍵還是質量內控體系。所有的企業在質量內控方面都有完善的文字性規定,但嚴格執行才是關鍵。質量內控體系和高管人員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憂患意識才是最重要的。這也需要考核機制不斷促進規范。”
近年來,市面上不少食品的標簽上有“受托方,XX公司”的字樣。對某些產品,一些企業為了適應市場需求,拓寬自身業務層面,對一些本身不具備生產能力的產品,選擇代加工的模式,選擇讓有QS認證的企業來承接生產。委托加工有利于企業降低成本,快速進行業務拓展,但是其中品牌質量監管則成為難題。
盡管目前食品行業的委托加工模式較為成熟,委托方仍需對受托方加強監管。在委托加工關系中,委托方對于受托方的資質核驗和監督管理,可以參照相關法律。同樣,受托方應該承擔哪些責任,法律也已提出底線要求。
如果產品質量出在委托加工環節,委托方和受托方應該承擔連帶責任。此前也有法律人士明確指出,委托加工漸成潮流,鑒于國家的相關要求散落在具體文件中,出于行業規范和發展的需要,相關部門應考慮出臺專門規定,幫助企業明確權責邊界。
老字號求轉型
事實上,近年來老字號爆出信任危機的也并非同仁堂一家,如去年2月東阿阿膠陷入“水煮驢皮”風波、10月云南白藥也出現“牙膏門”事件。
此外去年8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白云山天心制藥的注射用鹽酸頭孢甲肟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存在直接接觸藥品的容器未經批準、未驗證用于兩個批次的產品生產等問題。
2017年中,山東省食藥監局發布“6批次質量抽檢不合格藥品”的通告,包括白云山集團分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何濟公制藥廠(“何濟公藥廠”)生產的曲咪新乳膏(批號:A1089)在內的6家企業生產的6 批次藥品質量不符合標準規定。
2016 年7月,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泉州市醫藥流通企業飛行檢查時發現,片仔癀孫公司泉州片仔癀宏仁醫藥有限公司在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中存在一些缺陷,決定暫時收回其GSP 證書,待公司整改通過后方可返還。
老字號在轉型升級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挑戰。2018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全聚德旗下15家子公司出現虧損,有些門店收入都在千萬元以上但依然虧損。近年,全聚德做過引入外部資本、烤鴨外賣和兼并收購等嘗試,但都不盡如人意,折射出老品牌對消費者吸引力的缺稀。
目前,中華老字號企業經營模式主要有前店后廠、自營連鎖、授權加盟、網絡銷售、代理商等幾種方式,企業采用一種或多種經營方式混合。前店后廠曾經是老字號企業傳統經典的經營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模式逐漸退出,現在一半以上的老字號企業已經不再采用前店后廠的經營模式。老字號企業也重視“觸網”,網絡銷售越來越成為主流的經營模式,84%的老字號企業都會通過網絡進行銷售。
中華老字號企業生產模式包括手工作坊式、機械化批量生產和全部委托第三方生產等。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中華老字號企業雖說已有部分企業引進先進化的機械化生產方式,但生產線中還是以手、機混合式為主,純機械化比率僅為18.1%,而純手工作坊式的比率還高達21.5%,老字號企業生產模式仍有較大改善空間。
2017年2月,商務部等16部門也聯合發布《關于促進老字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作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老字號企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從提高市場競爭力、保護經營網點、改革企業產權等方面布置多項重點任務,全力推動“老字號”的改革創新發展。
對此朱丹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對于老字號來說將會成為常態,但監管落實到具體單位,評估自身管理能力尤為重要,老樹發新芽的難度一定很大。老字號之所以稱之為老字號,不僅僅是因為品牌老,很大一部分企業也存在整體硬件偏老,管理意識欠缺的問題。以同仁堂蜂蜜事件為例,同仁堂對高管的處罰力度是相當重的,但是今后的質量把控是否能夠真的落實才是關鍵。”
責任編輯:李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